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3个月,7岁女孩胸部竟开始发育!这些食物别再让孩子吃了
盼望着,盼望着,“神兽”终于归笼了,全城家长喜大普奔,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但也有家长愁碎了心,宅家3个月,你家“神兽”还健康吗?
运动少、吃得多、吃得好,想必最近不少孩子都越发“浑圆”了吧?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门诊,最近就有很多这样的“小胖墩”来就诊,多数孩子还存在“性早熟”现象,这可把家长给急坏了。
宅家3个月长胖了,一查竟性早熟了
“后悔啊,都是太宠她了。”7岁11个月,被诊断为性早熟和肥胖症,来自临安的晴晴(化名)爸妈已经悔青了肠子。
因为疫情的原因,晴晴已经宅家3个月了,这3个月却是她“以肉眼可见速度”长胖的日子,体重足足增加了约10斤。不能继续胖下去了!前段时间,晴晴爸妈带着女儿专程来到浙大一院儿科就诊,接诊的是儿科主任王春林主任医师,“一般儿童一年体重增加2公斤左右,她3个月增加了5公斤,体重指数(BMI)24.4,超过24已经属于肥胖了。”
除此之外,经过检查,王春林还发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晴晴已经开始发育了。“她的双侧乳房已经到达B3期,属于发育中期水平,性早熟了。”打击一个接一个,骨龄检查结果显示,晴晴的骨龄已经11岁了,尽管现在已经长到了1米42,但很有可能后面再长高的空间不大,达不到遗传身高。
极有可能影响身高
一切都是“会吃”惹的祸
晴晴爸妈心凉了一大截,懊悔平时什么都听孩子的。
原来,独生女的晴晴从小就被老人捧着手心里,想要什么都无条件满足。光就饮食这方面,她非常爱吃肉、甜食、油炸食品等,“她这几年出门就要吃薯条、炸鸡,有时候饮料也是当水喝的。”晴晴爸爸说道,疫情期间晴晴吵着要吃油炸食品,奶奶还专门跑去菜场买半成品回来炸给她吃,再加上这3个月待在家基本没怎么运动,体重一下子就“飙升”了。
“哎,本来还想孩子胃口大、会吃是好事,没想到成了隐患。”晴晴妈妈失落地说,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哄着吃,晴晴从来不用哄,有时候还喜欢再吃点小甜点,为了女儿的这点需求,她还去自学了烘焙。
王春林主任介绍,经过评估,晴晴属于中枢性性早熟、肥胖。除了日常饮食控制、运动,减轻体重,为了延缓性发育、推迟早初潮,建议接受系统的药物治疗。
性早熟忽视不得,可能造成儿童矮小
“疫情期间儿童活动少,吃得多,体重增长,容易导致性早熟,近期门诊前来就诊的性早熟儿童伴肥胖、超重的较以前明显增多。”王春林主任解释,儿童肥胖危害很多,如果不及时干预,不仅会性早熟,还会使骨龄提前,导致骨骼生长空间少,造成儿童矮小症。
女孩8岁前出现生殖器官发育、乳房增大、阴毛腋毛生长或者在10岁之前来月经,被称为性早熟。男孩9岁前出现生殖器官发育、阴毛腋毛生长等,被称为性早熟。
性早熟主要有中枢性性早熟和周围性性早熟两种,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掌控青春期发育的中枢机关是否启动。青春期时,下丘脑——这个神秘的机关,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了身体发育成熟。
这个机关一旦被触发,大脑下达了命令,孩子身体内的性激素水平升高,第二性征出现,生殖器官发育,这时候就属于中枢性性早熟——孩子从里到外都“熟”了。中枢性性早熟堪称儿童身高的“隐形杀手”,必须要去专科就诊,接受专业的评估、治疗。
如果这个机关没有被触发,大脑没有下达命令,而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升高,孩子虽然出现第二性征,但内外生殖器官并没有发育,而性腺轴却被抑制,就要注意周围性性早熟。
这些食物要少吃,日常生活多观察
肥胖是引起性早熟的一个重要因素。王春林主任介绍,这周门诊有一个6岁的儿童,因为1周前发现左侧乳房有硬块和触痛感来门诊就诊,仔细询问病史后发现,近3月来“宅家”、“吃得好、吃得多”、“运动少”,3个月体重飙升,经过详细检查这个孩子是单纯乳房发育,是肥胖引起的。王春林告诉家长主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乳房发育就会缓解的, “但是这类的患儿要尤其注意防止复发。”
性早熟还跟环境以及饮食结构有很大关系。其中,食物摄入过量、过好都不行。禽肉类、油炸类、大补类的食物,反季节的水果和蔬菜,都可能引起儿童体内激素异常,导致性早熟。
1、反季节的水果和蔬菜多是在“催熟剂”的作用下提前成熟的,这些催熟剂含有大量的激素,不利于儿童健康。
2、炸鸡、炸薯条等油炸类食物,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化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
3、还有一些家长会在儿童长身体阶段给孩子吃一些大补类的食物,如牛初乳、蜂王浆、海参等,以增加营养,但这些食物中含有较高的促性腺激素,也会引起儿童性早熟。
专家表示,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并不是说长成小胖墩就是养得好,日常饮食中要让孩子尽量少吃上述食物,同时避免过量进食,避免盲目大补。生活中,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生理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治疗。
专家呼吁,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控制,杭城中小学也已有序开学,要关注儿童的饮食均衡,控制食量,也鼓励儿童加强户外运动,控制体重,促进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