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孩子呕吐怎么办?小儿推拿教你轻松缓解

文 / 小儿推拿
2017-07-25 22:02

呕吐是少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症状,是指胃中食物上涌、由口中吐出、或由鼻孔喷出的一种病症。多因饮食过量、品种繁杂、或过食生冷不洁食品引起的。常见表现为饭后呕吐、吐物酸臭成清稀粘液、时有恶心、嗳气、脘腹胀痛、不思进食等。呕吐按照症状表现可分为这三种类型:伤寒呕吐、胃热呕吐以及寒吐。

伤食呕吐:

宝宝主要症状:呕吐物酸腐或是不消化食物、口气发臭、肚子胀痛、大便酸臭。

取穴:清胃经、点揉足三里、揉推板门、下推天柱骨。

1、清胃经 100-300次

胃经在手掌面拇指第一节掌骨桡侧面。用一只手固定孩子的手掌,露出拇指、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指、中指从孩子大鱼际外侧缘掌根处推到拇指根部。

作用:清利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多用于腹胀、便秘等症。

2、点揉足三里 30-50次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前缘一横中指。用拇指指端着力按揉30-50次。

作用: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止泻通便,多用于防治腹胀、便秘、吐泻等病症。

3、揉推板门 30-50次

位于手掌大鱼际中部。用一只手固定孩子的手掌,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端揉孩子的大鱼际,成为揉板门或运板门。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多用于防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

4、下推天柱骨令局部潮红

位于颈后发际线正中到大椎成一直线。以拇指或食、中二指面自上向下直推。

作用:祛风清热、降逆止呕,主治孩子颈部酸痛、呕吐、发热、惊风等症。

胃热呕吐:

宝宝主要症状:吃后就吐、呕吐物有酸臭味、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臭、小便黄、嘴唇红。

取穴:清胃经、清天河水、推六腑、清大肠、推下七节骨。

1、清胃经 100-300次

胃经在手掌面拇指第一节。用一只手固定孩子的手掌,露出拇指、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指、中指从孩子掌根处推到拇指根部。

作用:清利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多用于腹胀、便秘、打嗝嗳气、因脾胃不和引起的吐奶等症。

2、清天河水 100-300次

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使其掌心向上,然后用中指、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多用于小孩外感发热、内热、烦躁不安等症。

3、推六腑 100-300次

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缘,肘腕之间的一条直线。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中指二指螺纹面从孩子的肘部下推至腕部。

作用:清热、凉血、解毒,对孩子感冒引起的风热、支气管哮喘有调理作用。对于调理孩子体内热盛引起的呕吐很有效。

4、清大肠 100-300次

位于食指桡侧面,食指间至虎口成一条直线。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桡侧缘,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从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作用: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多用于治疗便秘、食积等症。

5、推下七节骨 30-50次

七节骨位于背部正中线第4腰椎至尾椎上端,成一直线。用一手拇指、或食指、中指外侧缘自上而下直推。

作用:泄热通便,多用于便秘、脱肛等症。

寒吐:

宝宝主要症状:进食一段时间后才呕吐、面色苍白,全身无力、四肢发凉、腹痛、大便稀薄。

取穴:推三关、揉外劳宫、揉推板门。

1、推三关 100-300次

用拇指挠侧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或称推上三关。

2、揉外劳宫

位于手背侧,第2、第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0.5寸处。也有很多宝妈反应找不准,小亲给大家介绍个简单的方法:让孩子握拳,这样就很容易找到2、3掌骨。(大致是孩子掌背中点位置)

作用:可以有助于排出体内寒气,对于孩子脾胃受寒引起的呕吐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3、揉推板门 100-300次

位于手掌大鱼际中部。用一只手固定孩子的手掌,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端揉孩子的大鱼际,成为揉板门或运板门。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多用于防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

小儿呕吐可加推穴位:

揉膻中30次,顺运内八卦100-300次,顺时针摩腹3分钟,按揉内关100-300次。宝爸宝妈们可根据症状酌情加减。

1、婴儿呕吐乳汁的现象属于生理性呕吐、称为溢乳,并非病态,不在讨论范围内。

2、呕吐时要马上将孩子的头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呕吐时不要马上喂奶、喂药,不要随意搬动孩子。

3、推拿是调理呕吐的最佳方式之一,但要明确诊断属于何种呕吐,才能对症推拿。

4、引起孩子呕吐的原因很多,如某些急性传染病(流脑、乙脑、急腹症等)、如肠梗阻、肠套叠的先兆症状等,必须要查明病因,如是上述疾病引起的呕吐,或者孩子呕吐严重、反复呕吐,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5、孩子呕吐要忌食生冷、辛辣和不易消化的食物,紫苏粥、萝卜水都能有效缓解小孩呕吐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