孩子不听话,惩罚管用吗?

文 / 宝贝书单
2017-09-17 21:59

孩子不听话,惩罚管用吗?

你的孩子是不是经常哭闹、尖叫、发脾气?

你的孩子是不是软硬不吃,你说什么都不听?

你的孩子是不是经常顶嘴,甚至撒谎?

你的孩子是不是胆小、自卑,自信心不足?

你的孩子是不是爱玩游戏,爱看电视,却不写作业?

你的孩子是不是……

你是不是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讲过道理?用糖衣炮弹讨好过他?声嘶力竭地吼过,甚至盛怒之下打过他?结果呢,过不了几天,就一切如常。

难道“熊孩子”就管不了?

法国著名心理学家伊莎贝拉·费利奥莎,从神经科学和实验心理学的角度,告诉你关于惩罚孩子的真相。

1. 你想要一个安静、淡定、乖巧、永远不哭不闹的孩子吗?别做梦了。如果惩罚有用,那早就没人犯罪了。

2. 用恐吓来威逼孩子学乖,这种办法父母们用了几百年。但今天的心理学发现,童年总是陷于恐惧,会反复刺激孩子大脑的报警系统,从而导致成年后的焦虑。

3. 惩罚可能短期内有效果,让施罚者感觉自己控制了局面。但惩罚过后,旧问题还没解决,新问题接踵而至,孩子的问题行为会不断升级。

4. 惩罚会隔断孩子内心自然产生的责任感,把注意力转向与父母密切相连的负面情绪:不公正、愤怒和恐惧。

5. 惩罚引起的情绪刺激了孩子的压力神经回路,让他无法清醒反思自己到底做了什么。记忆机制虽然启动,但孩子记住的只有压力、恐惧和愤怒,而不是导致自己受罚的这件事情。这些情绪会让大脑的高级功能失灵,对孩子的智力、情商都有损害。

6. 一再的惩罚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羞耻感,不但进一步掐灭他承担责任的意图,而且摧毁他的自信心。

7. 面对惩罚,孩子出于“自尊”会变得皮厚,用“我无所谓”的态度来自我保护。长远来看,惩罚必须一次比一次严厉才能奏效。

8. 父母在无计可施时才会下手打孩子,孩子能敏锐地察觉到父母的无力感,失去对父母的信任。这会让他们感到很不安全,这种不安全感会让孩子恐惧社交,不自觉地脱离人群,变得冷漠。

9. 今天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更爱发脾气,更坏了吗?真实的情况是,随着社会发展,今天的孩子不得不面对更复杂的刺激、选择和失望。大人常常忘记,孩子是在手无寸铁地面对这个处处皆有刺激的社会。

10. 与其惩罚孩子因为面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父母更应该帮孩子管理这种压力,锻炼大脑的“肌肉”,以便更有效地筛选信息。

11. 想让孩子遵守规则,就用肯定句式,并且提供有效信息,这么做能够激活孩子的前额叶。说“草坪上可以跑,石板路上要慢点走”,比“游泳池边不要乱跑”这样的禁止命令有用得多。孩子总是听到什么做什么,你的话在他脑海中唤起的画面,相当于为他设定行动目标。

12. 如果规则已经讲明,再提醒的时候,一个词就够了,别向孩子发号施令,长篇大论会超出孩子的理解范围。如果你已经叮嘱了孩子大太阳底下玩要戴好帽子防止晒伤,当孩子玩忘记的时候,只需要说“帽子”就好。

13. 提问有神奇的效果,与其跟他说“别玩车上的把手了”,不如说“想想看怎么才能让车门锁住呢?”问题提出的瞬间,孩子的前额叶皮质也被激活了,他开始变得理性。

14. 即使你已经怒火冲天了,也要努力控制住自己。你以身作则,孩子才能知道什么叫自控。

怎样成为讲理和冷静的模范?

有关惩罚,请注意——

正确的惩罚方法不会伤害孩子的感情。然而,严苛的惩罚,比如:嘲讽、威胁,却可能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

