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越挠越痒……小儿丘疹性荨麻疹与昆虫叮咬有关吗?

文 / 杏安健康
2019-06-06 08:16

我是黄圆媛医生,专注于儿童呼吸道&肠道健康领域。希望多和大家交流分享相关知识。 想要了解儿童呼吸道/过敏/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的专业资讯,关注我的微博:黄圆媛医师

最近的天气已经很热了,很多家长带着小宝宝到处逛,回来后可能就发现孩子身上起了很多的红色的丘疹,又痒又难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时候,你家的孩子可能就是丘疹性荨麻疹了,有些体质比较特殊的孩子可能反应更明显一些,这种丘疹性荨麻疹是属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过敏性疾病,1-7岁孩子比较高发,一般就是与蚊虫叮咬啊、食积等有关系,在四肢、臀部、腹部等部位比较多见,皮疹主要是水肿性梭型的红色丘疹,呈现绿豆至花生米一样的大小,中心有坚硬的水疱,分布比较分散,瘙痒特别剧烈,搔抓后容易引发继发性的皮肤感染,严重影响孩子的睡眠。

重点是,这个疾病很容易反复发作,可能这个疹子还没消下去,另一波新的疹子又出现了,红肿消退后可形成硬质丘疹, 持续1周以上, 消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久久难以消退。

50%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蚊子、臭虫、跳蚤、虫螨等叮咬后仪器的过敏反应。

如果患者通过改变生活环境,发现不久之后症状就缓解甚至消失,这就说明在之前的生活环境中肯定是有一些致敏物。人蚤、犬蚤、猫蚤、虱、蚊、蠓、蚋、螨,特别是跳蚤的叮咬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病因,有人用蚤及臭虫制成抗原做皮肤试验,90%患者呈阳性反应。

以往我国有不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后发生丘疹性荨麻疹,在夏秋季节最重,回到故乡后不久症状完全消失,因而有所谓“水土不服”说法。有人在农村长期居住后,过敏逐渐消失,症状显著减轻或不再发生。引起皮肤损害的是不易觉察的恙螨、蒲团虫、米恙虫、猫狗身上的疥螨、鸡或鸽的鸟螨等。它们在春秋季节生长繁殖,分布很广,分别栖居在谷类、麦、青豆、蚕豆、麻、棉花、稻草、树木、青草、鸟、鸡等身上,有的随谷类和人的皮肤接触,有的随风飘扬到人身上,有的在晚上活动,叮咬人的皮肤,所以,不少人夜间有剧痒,次日清晨在臀部、股部等处发现皮疹,有人迁居后就自然痊愈。

叮咬后引起的过敏反应往往是双向性的,立即发生风团红斑反应——是由免疫球蛋白E中介的,然后是较为持久的丘疹样反应,立即型风团红斑反应持续时间较短,而丘疹存在的时间较长,有认为属迟发性过敏反应,初次叮咬后致敏需10天,左右,此时再受叮咬即发生皮疹。

1.注意卫生,避免不良刺激:有荨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在家中要少养猫、狗之类的宠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尘等。

2. 采用中药预防:首乌、枸杞、人参、黄芪、灵芝、大枣、五味子、黄精、淮山药等,具有抗自由基、提高免疫力的功能,促进代谢,还具有明显的抗过敏的作用。

3. 注意饮食,避免诱因:荨麻疹的发病与饮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某些食物可能就是诱因。例如:鱼虾海鲜,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剂的罐头、腌制食品、饮料等都可诱发荨麻疹。另外。过于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会降低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残渣在肠道滞留的时间过长,增加人体过敏的机会。

4. 保持健康心态,提高身体抵抗力:慢性荨麻疹的发作和加重,与人的情绪或心理应激有一定关系。

5. 积极治疗原有疾病:荨麻疹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是某些疾病的一种皮肤表现。能导致荨麻疹的疾病较多,例如感染性疾病:寄生虫感染像肠蛔虫、蛲虫等;细菌性感染像龋齿、齿槽脓肿、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等;病毒性感染像乙型肝炎;真菌感染像手足癣等。另外、糖尿病、甲亢、月经紊乱等,甚至是潜在体内的肿瘤等都可以引起荨麻疹。

扫码预约

黄圆媛医师育儿

杏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