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维生素D”应该是我们的终身事业
最近跟同事,有一些关于维生素D补充的讨论,大家对于维生素D该补到多大,哪些人群应该补,哪些季节应该补充做了一些讨论。
其实,营养素的补充,主要依据来源于人群缺乏该营养素的流行病学的调查, 回顾了一下最新的维生素D的最新的流行病学文献。
2020年10月新发表了一篇大型的中国儿童维生素D状况的调查,调查由18个省包括825家医院的多中心完成,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包括一共460,537名儿童,结果发现18岁内儿童(中位数:1.33岁)平均25(OH)D浓度为72.18±30.10 nmol/L,维生素D缺乏率 (<30 nmol/L)为6.69%,维生素D不足率(<50 nmol/L)为15.92%,维生素D充足率为77.39%,维生素D缺乏/不足率(总共22.61%)。
这个调查不禁让我拿来与10年前(Vitamin D Nutritional Status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for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2010–2012)一项大型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来比较,其中包括14473名6~17岁儿童的调查,彼时维生素D不足发生率【25羟维生素D[25(OH)D]<50 nmol/L】为53.2%[见下表],如此高得惊人的维生素D不足率一度让我对结果产生怀疑,当全国一半以上的儿童人口发生一种营养素的缺乏,难道不会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么?(我一度怀疑这个调查的可靠性,或者维生素D不足的界定值是否有待商榷?)
当然,另外一方面也可能说明,此前的健康管理的极不到位,以及医生和民众对于维生素D添加的观念的严重不足。
2020年发表的这篇流行病学调查,是我看到目前我国关于维生素D流行病学最大样本的一篇流行病学调查,涉及范围最广,看上去似乎更加合理和更加具有代表性,参与者包括了18个省(竟然没有包括我家乡江西,差评),825家医院的健康体检的儿童,进行静脉血的检测统计。
从结果来看:
1. 在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人群当中,新生儿出现缺乏的最严重。此前我国维生素D添加指南一直延用“出生后2周开始添加维生素D”的建议。在缺乏补充,同时无法日照的情况下,新生儿成为维生素D缺乏的最高危人群。
我们也注意到从2015年《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新版《建议》中不再延续旧版中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 D的方法,提出了应该于出生后即开始尽早补充维生素D的建议,以期减少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的可能。
协和产科马良坤协和妇产科马良坤大夫个人号,为准备怀孕、怀孕期、即将分娩或已分娩准妈妈和新妈妈提供孕前,孕期,产前产后及新生儿护理等最专业的科普知识,与您一起关注孕妇孕期那些事!201篇原创内容Official Account2. 维生素D缺乏另一个高危人群是学龄期儿童以及青少年。
因为我国《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有明确建议,对于2岁以内儿童,需要每天补充维生素D,因此,大家在做健康宣传科普的时候,更加明确的去重视2岁以内的人群维生素D 的补充,而对于较大孩子,大家补充维生素D的积极性就不大了。即使是医生们有时候对于较大儿童维生素D的补充也会疏于管理。因此我们看到,维生素D缺乏/不足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是递增的,尤其是学龄期和青少年。
3. 从维生素D缺乏的季节来看,春季和冬季发生维生素D缺乏的比例最高。
我们知道,人体内的维生素 D 主要有两个来源:
(1) 外源性,即从日常膳食中获得的维生素 D2 或 D3;我们的食物中,除了鱼油、蛋类、肝脏等含有部分维生素D,其他食物中含有维生素D 的含量少之又少。因此食物中非常难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
(2) 内源性,在通常情况下,皮肤受紫外线B(UVB:波长290~315)照射合成维生素D是最主要来源(占80%~90%或更多),冬春季节日照时间不足,势必会造成维生素D产生的不足。
这个调查数据是3年前的,可想而知,由于去年的疫情,大家户外活动更少,长期戴口罩,暴露部位也更少,想必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更加严重了吧。
4.作者分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维生素D缺乏的差别。维生素D缺乏在中部地区最为严重,其次是北部和西南部地区。事实上,我认为作者更应该按纬度来评估维生素D缺乏的差别,从维生素D缺乏的分布地图来看,似乎以长江为界,北方地区明显的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率高于南方,自己也反思一下平时在科普健康宣传的时候,需要区别南北方的差异,对于北方地区的居民,需要更加积极的补充,才能改变维生素D严重缺乏的现状。
因此,要强化自己的观念,无论哪个年龄段补充维生素D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要重视冬春两个季节的维生素D补充。
