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种病门诊量激增!家里有孩子的一定要注意
随着春天的到来,孩子们的户外活动逐渐增多,相应的一些外伤也随之而来。
从三月初开始,沈阳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门诊每日的就诊量为150名左右,其中骨折的有30名左右。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就骨折的易发情况、身体哪些部位容易骨折以及如何预防儿童骨折等内容采访了沈阳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主任孙雅静。
运动中的骨折:胫骨结节撕脱骨折
病例:爱打篮球的12岁男孩摔倒致骨折
今年3月4日,爱打篮球的12岁男孩在校和同学们一起打篮球,他在跳起来后落地时踩到球上,造成胫骨结节撕脱骨折。
解析:这个年龄段骨头没长成熟
胫骨结节撕脱骨折习惯发生于12—15岁、爱运动、个高偏胖的男孩。
这个年龄段的男孩爱运动,但是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好,胫骨结节还没长好,如果落地不好就容易造成胫骨结节撕脱骨折。处理的办法基本上是手术。
预防:在打篮球时要做好热身,比如慢跑、活动关节、蹲起;在抢球迈步时要小心;戴护膝。偏胖的孩子更容易造成胫骨结节撕脱骨折。孩子们活动的户外场地要开阔,地面要平整。建议跳绳过程中应保持膝关节微屈曲,足部前脚掌着地,足跟尽量不着地。其他的运动也应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避免不正确的运动姿势带来副损伤。
突然摔倒时的骨折:肱骨髁上骨折
病例:9岁女孩突然摔倒,手部着地时造成肱骨髁上骨折
9岁女孩小丽活泼好动,今年4月初她在学校课间,和几个小朋友追逐打闹时不小心摔倒,手部着地,当时胳膊肘发生红肿,小朋友给她揉了揉,老师给她贴了膏药后还可以正常活动。到了晚上,疼痛厉害时才上医院发现是肱骨髁上骨折,随后进行了手术治疗,目前还在康复期。
解析:这个地方比较脆弱,容易在儿童摔倒时手部着地时发生
这是最常见的儿童骨折,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肱骨髁上位于胳膊肘上,这个地方比较脆弱,容易在儿童摔倒时手部着地时发生。这种骨折比较严重,合并神经损伤,手术后恢复得慢,还容易造成后遗症(胳膊可能长偏)。
预防:这个骨折好发于突然摔倒,比如玩轮滑、滑板,甚至骑自行车、平衡车时,建议佩戴头盔、护肘、护膝,这样一旦摔倒受伤时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家长在发现孩子的胳膊肘上有红肿,并且疼痛时要引起注意,小孩的皮肤肿胀时可能是骨头出问题了。
从高处坠落的骨折:锁骨骨折
病例:1岁宝宝从床上掉下来造成锁骨骨折,家长没有发现
4月15日早晨,1岁宝宝萌萌在被母亲喂奶后准备放回小床时,没放好,摔到了地上,母亲迅速将她抱起来,孩子哭了一会就正常了。但是到了晚上,母亲在抱孩子时,孩子哭闹不止,只要母亲抱她就会哭。被送到医院时发现,孩子锁骨骨折。
解析:婴儿如果出现锁骨骨折,通常情况是不易发现的
锁骨骨折好发于婴幼儿,从床上掉在地上肩膀着地,有的家长没发现,几天之后发现孩子锁骨处有一个包才想到去医院看病。婴幼儿发生锁骨骨折后一个最常见的表现是,大人抱孩子时掐腋窝时不让碰,疼得厉害。婴儿如果出现锁骨骨折通常情况是不易发现的。
预防:对于婴幼儿,家长在抱孩子时要小心。当发现婴儿锁骨有骨折的情况,应立即带其去医院通过X光片确认具体受伤位置明确病因,并及时根据医生的建议接受治疗和恢复。新手父母多去留意婴儿的状态,当发现宝宝一直哭闹但始终找不到原因时,建议带婴儿到医院做一些详细的骨骼方面的排查。
玩器械时的骨折:跳蹦蹦床摔倒后手被踩造成手部骨折合并关节脱臼
病例:5岁孩子在跳蹦蹦床时被踩致骨折
今年4月1日,5岁的女孩彤彤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跳蹦蹦床时发生意外。她在蹦床时候摔倒,被其他小朋友踩到,导致右手的两条骨头骨折,合并关节脱臼。
解析:小朋友一起蹦床时,因为跳动的节奏不一样,容易摔倒
在蹦床时,因为床高,跳得也高,如果跳的人还多,每个人的跳动节奏不一样,落下来时就有可能摔倒。
预防:在使用运动器械时要确保安全,并有家长陪护,尤其是蹦蹦床小孩子不能控制,多人一起玩时,一定要注意防范。要注意蹦蹦床上的孩子人数,孩子太多不建议去玩。除了蹦蹦床之外,一些运动中的器械由于惯性作用将孩子刮倒摔伤的事件也时常发生。建议家长在使用器械时要检查孩子的穿着,服装应以宽松、舒适、透气、吸汗为主。服装的样式简洁、合体,无多余饰物。鞋应轻便跟脚,最好以无鞋带的平底运动鞋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