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孩子抽动背后的秘密
抽动分为短暂性的抽动、慢性地抽动和土耳其综合症。
短暂性的抽动是孩子在出现一种或多种的运动抽动,或者是简单的发生抽动,比如说清嗓子这样的抽动症状,他的病大概在一年之内就会消失。所以就是也有一部分家长觉得孩子年纪小,有这些抽动他们没问题,过一段时间他就好了。但是如果孩子心理方面或者是家庭养育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的话,孩子就会步入下一个阶段,就是慢性地抽动。
慢性地抽动症状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就是他在有一段时间好了,可能在下一个时间点它的症状就会转移变化,而且变化的方式会出人意料,比如说之前还是简单的挤眼镜,后来会变成清嗓子或者是发出怪声。慢性地抽动表现有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两种,持续交替发作会持续一年以上。
土耳其综合症又称多发性的抽动症,是抽动症当中病情比较重的一种的合并运动,运动抽动、发声抽动同时出现,而且还会伴有更多的障碍。
抽动症孩子的性格特点:
首先孩子会具有完美主义的性格特点,往往表现在追求一些细节上的完美。比如写作业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写的横平竖直,写的非常工整,稍微不满意就要擦掉,重写。有的家长对孩子写作业没有要求,他一直在为孩子减压,但是孩子却自己不肯放过自己。
第二,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尤其是来自老师的好的评价。
在学校里面,他们会显得非常的紧张,上课的时候规规矩矩,特别是在一年级的时候,非常害怕老师的批评。而来自老师给家长的反馈都是一个非常乖,非常好,非常遵守规则,非常懂事,非常积极的孩子等等,这样好的评价,但是对于孩子自己来说,他自己却感受不到,反而觉得自己好像哪块没做好,老师好像对自己并不是很满意等等。
第三性格上的特点,对结果的过度在意。
比如说在玩互动游戏的时候,他们非常在意输赢,一旦输了就非常难过,或者是大发脾气,在学习成绩上,孩子会非常在意所得的分数,即使得了100分,还觉得自己不够好,有的孩子在考试前会非常的紧张,生怕自己第二天考试的时候什么都不会考零蛋,甚至这样的压力会渗入到晚上睡梦中,孩子会做噩梦。这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大的压力。
第四点,普遍偏向压抑,在表达情感方面会显得非常的沉闷,属于不太爱说话的孩子,也有孩子非常能说,但是能说只是涉及到玩儿和小朋友之间的跑、打闹上,这种语言会非常的顺畅,或者是他在家里面会跟父母在某些事情上大发脾气,但是在外面会显得非常沉闷,而且如果涉及到自己郁闷,烦恼,生气的事情时,他们往往非常掩饰就逃避过去了,不愿意提起这些事情。
第五点,焦虑感明显,有着糟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
比如说身上、手上弄脏了,他担心这个张的东西吃到肚子里会生病,会有生命危险等等,手上划破一个皮掉了就会担心会不会死掉等等,也担心自己被伤害,被传染病传染等等。所以给家长感觉是比较胆小脆弱的性格。这些性格让孩子们的心理压力普遍偏大,而家长们的忽视或者过度焦虑都会加重孩子的这些心理压力,使症状加重。
家长提问:博士您好,我家孩子抽动翻白眼,之后眨眼挤鼻子三年了。有专家说孩子是脑神经发育障碍需要用药,不用药就不会好,作为家长不想用药,想问一下不用药还有别的方法能帮助孩子吗?
博士回答:我们对抽动症孩子进行的是情商训练,包括心理辅导和情绪管理、自信心、注意力、自我管理、社交等能力的提升。线上和线下进行都可以,家长可以去咨询下课程。
如果不进行情商和心理方面的辅导,那么我觉得用药是有必要的。
但是药物对于脑神经的发育是不是有作用呢?