可能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一个事实是,成人的维生素D缺乏比儿童更加严重。
中华内分泌杂志2017年发表的一篇针对18岁以上成人的维生素D水平调查《华东地区自然人群血清维生素 D 水平调查》,调查包括从2014年2 月至 2016年6月在上海、江西省、江苏省、安徽省各地市区及农村居住时间≥6个月的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地区的自然人群的血清 25-OHD 水平为(40. 5±12. 5)nmol/ L,维生素D缺乏率竟然高达惊人的80.3%,女性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男性,甚至 “女性”也成为了维生素 D 缺乏的独立危险因素。
这可能的原因是,女性相较于男性脂类食物的摄入量较少(理解女生减肥的自律)、户外活动光照时间较短(在这个以白为美的社会,爱美人士害怕晒黑,过度防晒也是个危险动作),同时性激素对维生素 D水平是否有影响也可能在其中起到一定作用。
我国成年人维生素D缺乏明显高于欧美国家,这一点可能与中国人的饮食结构相关,中国人主食以谷物类居多,而维生素 D 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存在于鱼油、蛋类、肝脏等中,很多时候,食物中所含维生素D很难满足我们的生理需要。
虽然有些研究可能会提示补充维生素D并不一定能够改善我们的骨密度[http://www.chinacdc.cn/gwxx/201909/t20190902_205192.html],但是维生素D并不仅仅是跟骨密度有关,人体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存在维生素 D 受体(所谓受体,就是维生素D作用的开关),尤其在免疫组织、器官及系统中也发现了维生素D受体,那么这就意味着维生素 D 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参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同时临床研究也证实,维生素D具有广泛的作用:提高免疫、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骨关节炎、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抗肿瘤、心血管病、甚至与改善肺功能、哮喘、脑发育及精神疾病有关。[Holick MF. vitamin D Deficiency. N England J of Med. 2007:357(3)226-281]
这么看来,个人认为,补充维生素D应成为我们的终身事业。
那有人说,多晒太阳不就行了么,那到底要晒多少太阳呢?
在2015年《维生素 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解读》中是这样描述的:研究表明1 cm2皮肤,中等强度阳光照射10分钟,可产生1单位的维生素D。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周户外活动2小时,仅暴露面部与手部,即可维持婴儿血25-(OH)D浓度在正常范围的低值,若15%的体表面积(基本儿童暴露面部,暴露上臂即可达到)暴露于1个最小红斑量(引起皮肤清晰可见的红斑,所需要暴露的紫外线最低剂量或最短时间)的日照可产生维生素D1500 ~3750单位。满足人体充足的维生素D所需日光照射的量主要取决于皮肤暴露的面积、肤色、年龄及日光中紫外线的强度。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一个成年人维生素D与健康的立场声明建议:只要有很少的阳光照射,就足以产生足够水平的维生素D。然而,许多澳大利亚人未能达到足够的维生素D水平,尤其是在冬季。必需的阳光照射时间因季节、位置、面积暴露的皮肤和皮肤类型而有所不同。(https://cdpc.sydney.edu.au/wp-content/uploads/2019/06/oa_consumer_vitd_Simplfied-Chinese.pdf)
如果澳大利亚介于南纬10°45′~39°08′之间,与中国很相似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处于北纬39°,海口处于北纬20°左右,因此可以以澳大利亚的这个推荐做一个参考。
根据不同纬度的日照时间产生每日生理需要所需时间
但是问题来了,不是总是强调要防晒么?怎么又要晒太阳了?
没错,这就需要我们很好的平衡了。
紫外线辐射造成最大疾病负担的主要3种为皮肤恶性黑素瘤,以及在皮肤的不同细胞层中形成的非黑素瘤皮肤癌(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
因为儿童期,皮肤保护机制还没有发育成熟,屏障功能弱,黑素细胞功能尚不完善,致使紫外线预防能力弱。由于儿童没有自我防护意识,宝宝往往在阳光下停留的时间比成人更长。据调查,儿童每年接受的紫外线暴露时间约为成人的3倍,而且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会长期积累,严重紫外线灼伤会增加儿童成年后患皮肤癌的风险。所以,对于儿童紫外线危害和预防尤为需要重视。
因此,对于儿童多晒太阳可能有害,晒太阳不够又会出现维生素D缺乏,而且流行病告诉我们,即使是成人,大部分人平时晒太阳都是不够的。
那怎么办?
有一个既不用担心晒太阳造成皮肤癌的风险,有不用担心晒太阳不够的方法 —— 维生素D补充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