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小儿长得壮,正确捏脊来帮忙!捏脊的诀窍是什么?

文 / 食度
2021-04-13 18:41

都说捏脊可以增强抵抗力吗?可为什么我天天给孩子捏身体反而越来越差呢?捏脊有诀窍,掌握窍门才能达到效果。

小儿捏脊可用于治疗小儿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对消化系统方面的厌食、便秘、腹痛、腹泻、呕吐等,神经系统的睡眠障碍、小孩脾气暴躁、容易哭闹等疗效显著。针对3岁以下的小儿效果尤为显著。

小儿捏脊推拿的优点

1.既可治病,又可防病、保健,是一种天然的绿色方法;

2.既无口服药物之苦口,又无静脉输液之痛肤,更无药物毒副作用之困扰;

3.既可解决家长喂药难,喂药累之苦恼,又可让孩子享受治疗之快乐。

捏脊的八种手法

捏、拿、推、捻、提、放、揉、按。

1.捏法:将皮肤捏将起来叫捏。双手拇、食指将皮肤捏起,随捏,随提,随放,随着向前推进。

2.拿法:在皮肤上进行揉捏的动作叫拿。拿法是和捏法结合的,捏的同时,要运用拿法。捏起皮肤以后,在拇指向后捏,食指向前推的时候,拇指、食指同时轻轻向上揉捏。

3.推法:向前推动,并且稍加一些压力叫推。双手食指第二、三节,紧贴着皮肤,均匀地向前推动。

4.捻法:拇指、食指相对用力叫捻。捻法与推法相结合,推的同时要捻。

5.提法:捏起皮肤后,食指向上顶,同时拇指往后牵拉叫提。

6.放法:提起皮肤以后,然后放松,使皮肤恢复原状叫放。

7.揉法:双手拇指伸直,指端相对,其余四指提成半拳状,用拇指腹轻轻在皮肤上揉按。

8.按法:按与揉相结合,就是在揉的同时,适当地加重压力。

日常保健中比较常用的是上捏脊(即是从下往上捏),而下捏脊用得比较少。

上捏脊诀窍

第l~3遍:只捏。捏到大椎后向上提两下,反手用2、3、4指尖贴脊柱向下抹,直至尾骨;接着捏起尾骨上的肉开始第二遍。

第4—5遍:捏起尾骨的肉向上提一下,然后每捏两下提一下,即一二提、一二提。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按老办法一直捏上去到大椎再反手下来。

要点:

①捏到大椎一定要提两下。

②到大椎后一定要向下抹。

③第四五遍尾椎第一把就要提,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

④捏完五遍后,要用手掌从上向下来回搓几遍,令其后背发红、发热。

⑤最后还要在尾骨上拍三下。

下捏脊

下捏脊顺序跟上捏脊相反,逆泻督脉,有清热泻火通便之效,属于泻法,平时多用于实热证,比如发烧或便秘的治疗,极少用于平时保健。实际运用中下捏脊往往只捏不提,或单用推背代替。

捏脊重点

操作时既要有节律性,又要有连贯性;

操作时间的长短和手法强度的轻重及挤捏面积的大小要适中,用力要均匀;

捏脊时皮肤厚薄松紧要适中,捏的皮肤太厚过紧,患者感到疼痛而且不易向前推进,捏的皮肤太慢太松,皮肤易从手中滑脱,捏不起来,容易影响疗效;

捏脊手法的补泻是通过所捏皮肤的厚薄、指力的轻重以及捏脊速度的快慢来体现,捏的皮肤薄,指力轻,捏脊速度慢,捏的次数少,遍数又少,是为补,反之则为泻。

小儿泄泻具体手法

患儿呈俯卧位,将适量滑石粉涂抹于背部,由上至下予以患儿背部按摩,并确保患儿肌肉松弛,再以双手拇指将腰骶部长强穴抵住,按摩附近脊柱两侧皮肤,经食指、中指指腹与拇指相对合力将患儿皮肤捏起,行捻

捏、翻转,自尾骶部由上及下到大椎行推捏,每捏3次即提拉1次肌肉,即“三捏一提法”,以强化刺激,反复行5遍操作,每日1次。一疗程5天,共治疗1疗程。

上捏脊注意事项

冬季应以藏阳为主,上捏脊会造成阳气外泄,而且因为冬天较冷,阳气外泄就易感受风寒,所以原则上冬季不宜捏脊,父母一定注意。

因为上捏脊会加重胃火,胃强脾弱的孩子,就是那种非常能吃老感觉吃不饱又容易食积的孩子,家长一定不要给孩子经常上捏脊。

患病小儿捏脊注意事项

首先,急性病不适合捏脊治疗。如果孩子突然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就算是由于消化不良引起,也不宜行捏脊治疗,主要是因为捏脊对于慢性病效果非常好,但是对于急性病却起不到快速的效果。

其次,伴有癫痫、脑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小孩不适合捏脊治疗。一方面小孩很难配合,另一方面,如前面所提到的,捏脊有一定的痛刺激,施术过程中可能会诱发患儿癫痫发作或持续性痉挛。

第三,尽管小孩有消化系统疾病,但是如果没有经过专业医师的诊断,切忌自行在家给小孩做捏脊治疗。

关注膳食一度,共享健康美好人生。

膳食一度,您的饮食指导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