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手足口、腹泻等4种儿童常见病不需要输液,门诊输液被叫停
我们知道,很多家长都熟悉了这样的看病模式:
- 孩子感冒发烧了,赶紧去医院挂个水消消炎;
- 有点头疼拉肚子了,去医院挂个水止疼止泻;
- 要是孩子身体虚弱想补补,去医院挂个葡萄糖增加点体力......
所以,一入秋冬,或者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肆虐的时候,各大医院儿科门诊就变成下面这种情况:
对于输液,中国人几乎是习以为常了。据统计,国际上每年每人 2.5~3.3 瓶的平均水准,到了我国就变成 8 瓶!
然而,最近一个重磅新闻引起了多方关注:“吉林省十多家医院取消了成人普通门诊输液”!
不仅是吉林,到目前为止,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广西、深圳等多个省、区市已经控制或取消了成人门诊输液治疗,明确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
趁这趟风,我们就给大家说说关于输液方面,家长必须要知道的一些真相。
输液真的是安全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则新闻:
江苏丹阳市一名3岁幼儿,在镇卫生院输液后死亡。幼儿因支气管炎入院,经头孢唑肟皮试阴性后,医院给予以头孢唑肟静脉输液治疗。输液过程中,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嘴唇紫绀情况,护士立即汇报值班医生组织抢救。最后患儿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根据掌握的临床资料,初步判断患儿的死亡原因可能是过敏性休克导致。
孩子生病了,
到底能不能输液?
我们都知道,输液有它的治病优势,就是治病速度比较快。如果一个孩子的病情比较重,而且现阶段孩子不能通过口服药物的方式,或者不能通过肌注用药的方式来处理病情,但还想马上使疾病得到医治的话,我们就可以通过输液的方式来给孩子用药,而且用药之后见效会比较快。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到,输液也会给孩子带来一些不好的问题。
静脉穿刺对身体是一种损伤
静脉输液是需要通过静脉穿刺,然后打点滴才能使药物很快地引入机体的血液循环,从而使药物产生它的药效。但打点滴需要对肌肤和血管进行穿刺,这个行为其实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损伤,也就是说,它是有创伤性的,这是第一个问题。
静脉穿刺容易造成局部感染
因为静脉穿刺是带有创伤性的,所以这个创伤有可能会造成局部穿刺部位的液体渗透,有可能会造成穿刺局部形成创面,甚至是造成感染。对于孩子来说,他也有可能会因为这个局部的感染,造成全身的一个感染,有可能会因为败血症而致命。
输液容易造成隐性过敏孩子的死亡
就像我们前面的案例说的那样,孩子做皮试是没问题的,但如果是阴性过敏体质的孩子,那他在输液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的话,孩子就有可能会因为过敏性的休克,而造成死亡。
过多的输液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输液到底输什么?大部分时候,输液输的是抗生素,然后,再配上缓解症状的药物。滥用抗生素,不仅增加副作用,使身体产生耐药性、还会催生出“无可救药”的超级细菌!
输液室交叉感染很严重
输液室里有各种各样的孩子,更有各种各样的疾病病菌,所以输液室实际上是一个大的交叉感染源地。这样,得病的孩子可能会在输液室合并其他的感染,产生交叉感染的问题。比如一个患了肺炎的孩子,很可能会在输液过程中,感染其他病原微生物——例如腹泻病菌,然后就出现了肺炎加腹泻的合并症状。
所以,我们给大家的建议是:
孩子能不用药就不用药,如果能口服用药就不肌注用药,如果能够肌注用药的话,我们就不用静脉输液。
这些儿科常见病,
其实并不需要输液!
1、流感
流感的症状通常看似来势汹汹,但流感也使属于病毒性感染,而且流感的致病菌有几十种,除了加以预防以外,是没有特效药来医治的。
通常建议确诊后,口服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来缓解,如达菲,儿童的可威(磷酸奥司他韦)。
2、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这两类疾病也是儿科门诊的常见病,发病率高,且患病后的幼儿难受异常。
但这两种病也属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在家长的精心护理下,一般7~10天即可自愈,根本不需要到医院去打针输液。
很多患儿病情反复,其实就是在医院输液是交叉感染造成的。
关于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的知识,请点击文章:手足口、疱疹性咽颊炎千万别打针!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居然是……
3、普通感冒
90%以上的普通感冒在初期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这也属于自限性疾病,在家好好护理,对症治疗,5~7天基本都会好转。
但如果宝宝发烧超过3天、流黄色浓鼻涕超过10天、咳嗽2周、并出现喘息时,就要及时就医。
4、腹泻
大多数儿童腹泻,都不需要输液治疗,只需对症护理,预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以口服补液盐(也可以吃益生菌、锌制剂进行辅助食疗)。如果存在细菌感染性腹泻,非要用到抗生素的话,也可以口服抗生素。
最后,我们提醒各位家长:
孩子生病了,家长可千万别慌,具体选择用哪一种方式来给孩子治疗,要理智对待,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不要轻易选择输液。一定要切记:能口服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