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科特的主要观点及临床启示

文 / 女性健康咨讯
2021-09-01 00:26
Donald. W. Winnicott.(1896-1971)

温尼科特是儿科医生,其关注的对象主要是2岁以内的婴儿。可以说“温尼科特在很多方面丰富了精神分析的主流,远离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强调环境和逐渐发展的自体之间的微妙的平衡,是科胡特自体心理学派思想的先导。”

通过激烈而深入地拒斥他人对我们的培养,我们才成为自己现在的样子。——萨特
在弗洛伊德看来,简言之,人的本性是情感矛盾:而在温尼科特看来,人的本性是依赖……在不可接受的性欲出现前,无助感就已经存在。早在善恶分别之前,依赖已经首先出现。——菲利普

全能的幻想

1.婴儿有饥饿、不适等感觉(本能张力),TA需要一个满足者;最开始是通过幻想一个客体,并对其有全能的期待;

2.在克莱因的理论里,婴儿根据母亲的状态将其分为好妈妈和坏妈妈,内化为内部客体;温尼科特则认为,婴儿先幻想出一个全能对象(满足自己的需要),母亲则投合这个幻想。

3.母亲与幻想相符合,意味着外部世界是安全的,可接受的,婴儿由此能与外部世界关联,校正全能感,接近现实,同时呈现自己真正的需要(真我),发展出一个健康的或真实的自体。

环境的重要性

1.环境是早期发育决定因素,儿童依赖环境成长,然后逐渐减少依赖;2.早期环境的决定因素是母亲,是以母亲为代表的环境——“促进性环境”;3.促进性环境的特征是“适应”,有两个功能:一是满足孩子需要的照顾,然后逐渐的趋向于适应孩子需要,鼓励孩子的独立;二是给予婴儿全能体验。这两个方面得到满足后,婴儿才会逐渐发展现实感;否则会滞留在该阶段。

足够好的母亲(good-enough mother)

足够好的妈妈不是一味满足孩子的所有需要,而是能够掌握是否在场的分寸感。当孩子需要的时候,妈妈在场;孩子不需要的时候,妈妈不在场。

“温尼科特强调对环境的需要,强调父母要适应婴儿以及婴儿的需要;弗洛伊德没有忽视父母,他趋向于强调内部世界和婴儿的本能需要。”——《现代精神分析圣经》

1.一种理想社会的象征,相当于克莱因描述的“爱的客体关系原型”;

2.母亲的照顾也是发展变化的,从完全的照顾到逐渐减少照顾:理解孩子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满足和挫折同样重要;

3.满足婴儿的全能感,这是逐渐分化的现实感的基础。全能感是为了克服挫折感,当承受挫折的能力增加,全能感减退,这种能力却保留下来;

临床中,当咨询师觉察到来访者需要全能感的时候,传统的做法是咨询师会跟来访指出、讨论这一点;温尼科特则认为这时应该满足来访的全能感,帮助其渡过该阶段。

真自体与假自体

1.母亲满足婴儿的需要是婴儿分化的基础。即婴儿的需要得到满足,就能发展现实感,发展出真自体;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压抑需要和全能感,发展出假自体。

2.随着发展,婴儿开始区分环境、非我、我。区分意味着分离,而分离意味着满足的丧失。只有在满足有保证的情况下,婴儿才能忍受分离,完成分化,如克莱因说的爱的客体关系有助于整合。

3.如挫折过多,婴儿就不能分化出有安全感的自我,而以顺从母亲和环境的方式活动,这个顺从的部分就是假我,婴儿以放弃自我要求的方式来维系一种关系。

抱持

温尼科特提出的抱持的环境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要满足婴儿的主观全能感(自己是一切的中心,是自己的愿望创造了万物)。

2.要有敏感性(responsiveness),及时感觉到婴儿的需要(类似共情),然后按婴儿的需要出现,让TA觉得是自己创造了一切(包括原始客体)。

母亲在被需要的时候出场固然关键,但同样关键的是她在不被需要的时候退场。

临床中,面对一些自恋特质明显的来访者时,或者当来访将咨询师过于理想化时,咨询师需要处理来访者必然会出现的愤怒;我们要帮助来访者使用咨询师这个客体,将爱恨情仇各种情感在咨询中呈现,然后咨询师才能帮助来访者整合情感。也就是,咨询师应该培养来访者退行到全能阶段,然后通过提供依赖阶段的容纳性环境,给来访者成功的体验,替代原来在这个阶段失败的体验。

过渡性客体(transitional object)

过渡性客体阶段是婴儿从完全主观、全能感阶段到被外界所控制(现实检验)的中间状态;一种部分是主观,部分是客观的原始状态;在该阶段,不在于客体有什么不同,而在于儿童赋予客体的属性有所不同。

1.主观客体和真实客体之间的状态:非我非他

非我:不是我创造和控制之物(非原始母亲)

非他:不是我要完全依从之物(非全然的他者)

比如玩具,是儿童的过渡性客体,当妈妈不在的时候,能够理解自己与妈妈是不同的,能够接受一定程度的分离;婴儿通过玩具获得一定陪伴。即婴儿通过过渡客体(玩具)使得内部客体逐渐稳定,然后逐渐发展现实感,能够忍受孤独,内心有一个稳定的客体陪伴。

2.过渡客体先于现实检验。

临床中,对有些病人,过度强调现实检验有可能因缺乏过渡而陷入困境;也就是说,面对一些比较严重的、没有现实检验能力的患者,需要先帮助其度过全能感阶段。

心理发展阶段

1.绝对依赖(出生——6个月)

这是全能幻想阶段,婴儿认为自己创造了这个世界。与母亲的发展关系是,认为自己是母亲的一部分,甚至不知道母亲在照顾自己,享受母亲提供的一切照顾。

2.相对依赖(6个月——2岁)

婴儿逐渐意识到母亲的照顾,发展出界线感,现实感的逐渐形成;在这个阶段,“非我”与“我”通过整合而形成自体。

3.朝向独立(2岁以后)

真正的独立(成熟的相互依赖,在与客体有清晰界线的基础上,互惠,相互帮助)

临床启示

温尼科特的理论对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有哪些启示呢?如下:

1.悬置与容纳

  • 治疗中不做主观的判断与解构;比如婴儿要求喝奶时,妈妈不应该对其各种判断解释,而是应该满足其需求。

  • 不要求连续或系统性;比如婴儿的要求没有连续性,主要是当下情感的交流和满足。

  • 使早期中断的自我发展得以延伸;提供抱持的、促进性环境使得患者早期全能感发展阶段得以顺利度过。

这些主要针对比较严重的患者,比如人格障碍、精神病患者;而对于神经症,这些理论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来访者。

2.注重自我本身的修复能力

  • 不是欲望和冲动的浮现,而是自我的浮现;即不是一味探讨本我欲望的压抑,或者潜意识的东西,而是关注病人自体的发展。

  • 自我的发展有赖于人际关系中的体验;即不是通过理论的解释,而是通过关系的互动获得内在的体验。

  • 治疗师不是冷漠中立的镜子,而是能够提供抱持的、支持的环境。

3.注重语言表达

见诸行动本身是一种原始的表达方式,通过语言表达是一种心理功能强大的表现;现代关系理论注重命名、表达,即重视语言的作用;比如一些有躯体化症状的患者,经过所有检查发现自己没有器质性病变,但是会经常头疼,病人理解不了头疼与心理层面的关系,也不知道是焦虑、抑郁或其他精神疾病,不会使用焦虑这个词,治疗师要帮助其认识、识别、命名、表达描述出来……

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治疗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