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的舒适区其实更危险

文 / 朵宝
2017-09-06 14:29

安逸的舒适区其实更危险所谓不断奋斗、挑战自我,其实就是摆脱自己所熟悉的“心理舒适区”。

心理学家将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形象地以海水为例,分为三个区域:岸边、浅水区和深水区。而岸边这个区域,就是人们的“心理舒适区”。

假如你是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一定是感觉待在“岸边”的舒适区最安全,而每往前一步,你心里的恐慌和不安就会增加一分,因此,很多人都宁可待在岸边的舒适区。沉溺在“心理舒适区”的人也许是不满现状,想换工作又不敢的员工;也许是渴望爱情,却又死宅在家的单身青年;也许就是不满自己的身材,想减肥却又不能像姗姗一样努力的我们。

爱默生说:“坐在舒适软垫上的人容易睡去。”这句话说得很对,生活中最大的危险,就是依赖“拐杖”来保障自己。没有什么拐杖是我们能够永久依赖的,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自己去拼搏。安逸的舒适区其实更危险

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得这样的道理。有不少人奉行“工作越清闲越好,活动量越轻越好”,他们懒于用脑,饱于口福,甚至认为只要能舒服地在沙发和床上躺着,就是一种福气。但事实是,这样的“享福”,往往也是一种祸。

有一个人死后去了阎罗殿,那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见有新人来,宫殿的主人十分热情,请求他留下来。

这个人高兴得很,不过还是说:“我辛辛苦苦地忙碌了一辈子,既然你这么热情招待我,那我只有一个要求。”

“哦?什么要求?”

“我只想吃、只想睡,不要工作!”这个人斩钉截铁地说。

宫殿的主人笑了笑说:“哈哈,当然。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里更适合你居住的地方了,这里有吃不完的山珍海味,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会有人来催促你。这里有柔软的床,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保证不会有人来打扰你。最重要的是,你什么活儿都不用干。”

于是,这个人心满意足地住下来。

刚开始的那几天,生活过得滋润极了,这个人开始怀疑,原来人死后真的能上天堂啊,天堂真的是太美了!跟人间的日子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对,这本来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想到自己的悠闲日子,这个人就感到很欣慰。一个星期过去了,这个人开始觉得寂寞和空虚。他想,也许是自己还不习惯这样舒适的日子。

过了一个月,这个人找到了宫殿主人。他说:“这种每天吃吃睡睡的日子太没劲了!每天一睁眼睛,就没有动力。你看我已经胖了一大圈儿了。”说着,他捏了捏肚子上的肉。

“你能否为我找一份工作?”他小声地问。

“什么?”

“我想,我真的需要一份工作,这样的日子太煎熬了。”

“很抱歉,我这里没有任何的工作。”

这个人失望地离开了,又过了段日子,他实在是受不了了,又找到了宫殿的主人:“这种日子我实在是受不了,如果你不给我工作的话,那我就去地狱!

宫殿的主人感到莫名其妙,说道:“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这个人哑口无言。

瞧,这就是我们向往的什么都不干,每天想吃就吃,想睡就睡,还没有人打扰自己的生活。可是,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一种安逸状态,也是一种对自身的折磨,就像故事中的这个人一样。

安逸的生活的确得到了片刻的休息和宁静,可长期安逸的生活,就像是生活在地狱一样。

古人说得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也说过类似的话:“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可见,贪图安逸的危害以及勤劳的好处。在生活中,无论在何种的环境之下,当我们处于安逸的状态时,随时都有可能被危机侵蚀,要知道人生的竞争是激烈并且残酷的,只有那些有准备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

安逸的生活需谨慎,安逸的生活有风险。别让自己待在舒适区里太久,要适当突破舒适区。首先,要问问自己,你正在做的事情是你所热爱的吗?是什么让你步入舒适,失去动力,不愿突破?其次,要根据自己的期望与动机,制订符合自我预期的目标。一旦你拥有了清晰的目标后,你便会充满动力,朝着一个点前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行动!光有口号可不行。安逸的舒适区其实更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