曾被严厉惩罚过的孩子可能会变得极度放弃自我,或者富有攻击性和好斗。

严厉对待自己孩子的父母,也常常会感到自责甚至是有罪恶感。

作为父母,我们经常感到压力山大,沮丧无比。有时候,孩子故意想要激怒你,孩子们就喜欢通过激怒父母来获得关注,并且控制父母。

但是,你可以控制自己,你可以停止吼叫,停止威胁孩子,停止讽刺挖苦,停止使用任何严厉的,也是无效的惩罚。

请一定记住,你的孩子会模仿你的行为。如果你喊叫、威胁或者扔东西,你的孩子也会学着这样做——他可能会大喊大叫,情绪沮丧,或者想要通过肢体惩罚来“管理”别人。

当使用了温和的方法时,对孩子而言,你就是一个理智的,没有攻击性的好榜样。

五种温和的惩罚方式

1、Time-out

在篮球和足球运动中,Time-out是指让运动员暂时停止。作为一种重要的惩罚方法,Time-out用来打断孩子正在进行的活动。

Time-out意味着远离奖励、关注和有趣的活动。当孩子的坏行为发生之后,大人迅速把孩子放在一个安静又无聊的地方,让他远离刺激源,一直到惩罚时间结束。

通过Time-out的方式,我们可以让孩子不再得到关注和奖励,因为孩子做了不恰当的事情。Time-out能够削弱孩子的坏行为,促使新的好行为的出现。

Time-out对管理“感情冲动”特别有效,特别是孩子大发脾气的时候。

2、批评责备

责备孩子的时候,应该:

靠近你的孩子

看着他的眼睛

表情严肃

表达你的感受

描述不良行为

控制自己的情绪

避免讽刺挖苦和贬低孩子

3、自然后果

自然后果,就是当孩子做出坏行为后,接下来会自然发生的需要他自己承担的后果。

自然后果可以代替父母惩罚孩子。你应该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除非自然后果对他来说意味着危险。

因为家长并没有亲自惩罚孩子,孩子一般并不会因为受到惩罚而生父母的气。

4、逻辑后果

有时候,你不能允许自然后果发生,因为它可能会威胁到孩子的安全。比如,3岁的孩子如果把自行车骑到马路中间去,你就不能放任不管。但是,父母可以使用“逻辑后果”作为惩罚的手段——迅速把自行车拿走,禁止孩子骑车一个星期。

注意,在使用逻辑后果做惩罚的时候,你需要保证惩罚“在逻辑上”和坏行为匹配。当你的孩子弄明白了惩罚和坏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之后,就能有效地减少坏行为的发生。另外,孩子也不太会怨恨父母。

当使用逻辑后果的时候,还要注意不要让惩罚太过严厉,或者持续的时间太长。比如说“两个月不许骑车”就太严厉了,一星期已经足够了。

5、行为惩罚

如果你想不出坏行为会有什么逻辑后果,那就试试接下来的一种有效的温和惩罚方式——行为惩罚,当孩子出现一些特定的坏行为时(例如撒谎),他会受到特定的惩罚(一天不许看电视)。

行为惩罚包括:丧失特权、罚款、额外的家务等等。

比如,9岁的Heather如果戏弄她家的宠物,就会丧失使用家里音响的权利一整天。惩罚(不能使用音响)和错误行为(戏弄宠物)之间并不存在逻辑关系。

注意,选择行为惩罚之前,父母必须弄清楚,什么样的惩罚对孩子是有效果的。如果Heather不喜欢骑自行车,那么“一星期不许骑车”对她来说就不是有效的惩罚。

针对特别顽固且的坏习惯

可以采取的措施

案例:孩子晚上总想玩耍、说话,不愿意睡觉

第一步: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如:坐在一起,问问孩子:睡觉前都喜欢做什么?

第二步: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

如:告诉孩子:妈妈每天上班很累,需要早点睡觉、得到休息。

第三步: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不带任何评论)。

一边讨论,一边将双方所有的想法逐一记录,让孩子有受尊重感和参与决定感,更利于提高孩子日后行动的主动性。

如:(孩子)听三个故事、看会电视、翻跟头、十点睡觉……(家长)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九点上床后可以聊会天、九点半准备睡觉……

第四步: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需要付诸行动。(家长也应给予适当的让步,会带动孩子主动的让步)

如:分别在各自能接受的方法上“打勾”,不能接受或者想去掉的方法上“打叉”,在双方达成共识的方法上画“五角星”。

第五步: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总结达成共识的意见,双方共同努力完成。

如:我们都同意每天八点半到九点自由活动,可以讲两个故事、九点半睡觉。

总之:孩子的成长中,总是伴随着各种犯错和淘气,但这恰恰说明孩子在成长。我们自己在童年时,未必就比孩子做得好。所以,一定要多些耐心,多些鼓励,多些引导。

-end-

本文综合整理自林恩·克拉克《SOS 拯救父母》,家菲利奥莎的《我什么办法都试过了》和《他怎么总找我麻烦》等图书内容。

宝贝书单(shudan100)

已经提供上百个适合各年龄段孩子的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