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我对治疗抑郁症的心得(二)
蔡佳斐简介:探索各种适合于国人精神向度和文化身份的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首创人文治疗模式,在国内咨询师中独树一帜,被来访者誉为是富有学者气质的心理医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推广“人文化成”之理念,并多次受邀讲课报告。先后接受《新民晚报》、《青年报》、上海东方卫视、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东方网、英国BBC等数十家媒体专访。
从去年起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大量研读后现代心理学著作,自体心理学,后自体心理学,主体间性,社会建构主义,叙事治疗等。
如果说从经典精神分析到客体关系是我临床治疗模型与范式的丰富与完善,那么起于去年的后现代理论思考则更是作为咨询师之我内在修为的提升,因为后现代在方法论层面之余经典精神分析和客体关系的改变根本上是哲学本体论的不同。
通常的情况是今晚研读的方法、技术在明日的咨询中就能体现,每每尝试效果总是令人惊喜。这里化繁为简只谈三个感受。
第一,正如我上文所提,经典精神分析的咨访关系本质上仍窠臼宇传统医患的主客体关系,不过是药物和医疗技术被置换为心理治疗的技术内容,借助精神分析的语言:咨询师作为匿名的父亲,采取中立、截至的立场完成对来访者的“阉割”,使之顺利完成俄狄浦斯阶段。
而总体上来说后现代心里治疗范式的咨访关系式两个主体间的关系,这一关系的确立使得解释与干预不再需要咨询师的专家身份。正如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在其最后一本著作《精神分析的治愈知道》中所说,理解是解释的前提,咨询师无法理解、共情来访者的感受与体验任何解释都是徒劳的。
第二是“自我认同感”的强调,由在上文中我已经提到贾克生的抑郁症四元素,其中之一即是“自尊感”。就我这些年来的观察,国人的自尊体系比之于西方在起源学与形态学上大异其趣,并由于文化的差异表现更为突出。
就临床操作而言,对国人来访者而言,整合“自我认同感”恐怕是使之改变的重要前题。当然,就精神分析内在理论发展意向而言这一主线也非常明朗,从弗洛伊德的著名论文《悲哀与忧郁》到亚伯拉罕的“原始抑郁”,到克莱因的“抑郁性心态”,一直到贾克生的抑郁四元素,
描绘出近百年精神分析学者理论聚焦:如何消解来访者自我谴责,将神经症性痛苦转变为一般生活苦难(由于其间涉及相当复杂的理论实践问题有机会我将另文探讨)……今天每位来访者都能感受到在我的咨询框架中尤其注重来访者自身资源与优势的探索与挖掘大概基于此。
第三是情绪与情感的强调,后现代治疗理论质疑了基于现代性过分强调理性、意识、真理的世界观倾向,后现代治疗理论更为关注情绪、情感、直觉等人类感性的一面。经常听到来访者说上一位咨询师道理说的很对,但是就是改变不了,我想这大概就是咨询师未能充分整合后现代治疗观过分强调理性所至。
确实,任何治疗的理论与技术都必须适应时代的需求,就情绪聚焦疗法格林伯格的观点而言,没有情绪、情感层面的神入任何认知改变都是不可能的。不过就目前大部分来访者仍难以理解治疗的长期性与情绪情感激活的关系,对国人而言访谈治疗如同药物一样不过是另一种科学。然而,就我的经验,面对大量的边缘特质的来访者情感层面的理解比科学的技术程序更为重要。或许人类本质上还是感性的动物!
转眼间,我在心理治疗的职业生涯已步入了第九个年头,期间的感怀溢于言表:有强迫症来访者两年住院治疗效果不明显,经与我合作三个月心理治疗痊愈;也有边缘特质的来访者堵在办公室门口要求我必须提供免费咨询;还有遇到了如同“全国一路奔跑进步团体”主事人钟先生和那些抱团取暖的小伙伴们努力探索自我康复的道路。
每一次理论模型及范式的转变几乎都源于临床治疗进展的尴尬,而每一次对新理论与技术的探索宛如凤凰涅槃后的重生。不知道这一点感受是否与众多的抑郁症来访者有着某种相似的体验。
行文至此,想起了“维也纳星期三小组”著名学者兰克的名言:神经症是一切生活的概括。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在抑郁与欢乐之间摆荡,又或许对一个神经症治疗的咨询师而言这个宏大的治疗课题需要你用一生的知识来思索,犹如抑郁与欢乐的摆荡永无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