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人生,为什么可以如此充满希望?

文 / 安然心理与童话
2017-09-15 05:05

别人的人生,为什么可以如此充满希望?

今晚,看了扎克伯格给女儿的一封信,通篇的爱、希望、责任、意义、幸福等词汇,让我深深震撼。然后,默默回想最近心理咨询中绝望的来访者,不由感概:为什么有的人生,可以如此阳光灿烂、充满希望,而有的人生,却晦涩暗淡到连叹气的力量都没有?

别人的人生,为什么可以如此充满希望?

我不由回忆起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在1-1.5岁的婴儿期,抚养者不仅要满足孩子的温饱需求,更重要的是,在孩子出现基本生存需求时,比如渴了饿了冷了烦了的时候,要及时给予积极的回应。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对这个陌生世界建立基本的信任:世界是友好的、安全的。

埃里克森认为,婴儿的这种基本信任就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积极品质。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婴儿则未能建立对世界的基本信任,长大以后,则不敢希望,并且会被婴儿时期的原始记忆所困扰,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别人的人生,为什么可以如此充满希望?

可见,养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能否孕育希望的积极品质。因此,我反对行为主义的说法:你的孩子之所以老是哭闹,就是因为他哭闹的时候,你马上哄他,这强化了他哭闹的行为。

按照这种说法,有人鼓吹,婴儿哭闹了,不要立刻回应,而要等到他不哭闹的时候再来照顾他。这样养孩子,或许能养出一个不哭闹的孩子,但未必能培养出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

我相信:给予孩子积极、及时的回应,才能给孩子埋下希望的种子。

别人的人生,为什么可以如此充满希望?

写到这,我不由查阅了扎克伯格的传记,发现他确实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时光。父亲爱德华是牙医,他反对极端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探索世界,母亲是心理学家,懂得如何抚养和爱自己的儿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扎克伯格富有理想,敢于追求,坚信自己的未来和价值。换言之,他富有希望品质。

我的来访者看到这里,是不是要更加绝望:我从小就一直被父母亲忽视,难道注定我的人生没有希望?

如果这样想,我们就陷入消极的宿命主义观。实际上,我们要理解希望品质获得的背后逻辑:抚养者及时回应婴儿需求-婴儿获得对世界的基本信任感—婴儿进而孕育了希望品质。

就是说,婴儿对世界的信任才是希望品质获得的直接因素。如果不幸,婴儿被忽视,那么成人后,可否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获得对世界的信任?我认为是可以的:内心强大了,自然付得起信任的代价——你才有了信任的勇气。

别人的人生,为什么可以如此充满希望?

上周被师长带去和一位低调的富豪交流。第一次接触如此富有的人,我非常好奇。观察着他的言行,想弄明白,是什么特质让他变得这么富有?

他的童年谈不上幸福,绝对不属于需求被及时回应那一类。但现在呢?我只知道他的公司遍布国内外20多个地区,投资金额以亿算。他开朗积极、健谈而平和、充满未来的希望,目光如炬,仿佛穿透时光,直达他所奔跑的目的地。

从体制内的一个小科员,跳槽到公司上班,然后辞职创业,一步一个脚印。他说:如果说我现在走了100步,那么前50步,我都是迷茫的。后面的50步,才越走越清晰。注重当下,走好每一步,自然能穿越迷雾,看到希望与未来。

别人的人生,为什么可以如此充满希望?

所以,如果你错过了扎克伯格那样的家庭和童年,那么就不要再错过当下了。希望就像天空中飞翔的风筝,它的线其实一直捉在我们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