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迎手足口高峰期,幼师、家长应如何防范?(附15字预防口诀)
春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直接接触传播。手足口病高发时期,幼儿园和家庭应增强全国教职工的疾病防控意识,不轻病、不恐病,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手足口病,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
幼儿园预防幼儿手足口病指南
(一)保健医生
保健医生和各班教师认真做好幼儿入园的晨检和午检工作,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细致地观察幼儿的情绪及身体状况,重点检查幼儿有无发烧和皮疹,并做好幼儿入园情况的登记工作。
发现在园幼儿有发烧等情况后进行紧急隔离,由保健医生通知家长患儿的病情并送往医院诊治,确诊病情后进行相关处理。
一旦幼儿确诊为手足口病,家长及教师一定要报告保健室,不得隐瞒病情。保健医生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上报疫情责任报告人(园长或投资人),并由疫情责任报告人以电话及书面信息等形式,上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保健医生和教师督促疑似或确诊患儿回家隔离治疗。幼儿痊愈后,凭当地医疗机构证明、经保健医生检查,确认无传染性后方可继续入园学习。
保健医生加强对幼儿园其他教职工(特别是保教人员)的防病指导工作、消毒隔离指导工作,加强幼儿园各种物品的消毒及对幼儿的检疫、观察,提高家长和班级保教人员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二)教师
各班教师认真做好本班幼儿的出勤、缺勤情况登记,对无故缺勤的幼儿,带班教师应及时电话联系、微信联系、QQ联系或家访,了解幼儿缺勤的具体原因,对发热和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患儿,应及时上报保健医生。
加强幼儿日常生活卫生教育,监督幼儿的个人卫生情况,培养幼儿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的好习惯,提醒幼儿不能吃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
坚持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幼儿入睡前,寝室至少通风30分钟;幼儿户外活动时,教师要开窗通风。
保教人员仔细观察幼儿在园情况,一旦发现幼儿有发烧、口腔疼痛、皮疹或其他可疑症状,立即通知保健医生。
提醒家长接送幼儿时需在幼儿园指定接待区接送,不得进入幼儿的活动区域。
(三)保育员
加强本班幼儿生活用品的卫生管理,做好活动室及睡眠室的卫生消毒工作,盥洗室的毛巾每周晾晒3次。
水杯每天消毒一次,门把手及幼儿所能触及到的地方每天消毒一次(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玩具每周消毒一次。
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四)厨师
到正规食品零售店购买新鲜、卫生的食品,不得贪图便宜采购变质、霉变及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
食品加工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不露帽外;操作直接入口的食品时应戴口罩;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操作食品前,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消毒;不穿戴工作衣帽如厕。
加工食品不得贪图方便快捷,应将原料洗净,荤、素菜和生、熟菜应分开放,食品应烧熟煮透;带皮水果进班前要清洗和消毒。
每天烹饪好的食品留样一份,存放在冰箱冷藏保存48小时,并做好留样记录。
餐具的清洗、消毒、存放,做到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程序操作,防止餐具消毒后的再污染。每餐餐后及时清洗餐巾和餐具,餐前高压蒸汽消毒餐巾、高温消毒餐具。
家庭预防幼儿手足口病指南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等给孩子洗手,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避免接触患手足口病的儿童,病情流行期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动差的公共场所。
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并勤晒衣被。
孩子出现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请老师和家长牢记防范手足口病的15字口诀:“勤洗手、勤开窗、晒衣被、喝开水、吃熟食”,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