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错误的消毒方式,还没杀死新冠病毒,就先害了自己和孩子!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局长~用娘心调查育儿知识问题,为宝妈们拨开育儿道路上的迷雾,真相只有一个!一定要持续关注局长哦~

这段时间,大家身上都有最统一的“香水味”,——那就是各种消毒水的味道了。
疫情原因,大家基本每天都会进行消毒清洁,但是消毒本身也是一种“以毒攻毒”的方法,要是用得不对,很容易就适得其反。
不说杀灭病毒,很有可能先伤害自己。

具体有哪些错误的消毒法呢?像局长这几天看到这个新闻:
全国不少小区门口都立起了“消毒棚”,进出小区要钻进这个封闭的棚子里,被全身360度喷洒消毒药水,熏得眼睛都睁不开,不少老人孩子被“消毒”完咳嗽喷嚏不止。
还有一些地方启用雾炮车,每天在城市主次干道喷洒“环保酵素”,据说能阻隔病毒、细菌在空气中的散播渠道。
实际上,类似“消毒棚”和雾炮车喷洒都属于防疫过度,既折腾又起不到好的效果,完全没有必要。

为了把病毒扼杀在小区门口,物业们都各出奇招,包括用“消毒棚”来对进入小区的群众进行全面消毒。
听起来好像消毒很彻底,但这种方法没什么意义之余,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的大量消毒水都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一般在空气中难以发挥,浓度稍高的话还有腐蚀性。
在这样一个密闭通道里,给你全身喷洒对人体有致敏、灼伤可能的化学品,细思极恐。
如果之前还在身上喷洒了酒精,又喷洒了次氯酸钠,那就真的是非常“有毒”了,分分钟会酿成夺命毒气——氯气,危及生命。

另外,很多家长对消毒剂存放的安全意识也很淡薄,比如喜欢把兑开的消毒水放到饮料瓶当中,很容易令孩子误服造成生命危险。
今天,局长把消毒的要点、注意事项一次过讲全,现在每天都要跟各种化学消毒剂打交道的你,一定要留心听讲了!
01
这些消毒方法对杀死新冠有用
目前已知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氯己定不能灭活病毒。
那么根据以上,日常可以用的消毒办法则有紫外线、蒸汽/煮沸、75%酒精、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

但每种消毒法都有相应的使用要点,了解才能更好地达到消灭新冠的效果,比如:
1、消灭新冠病毒要采用75%的酒精
酒精浓度要选择75%含量的,过高过低都不行。并且不能大面积喷洒,因为酒精闪点低,遇到明火很容易爆炸,所以使用时擦拭就可以了。
2、要注意紫外线的波长
在选购紫外线消毒产品时,要注意波长区间,254nm的波长才能有效杀灭新冠。并且使用时人员要撤离,不能用眼睛直视紫外线。
但大范围的家居消毒时,紫外线会有照射不到的死角,所以局长建议用密闭的紫外线消毒柜会更好。
3、84消毒水勿与洁厕灵、酒精混用
84消毒液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而洁厕灵则是盐酸为主,两者结合会产生氯气。
氯气由呼吸道进入人体,少量时会导致剧烈咳嗽,大量时会引起中毒性肺炎和肺水肿,危及生命。
另外,84消毒剂也不能与酒精混用,因为同样会产生氯气。
关于消毒剂、消毒用具及用法的注意事项,具体总结可以看下表:

02
含氯消毒剂的配比、用法
使用含氯消毒剂时,要根据不同的消毒需要,采用不同配比的浓度进行消毒。
常规消毒,可用浓度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
如果是进行马桶、便池、或者是处理呕吐物等较脏的情况,可以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
具体的各种配比可看下表:

使用含氯消毒剂时一定要加倍留心,如果不小心误服或使用不当产生氯气吸入,可以做以下急救措施:
● 误服浓度低、剂量小时,立即服用100-200ml牛奶、蛋清或者氢氧化铝凝胶;
● 误服浓度高、剂量大时,马上医院救治,不主张自行催吐和使用酸碱中和剂;
● 如吸入中毒,立即转移到室外空气清新处,出现咳嗽或呼吸困难要马上就医;
● 如眼睛或皮肤受到刺激,用流动水或生理盐水持续冲洗15分钟以上。
03
日常家居消毒应该这样做
很多人在消毒物品时,往往用不对消毒剂或用法错误。
不同的物品应该使用不同的消毒剂,一是避免对物体表面造成损害,二是更好地针对物品的属性和构造,彻底清洁消毒。
比如家具的清洁可以用浓度为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个人的小物品,如钥匙、手机屏幕等可以用酒精擦拭;
碗筷、餐具选择紫外线消毒等。
日常不同生活场景的消毒方法、频率和要点,下表给你总结好啦↓↓

至于口罩的消毒问题,局长之前也有说过,你可以点击下方蓝字阅读~
04
个人卫生消毒Q&A
Q:手部应该用什么产品消毒得更彻底?
A:目前市面常见香皂/肥皂、洗手液、含75%酒精免洗洗手液。
杀菌力最强的是香皂/肥皂,因为含有皂基。
含75%酒精免洗也有不错的消毒效果,虽然方便,但不能取代流动水配合肥皂/洗手液洗手。
Q:出门回来,洗热水澡可以杀灭新冠病毒吗?
A:不可以。新冠病毒需要在56℃持续30分钟才能死亡,正常洗澡达不到这样的高温和时间。但及时洗澡对个人卫生也非常重要。

Q:出门回来头发会沾有病毒,需要每天洗头吗?
A:不需要。病毒数量要足够多,并且保持活性才可以达到传播条件。
一般来说,出入正常公共场合不用特意每天洗头,因为头发能附着的病毒并不多。
但是如果曾经出入医院、与感染病人/疑似感染病人有接触时,最好还是每天洗头。
局长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妈妈网编辑部这段时间一直筹备的「新冠肺炎母婴防护手册」终于新鲜出炉啦~大家可以免费获取哦!
往左滑动查看试阅↓↓↓





这份手册一共28页,里面包含了四大章节内容,基本囊括了疫情期间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 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日常防护措施
● 特殊人群的防护常见问题
● 感染后的症状、隔离、治疗
在这份手册里面,你可以了解到这次疫情的常规防护信息,也可以知道日常生活场景中的一些实用防护资讯,比如取快递、搭电梯、家居消毒、外出返工、就医、买菜等各种细致科普知识点。
而针对母婴群体,我们更准备了贴心的防护内容,包括孕妇疫情期间的产检问题、临近预产期怎么办、坐月子期间的注意事项、婴幼儿/儿童的防护等,相信会对你和你的家人在此次疫情的防护有所提醒和帮助!
获取方式
1、关注「妈妈网育儿」
2、在对话框回复「防护手册」获取文件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
才能让更多人看到哦!
- 作者简介 -
◆3岁男童高烧20天不退,花了5万治疗费后才揪出这个原因!
不管微信怎么升级,
我们都在这里,不离不弃!
想第一时间获取每日最新推送,
就将“妈妈网育儿”置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