控制抽动症的药物基本上都是精神科比较常用的药物,目前没有任何的研究表明,精神科用药有助于孩子的神经发育。这些药物有的是发挥神经阻滞作用的,可以控制孩子的抽动症状,使抽动的幅度频率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这是药物的常规作用,具体是否适合也要看孩子个体情况。通过我的众多个案,以及来慧心源辅导的抽动症学员,我们了解到有部分孩子用药有效果,也有很多孩子用了药之后没有太多的缓解,甚至有的孩子用了药之后会衍生出其他的问题。
因此孩子是否要用药、用什么药一定要遵从医嘱,同时根据用药后的效果看是否需要调整,尤其是三年级之前的孩子,谨慎用药。
家长提问:博士您好,我家孩子是女孩,现在已经初三了,她是发声型的抽动症。发现这个症状的时候是在小学的五六年级左右,刚开始发现的时候症状挺重的,中间我没怎么给她用过药,只吃过一段时间的中药,后来我觉得好像没有太大的帮助,就没用了。
随着孩子年龄增大,症状好像缓解了一些。我觉得她是因为紧张造成的,可能小升初压力有点大。然后我就尽量给她放松一下心情,但是症状时好时坏。马上今年6月份中考了,从现在就开始紧张,我担心到中考前期抽动症万一加重反而影响她的成绩。所以我想问问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缓解她这种状况?
博士回答:按照孩子目前的抽动情况来讲,用药确实不太合适。由于她目前的症状还不是特别严重,现在又有学习的压力,当前最重要是情绪方面的处理。
我们也有很多跟这个孩子很类似的青春期女学员,只是抽动症状表现部位不一样。这样类型的女孩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之后,紧张、焦虑的情绪可以减少很多,孩子自己调节情绪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抽动就明显缓解了。
由于引起孩子紧张的原因不一样,有的是考试学习的压力,有的是同伴交往的压力,因此还是得根据个性化情况去分析和调整,但是帮助孩子减压和疏导情绪都是很有必要的。
博士您好,我家孩子是10岁女孩,性格比较内向,在学校朋友不多,不善于沟通表达,在家里和父母遇到不一致的问题就会暴躁,大吼大叫,有的时候还会有暴力的行为,我想知道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博士回答:如果孩子情绪反应太强烈的话,建议还是带孩子到医院去看一下;但如果孩子在外面情况还可以,只是在家里面状态不好的话,可以直接帮助孩子进行心理辅导,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
有的抽动症孩子会同时伴有情绪障碍,情绪暴躁或情绪低落。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孩子更容易情绪暴躁,再加上抽动,情绪问题就会更严重一些。
比如说有些孩子不善表达自己的意愿甚至压抑自己的意愿和情绪,什么都听父母的安排,但到了青春期之后压抑不住了,抽动加重,同时情绪又控制不了。而且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容易出现自伤型的抽动,比如说打自己、挠自己脸或者杵自己的眼睛等,对身体的影响和学习的影响都会明显起来。
所以抽动症孩子有明显情绪问题时,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尽早帮助孩子进行专业调整,避免更严重的后果。
家长提问:博士您好,我家孩子8岁了,去年确诊抽动症,在家里经常发脾气,还经常说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一做作业就焦虑不想做,然后晚上这种情况会更严重一些。
博士回答:可以看出孩子的抽动症状影响到睡眠了,另外孩子的消极、负面情绪比较多,也容易冲动。
家长可以先通过自己的调整,比如说作业减少一点,补习班减少一点,让孩子多出去活动活动,然后家庭氛围轻松一些,一般会让孩子的状态好一些。
经过这些调整还不行的话,建议带孩子去医院看是否需要用药物控制一下。
如果孩子症状在可控范围里面,可以辅助一些中药,先帮孩子把情绪控制住;如果孩子的情况比较重的话,那么就得需要西药辅助了,然后把症状控制到一定程度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情商训练或者是心理辅导。
很多家长深有感触,孩子患了抽动症之后,养育方式真的是不得不改变了。确实是这样的,如果家长不进行改变,那么只能加强外界的干预,不管是哪种干预,家长没有有效的在家里配合就会使干预效果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