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宝宝免疫力,家长必须做好这几件事

文 / 跟着Yummy学营养
2020-01-26 16:11

我们为宝宝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保护TA更好地成长。宝宝拥有更强大的免疫力,才可以更自由地探索世界。除了从母体先天带来的免疫因子,出生6个月之后,宝宝的身体也开始产生自己的免疫防线了。

宝宝免疫力不佳,就会经常生病。因而年轻的父母要抓住宝宝6个月~3岁这个免疫力补充的最佳时期,帮助宝宝提高免疫力。当孩子出现以下症状时,说明孩子的抵抗能力较弱,就需要家长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孩子免疫力了

大便不规律

腹泻

容易生病

伤口不易愈合

容易感染

感冒不断

哪些营养素能帮助我们的宝宝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呢?

益生菌

肠道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大多数抗体产生细胞就在肠道组织中,肠道菌群的功能之一就是能刺激肠道免疫系统的成熟。益生菌除了可以调节肠道菌群,还能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地功能,减少抗原通过黏膜,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蛋白质

蛋白质是维持免疫机能最重要的营养素,是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成分,瘦肉、蛋类、奶和大豆类及其制品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维生素C

维生素C能保护细胞、增强白血球及抗体的活性,更能刺激身体制造一种与免疫机能有关的活性物质一干扰素,可以破坏病毒,减少白细胞的损失,日常生活中的绿色蔬菜和水果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

其它

除了上述营养素,保证膳食地均衡,确保钙铁锌等各类营养素地摄入,对于增进孩子食欲、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和智力地生长发育也是很重要的。

那么,妈妈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宝宝产生属于自己的免疫力呢?

婴儿期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饮食,也为宝宝提供了人生的第一次免疫,其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可以增加婴儿机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防止婴儿受病毒的侵入而生病。建议在婴儿出生后的前6个月里要坚持纯母乳喂养,之后在添加辅食的同时,还应继续喂母乳直到1岁,有条件的可以坚持到2岁。

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保持身体黏膜湿润,口腔、鼻腔等的黏膜是抵挡细菌的重要防线。但婴幼儿体表面积相对于体重来说,比值比成人更高,水分流失更快,所需家长要注意经常给孩子补充水分。水分充沛,新陈代谢旺盛,免疫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确保睡眠充足

睡眠不良时,人体的体内负责对付病毒和肿瘤的T细胞数目减少,生病的概率随之增加。小宝宝需要睡眠的时间更长,家长一定要保证宝宝有充分的睡眠。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小孩子都应按照计划接种疫苗。目前常规预防接种可以提升宝宝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乙肝、结核病、小儿麻痹、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等各类疾病的免疫力。

不必过分干净

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对传染病原形成免疫记忆,若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将其消灭。如果家里太干净,宝宝没有机会通过感染产生抗体,抵抗力反而会变弱,并可能导致过敏和身体免疫失调。

勤给宝宝洗手

基本的卫生习惯还是需要给宝宝养成的。尤其在吃饭前和上厕所后把手洗干净,可以防止病从口入。

经常活动、锻炼身体

经常带宝宝进行一些需要活动身体的游戏,空气好时进行户外活动,可以增强宝宝的体质,提高免疫力。

保证均衡的饮食

均衡营养是健康的基础,小孩子更要注意均衡饮食,均衡饮食是指进食四大类食物,包括五谷类、肉蛋豆类、蔬菜瓜果类、奶钙类及其他食物,每天的食物都应包括这四类食物,并注意分量的适当。

此外,不同季节的生病特点也不尽相同,家长需要针对性预防

春天

春天是感冒易发的季节,家长要为宝宝做好防护工作,并给宝宝多食用清热解毒、利肠通便的食物可以有效地帮助增强抵抗力,比如油菜、菠菜、芥菜等蔬菜。

夏天

夏天是宝宝也是最难熬的季节。高温炎热,会造成宝宝的消化能力下降,营养和水分大量流失,从而使得宝宝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宝宝自身的体温调节能力差,新陈代谢的速度又快,所以很容易生病。在夏天时,家长可以多给宝宝吃水果、喝稀粥,做好肠道的调理。

秋天

秋天天气渐渐变凉,家长可以多带宝宝进行适宜的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的空气,这样有助于增强体质、抵御疾病。在饮食上,可以多给宝宝吃一些粗粮,比如小米稀饭等,达到合理膳食和均衡的营养的目的。

冬天

冬天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爸爸妈妈可以多给宝宝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并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饮食结构上,略微偏重于热量高的食物,可有效地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参考书籍:

1.耿学英主编,蔬果美食养全家,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02.

2.刘春援主编,古代人留给现代人的祛病延年之道,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01.

3.于松编,0-3岁实用育儿百科小全书,华夏出版社,2012.11.

4.陈媛主编,婴幼儿养育百科必读,珠海出版社,2009.10.

5.《妈妈宝宝》杂志社雀巢(中国)有限公司编著,提升免疫力从生命第一天开始,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2.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