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有2个“消食按钮”,家长经常按揉,赶跑积食,娃少生病

文 / 两口育儿说
2020-03-20 16:22

受到疫情的影响,这段时间大人、孩子都闭门不出,过了一个“加长版”的寒假,对孩子来说,不用上学,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得别提多惬意了。妈妈们也宠溺孩子,趁机做了各式好吃的,给孩子“补营养”,可是孩子都是“小馋猫”,控制不住胃口,一个劲多吃,就容易导致肠胃出问题,积食、便秘就随之而来了。

4岁半的熙熙,是个胖嘟嘟的小男孩,但是别看他“一身肉”,从小脾胃消化就不好,三天两头的闹肚子,让妈妈很发愁,熙熙是个“小吃货”,遇见自己喜欢吃的,吃到撑也停不下来,不让他吃,孩子就哭闹,妈妈也担心缺营养,让他吃就经常性的积食,“小儿百病积为先”,积食后,孩子就容易发烧、咳嗽,妈妈就跟着揪心。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存在消化问题,妈妈们在跟积食“作斗争”时,也总结了很多经验,首先就是,孩子积食之后的信号,家长别忽略,及早发现才能及时调理,别等到拖垮了脾胃。

1、挑食,胃口一阵好一阵坏

饭量大、爱吃肉的孩子更容易积食,食物在肠道中消化不彻底,堵在里面排不出去,孩子的胃容量本来就小,积食占据了空间后,难以接纳新的食物,于是向大脑的饱食神经中枢发送“饱了,不想吃饭”的信号,本来贪吃的孩子就变得食欲不振、挑食。所以当孩子胃口一阵好一阵坏时,家长就要警惕是脾胃消化负担过重,孩子积食了。

2、脸色差,鼻有青筋长眼袋

孩子积食后,脾胃运化的过程就受阻,气血供应不及时,肌肉代谢变慢,孩子的脸色就不像之前那么红润有光泽,而是变得蜡黄、暗淡,皮肤干燥,眼睛下面薄薄的皮肤会隆起,形成眼袋,显得孩子萎靡、没精神,有的孩子鼻梁上还会出现“青筋”,家长一定要注意。

3、消化不好,总是腹泻便秘

积食后最直接受影响的就是消化、排泄,孩子的腹部会鼓鼓胀胀,容易腹泻或者便秘,放屁多,而且伴随着恶臭。

4、睡眠差,脾气容易急躁

积食影响孩子的身体状况,也会在行为和性格上有表现,积食的孩子往往白天脾气急躁,莫名的哭闹,难以集中注意力,晚上睡觉翻来覆去、滚来滚去不老实,睡眠浅容易惊醒,睡觉的时候还喜欢磨牙、半睁眼睡、撅着屁股趴睡等。

教你两招,给孩子赶跑积食,娃少生病

2个“消食按钮”——清补

孩子的受伤有两个穴位,一个是脾经,在孩子拇指手指肚的位置,从指尖往指根的方向推揉即可,另一个板门,在手掌的大鱼际,整个范围都是,妈妈可以用手指给孩子轻轻按揉。每天抽出三五分钟也不费事,能帮孩子强健脾胃。

1杯“水”——调理

孩子积食、脾胃不好时,家长可以多煮粥,或者让孩子补充温开水,来增加饱腹感,促进肠胃消化,在粥或水里再加一些焦胗棘,焦胗棘是多种药食同源的食物组成,像鸡内机、沙棘啊,能帮孩子清理肠道积食,保持消化顺畅,还能养护脾胃,促进营养吸收,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养成好体质、长高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