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隔离的第一天

文 / 医学江湖
2020-02-06 00:20

01.今天是我被隔离的第一天

今天下午接到主任的电话,让我在家休息,也就是居家隔离。

其实我3天前就已经把孩子送到了爷爷奶奶家。

事情的原因是,我们科的一名护士的父亲确诊新型病毒肺炎

但我只是间接接触,同事并没有发热的症状。

因为避免潜伏期的传染,听说她的父亲确诊之后,我就进行了自我隔离。

害怕传染给家人和孩子。

在家里每天频繁接触,一个人感染了其他人很难幸免,更别说3个幼小的孩子。如果家里出现了聚集发病,孩子谁来照看?

自己在家隔离了3天,但是今天,又有同事出现了嗓子疼,淋巴结肿大的症状,这可吓人了。还有每天在一个值班室睡觉的同事,出现了低烧。

「发烧」这个词,在这样的敏感时期。

如果再有人被确诊,整个科室的医护人员,都要被隔离了。

主任似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先让我们接触较为密切的人,在家隔离。

我们每天关注着同事的体温,祈祷他不要发热,因为大家都是绑在一个绳子上的蚂蚱。

建国以来,这样的疫情除了SARS,没有遇到过。然而这次,无论是传染病的烈性程度和国家的防疫措施,都前所未有。

医护人员既要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又要保障自己和其他患者不被感染,所有病人严厉排查。但是病房里总有各种原因的发热患者,还有他们的家属,他们要吃要喝,要满足基本生活所需,很难做到不流动。

遇到外来的急诊病人,如果不收治,耽误病情;如果收治,有扩大传染的风险。

每个病人的收治都让我们如履薄冰。

这是普通医生的困难,到了主任和护士长这里,问题就更难了!

我看见了护士长的神不守舍,甚至偷偷的流眼泪。

在这件事情上所有人都承受了巨大压力

护士的父亲确诊,护士是密切接触者,而全科的医护都是间接接触,理论上存在风险。

极端一些,关了整个病区?把全科医护人员隔离起来么?

会不会有些小题大做?

其实,我们只是间接接触,按要求也可以暂时不处理。

但是,如果医护人员仍然在一起工作,万一不幸互相交叉感染。

本有采取措施的机会,没有采取强力措施,谁来承担责任?

我仿佛看到了武汉市长两难和无奈。

如果城市里有100人感染,是否应该封闭城市?如果有1000人,是否应该封闭呢?

如果这是历史从来没有的封城行动,你会去第一个拍板么?

02.事情回到1月之前

2020年的新年来的格外早,辛苦工作一年,就盼着过年。

有的人想要和家人好好聚聚,有的人早就计划好行程外出旅行。

1月初,就陆续收到了武汉肺炎的消息。

起初并没有太多人关注,或者说很敏感。政府一直没有给出足够的信息,

作为一个自媒体人,我们也知道必须沉默,不能妄加揣测。

1月中旬,随着钟南山院士的一个公开采访,话风立刻急转。

  • 从不能人传人,到了可以人传人。
  • 从可防可控,到了完全失控。

然后,我们看到了疫情的公布。

数字被不断刷新,几人,几十人,几百人,到一天几千人确诊。

事情以所有中国人都始料未及的速度发展。

刚开始,新闻联播还是把肺炎事件,作为最后的特别报道,重要度抵不过美国和伊朗的冲突。

随后,变成了头版头条的消息。

然后,在所有媒体的上已经看不到其他的新闻,几乎全是关于疫情的。

其实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春运当头,回家是中国人的最大的精神信仰,也是人类历史上每年发生的最大迁徙。

但是回家就意味着传播的风险。

不要让中国人迁徙过年了?这个谁来做?

与此同时,春运正在进行中,数亿人口全国大范围迁徙。

单单武汉就对外流出500w人。

各个单位都在搞年终聚会,多台春晚也在一片祥和中录制播放。

这是今年,特别插入了抗击疫情的「正能量」,我记得主持人的表情也在那时变得格外严肃。

很快,武汉还是「封城」了。

全国很多城市都陆续采取交通管制,这种阵势,我从未见过。

防控疫情就是一句话,「年不过了」。

03.打不死我,就让我更强大

宣传的效果逐渐体现出来,医院、超市、小区都采取了相应措施。

一个大喇叭到处宣传,进门就要测体温,排查一切可疑人员。

一时间,带有「鄂」的车牌,成了「过街老鼠」。

在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每天疫情的动态都在实时更新。

只要有任何的确诊或者疑似病人,你的小区马上就「榜上有名」了。

其实稍有医学知识的人都知道,针对病毒是很难研制出所谓「特效药」。

绝大多数的病毒都没有,之前的SARS更加没有。

但是人群中会逐步产生免疫力,就像同样的流感病毒,只能感染部分人,其他人死活感染不上。

等待人群形成免疫力,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目的就是减少死亡和留下后遗症的人群,最大程度的减少对国家的影响。

这样强的防控措施,一定是有效果的。

但是,没有专家敢作出任何大胆的预测。

在这段过程中,我们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

  • 看到了国家基建能力的巅峰,
  • 看到了红十字会的混乱,
  • 看到了白衣天使逆向而行,
  • 看到了漠视法规的人可笑嘴脸,
  • 看到了满天飞的造谣者,
  • 更全看到了人民群众强大的组织能力和爱心。

我相信,困难一定过去,这次的困难也是国家医疗卫生产业的重大试金石。

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个特点:

「只要打不到倒我,就会让我更强大!」

就像每次战争,都有一个奇特的「副作用」,就是推动医学的发展,因为有太多的伤员需要救治。

同样,每次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也是一样,可以推动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就像因为霍乱大流行,人们积极的开展灭鼠活动,建立城市污水的排放系统。

我相信,这次的事件,是中国人迟早要面对的。

这次事件也必将推动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从长期来看,未必是绝对的坏事。

04.生命面前人人平等

虽说很多传染病都有爆发周期,人类也永远不可能战胜疾病。

但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和亲人不要身受折磨之中,希望我们身处的年代不要发生这样的事件。

如果在武汉,家人患病没有足够的地方医治,选择驾车跑到别的地方,似乎也是求生的本能。

我们不关心埃博拉死了多少人,寨卡病毒有多可怕,同样是公共卫生事件,我们也说服不了自己,去给其他国家的患者捐款?

就像其他国家针对中国此次疫情做的差不多,想办法关闭边境,严防死守。

其实,还有一种选择,做好防护,帮助救治。就像我们此次许多逆行而上的白衣战士一样。

虽然生命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救治患者的确也得看关系亲疏。我们最关心家人的健康,也可以帮助同胞手足,但是,我们听不见「远方的哭声」。因为我们的能力非常有限,自顾不暇。

生命伟大,而又卑微。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张宏伟蓝图,也渺小的像一只蚂蚁。

你一定看过这样的丧尸电影,任何人被丧尸咬了一口,就会变成丧尸,疯狂残忍的攻击同胞。

男主角为了保护大家,被丧尸咬了一口,但还没有变异。

男主角当然有求生的本能,家人期待奇迹发生不要变异。

但是,男主角却毅然决然,跳进了燃烧的火焰中,或者是用枪打爆自己的脑袋,不愿意变做僵尸害人。

你不妨细品一下。

如果换你当主角,你会如何选择?

关注我,走进临床医生的生活!

-Dr.X-

一个医学博士、外科医生和三娃奶爸,

带给你有态度、有温度的健康干货和育儿锦囊~

关注我,每天多一点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