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绝对‘奇葩’的心理学实验,只为解析人心变化!
前言:
很多人问小猫,心理学到底是什么?心理学是不是伪科学,研究心理学到底有什么用?小猫今天就带着大家根据史上著名的心理学试验,试着去探索这门被誉为人类文明曙光的近代科学——心理学。
心理学历史很短。在心理学史上,人们公认1879年是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之年,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严格意义来讲,近代研究者努力把心理学理论和从神学典籍和哲学思想体系中剥离出来,为此付出的努力暂且不论,有时却会面对生命危险。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内省(即被试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去了解在不同的刺激情境下各种元素的结构。这是心理学之父冯特给予其后两百年内所有研究者的启示。
几乎所有心理学的理论在都来源于累积数千年的人类经验,而心理研究者们需要做的就是寻觅其中潜藏千年的规律,为此心理研究者们绞尽脑汁设计了一系列心理实验,它们有的简单有趣,有的残酷现实。
01 、斯坦福监狱实验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该实验曾一度引起社会剧烈反响,而被迫中止前,实验也揭露了人类在丧失社会权利下,心理快速转变的过程。
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因为逼真的场景设置,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显示出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
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然而实验思维却被无数编剧和小说家习得,最终一系列‘囚禁系’心理影片应运而生!
02、迟延满足实验
心理学想要解决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源生于哲学的。即人生方向问题。
因此,行为心理学家,一开始就将儿童设置为了研究对象。其中延迟满足实验是最具代表性的。
实验人员给一些4岁小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可以吃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则能吃两颗。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却能等待对他们来说是无尽期的20分钟,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们闭上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有的甚至睡着了,他们终于吃到了两颗糖。
在美味的奶糖面前,任何孩子都将经受考验。这个实验用于分析孩子承受延迟满足的能力,所谓的延迟满足,就是能够等待自己需要的东西的到来,而不是想到什么就要什么,这是一个很通俗的解释。
这个实验后来一直继续了下去,那些在他们几岁时就能等待吃两颗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而不急于求成;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了一颗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容易有固执、优柔寡断和压抑等个性表现。
3、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
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
4、霍桑效应
1924年11月,以哈佛大学心理专家梅奥为首的研究小组进驻西屋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
他们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他们选定了继电器车间的六名女工作为实验对象。在七个阶段的试验中,支持人不断改变照明、工资、休息时间、午餐、环境等因素,希望能发现这些因素和生产率的关系——这是传统管理理论所坚持的观点。但是很遗憾,不管外在因素怎么改变,试验组的生产效率一直未上升。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这个厂请来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各种专家,在约两年的时间内找工人谈话两万余人次,耐心听取工人对管理的意见和抱怨,让他们尽情地宣泄出来。结果,霍桑厂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种奇妙的现象就被称作“霍桑效应”。
结语:
心理学如今已经涉及各个领域,心理学是直接以人类经验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因此伴随着与日增多的心理学实验,我们将发现更多潜藏在人类情感,思维,行为中的秘密!
而小猫将在下期的心理专栏,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有趣心理学实验,希望大家点击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