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教育,高攀不起!中低配家庭的教育焦虑,该如何面对?
01
“刷个微信群,分分钟感觉被暴击,这个暑假过得压力好大。”前两天,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条吐槽,点开下面的几张微信群截图后,瞬间有种想要穿过屏幕去跟她抱头痛哭的冲动,同样是家里有个小学生,何尝不理解个中滋味。
中产家庭更偏向靠“烧钱”来缓解教育焦虑
一篇题为《月薪3万,还是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的文章,似乎是拧开了千万家长心中焦虑的阀门。以数量级增长的转发和评论,像是表达各种情绪的触角,从不同家庭背景的家长内心伸出来,让我们感受到当今家长内心对孩子教育的巨大焦虑。
不可否认的是,教育投资是有必要的。但是投资的前提,以及必要性和程度,却是一个比较级。有人说,判断一个男人是不是爱你,就看他是不是舍得为你花钱。那么,月薪三千的男人给你三千,和月薪三万的男人给你三千,意义是一样的吗?当然不一样。所以,一切不设前提的谈投入都是空谈。
撑起孩子一个暑假,到底需要多少钱?没有一个标准线。月薪三十万,不会焦虑,月薪三千,也不会焦虑。反而是月薪三万,最容易焦虑。
02
见多识广的本质是体验,而体验本身没有等级划分大智慧的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善于补刀的我们说,如果不读书,即使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
焦虑的父母们,顶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在暑假给孩子报名了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甚至动辄几万的国外游学夏令营,其实都透露着“增加孩子的技能”“开阔孩子的眼界”这样的期许,希望在各个方面都不落后于身边的其他孩子。
可是,当我们在拼命不被“比下去”的同时,有没有停下来想一想,当我们的孩子被我们送去各种高级的课程学习,每天辗转在不同的教室面对不同的老师,我们单方面加载在孩子身上的这些所谓技能,所谓的开阔眼界,是孩子真的需要的吗?
见多识广的本质是体验,体验的本质是探索未知,而探索未知并不是只有“拼家底”一条路。一周两万块的欧洲游学体验,和一下午三十块的农家采摘体验,对一个孩子来说,花了更高的价钱,换来的体验就真的就更高级吗?
03
教育市场的大热,其实透露了家庭教育的不足根据北京民科院的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5月31日,中国的教育培训机构的总量为14.11万家,这其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各种非学历的短期培训机构,如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等(这还只是13年的数据,近两年的数据可想而知)。而且从不同地区的数量分布上看,沿海发达地区的数量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其次再是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
投资者们深知家长们日渐膨胀的焦虑,也都看准了教育行业的巨大商机,然而,巨大利益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更严重的教育危机,即家庭教育的逐渐缺失。
这是一个隐形的关系链,初始端大约是,教育机构商家的宣传推广,促使家长的攀比心日益加剧,驱使孩子的教育需要巨大的经济支持,然后父母们更加努力的工作,与孩子相处陪伴孩子的时间日渐缩短,随之而来的是孩子的问题更多,家长的焦虑就更重,愈发的寄希望于各种教育机构,如此循环。
“别人家孩子都报了,比别人落后了怎么办,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再苦再难都要给孩子报啊,不然能怎么办?”
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太多家长都忘了教育的初衷,只是因为“不想输给其他孩子”就跟风砸钱投资。难道我们忘了,教育最基础的环境是家庭吗?
一个孩子,会弹钢琴,会画油画,会跳芭蕾,会英语法语这些是很重要,但是同时,成长在一个有父母陪伴有爱的家庭里,懂得分享,乐观开朗,做事有耐心,会替他人着想,待人接物有礼貌……这些难道不是教育体系里面更重要的部分吗?
04
对“阶层固化”的焦虑,才是教育的痛点今年高考状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曾一度成为热点。“阶层固化”这个词,也引发了对教育现状的深刻思考。
必须承认的是,家庭的贫富差距对孩子的教育影响确实是巨大的。但是,这个“贫富”并不是单纯的指经济基础,更多的是通过经济基础衍射出来的素质水平。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经济基础越好的家庭,父母双方的学识和教养也都不会差,他们的受教育水平决定了他们的教育理念。在培养孩子上也更加用心,更会利用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孩子,这样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仅在物质投资上有先天的优势,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有良好的浸润。
相反的,如果父母本身各方面水平都不高(这里不单指文凭),经济条件也会相对更弱,导致平时大部分精力都在工作赚钱,也并不会去主动思考教育孩子的问题,一旦孩子开始上学,身边有了对比的对象,家长就很容易焦虑,只看表面不思考本质,从而开始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从现实情况看,教育上的贫富差距以及阶层的固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想要摆脱这种固化,只能从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着手,看清自身的实际情况,矫正自己无谓的焦虑心态,跳出自己小圈子的狭隘认知和肤浅,更注重营造一个良好有利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应该高于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想要跳出上一辈的阶层固化,不是光看表面从孩子着手,而是应该从自己着手,提高自身的素养,才能有更好更优的心态和观念去教育子女。
文凭和证书固然重要,但如今的社会竞争,绝非只是凭靠这些硬实力就能勇闯天涯的。你的性格,人品,心态,教养,以及三观,无一不是将来行走江湖的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