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预防接种一二事

文 / PSM药盾公益
2019-11-30 08:07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主管药师 罗晓

引言:金猪年又迎来一个生育高峰,为了让“佩奇”宝宝们能健康的走上人生战场,从2个月开始,就需要密集接种疫苗。


宝宝2岁前要完成约20剂次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如果算上自费疫苗,将达到 30 剂次左右。6个月以前,平均每2周,家长就要带宝宝去接种一次疫苗。如此频繁的接种疫苗势必给家长带来不小的麻烦,时间不好安排,万一接种后宝宝发热、出皮疹还需要再请假照顾,当然最不落忍的还是孩子打针哭闹。


是不是所有的疫苗都要打?能不能少挨几针?自费疫苗有没有必要打?是花冤枉钱吗?五联疫苗安全么?接种需要注意哪些什么?等等这些问题,本文给您一一解答。

自费疫苗用不用打?


目前我国将疫苗分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由国家免费提供,强制接种的疫苗,比如乙肝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等10种。二类疫苗是家长可选择自费接种,如流感疫苗、五联疫苗等。


有些爸妈觉得,不是国家规定的疫苗,就可以不打。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都非常重要,不是以接种效果和安全性区分的。从预防疾病的角度来说,一类和二类没有差别,两者都能预防疾病,因此多接种一种疫苗,宝宝就多一份保护。随着经济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提高,会有更多二类疫苗将会被纳入一类疫苗的范畴。举个例子,现在免费接种的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在2007年以前是需要自费接种的。


再者,二类疫苗的覆盖率虽然没有一类疫苗高,但针对的疾病发病率相对高,危害相对大,对于宝宝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最为推荐的两种疫苗。

当然,也有一些爸妈觉得二类疫苗不是国家免费提供,可能不安全。

无论免费的一类疫苗还是自费的二类疫苗,都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鉴定合格才能上市,而且每年疫苗上市期都会对相应批次进行抽检,我们不用过多担心二类疫苗的安全性。

综合考虑,如果经济状况允许,还是建议接种二类疫苗。

宝宝如何少挨针?


为了减少宝宝打针的痛苦,多合一疫苗应用而生。少挨针及减少不适反应,让宝宝获取多种抗体,是多合一疫苗的明显优势。目前我国联合最多的儿童五联疫苗,能够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5 种疾病。


以前想要预防这五种疾病,要分别注射单个疫苗,总共需12剂。而使用五联疫苗,只需要接种4剂。宝宝少受罪,还大大节省了家长的时间。五联疫苗并非近些年的新产品,早在1997年,欧美地区就开始广泛使用五联疫苗。我国自2011年起五联疫苗上市。

同时,五联疫苗也更加安全,其中含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组分,不会出现减毒的脊髓灰质炎口服疫苗(OPV)的罕见风险,宝宝接种时不用担心患上小儿麻痹症,而且能获得免疫力。另外,五联疫苗不含硫柳汞。硫柳汞是广泛用于疫苗的一种防腐剂,虽然对于硫柳汞是否会增加一些疫苗的过敏反应仍存在争议,但不含硫柳汞的疫苗更能消除担心。目前,WHO、美国、欧盟将该疫苗列入了常规免疫计划,其效力、效果和安全性得到了长期的验证。

关于五联疫苗的疑惑


五种疫苗合在一起打,宝宝受得了吗?


虽然是五种疫苗一起打,但一次就是一针,总量也只有0.5ml,孩子受得了,不会增加局部副反应。其次,五种疫苗同时接种,并不会互相打架,副作用不增加。

五联疫苗适合接种人群


所有健康、无禁忌症的,大于2岁,小于4岁的孩子,均推荐接种。

五联疫苗什么时候打?


五联疫苗推荐在宝宝满 2、3、4 个月大时接种,18 个月大时加打一针加强针。

什么情况下不适宜接种?


宝宝出现急性感染、过敏,宝宝长时间服用激素等药物。

早产儿,如果状态不稳定,不能接种。

早产的孩子怎么办?


美国儿科协会推荐,如果早产儿的状态是稳定的,其疫苗接种和足月儿一样,年龄按照实际年龄算,不按矫正年龄算。

接种疫苗后需要注意什么?


接种后在医院监测至少30分钟,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再回家。

常见的不适症状如发烧、接种部位发红、起皮疹等,一般在家观察即可,体温超过 39℃ 可以用退烧药。如果症状严重,或者出现呼吸困难、精神疲软等情况,需及时就诊。

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没有提示不能洗澡。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