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已至,让爸妈们头疼的手足口病又来了
4月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如何做好预防和护理,家长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最近,不少地区的疾控中心都发布了手足口病的预警通知。江西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家长,如孩子出现发热症状时,务必仔细查看宝宝的手部、足部、臀部以及口腔是不是有皮疹或者疱疹。如孩子出现高烧不退、呕吐、抽筋等现象,要立即送医治疗。
据了解,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因受气温影响较大,在夏秋两季较为流行。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这让家长比较紧张。
手足口病疹,不痛不痒不会破溃结痂
患有手足口病手掌心、脚掌心、口腔和肛周会出现斑丘疹和疱疹。
孩子患了手足口病会有哪些症状,这是家长首先要了解的。感染手足口病毒后,孩子通常会出现39度以下的发热,手掌心、脚掌心、口腔和肛周会出现斑丘疹和疱疹。但其与药疹、虫咬、口腔其它病毒引起的疱疹及水痘都不一样,手足口病疹子可能有红点、水泡,但不痛不痒不会破溃结痂。这里要强调的是,有些家长误认为孩子嘴里或嘴边起小疹子是口腔溃疡,而忽视了手足口病的嫌疑,这样有可能会延误病情。
此外,手足口病毒一般会在孩子体内潜伏2-7天,初发期(1-2),孩子会表现为疲惫、食欲不振、发热等。高峰期(3-5天)孩子的手掌心、脚掌心、口腔和肛周会出现斑丘疹和疱疹,伴有口腔内的剧烈疼痛、咳嗽、流涕等。恢复期(6-10天),孩子基本退热,手足皮疹逐渐褪色、脱皮。
做好预防,成年人也可能感染肠道病毒
如何做好预防,要先弄清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唾液、疱疹液、鼻咽分泌物、粪便,以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毛巾、水杯、餐具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且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
那么如何预防,专家建议家长和儿童应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尽量食用熟食、喝开水;儿童使用的玩具、被褥、餐具等要经常晾晒或高温消毒;家长应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此外专家提示,成年人也可能感染肠道病毒,尽管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症状显现,但仍具有传染性。因此,家中经常照看儿童的成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将肠道病毒传染给儿童,引发手足口病。
手足口疫苗接种对象≥6月龄易感儿童。
另外,接种手足口疫苗也可以有效预防。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手足口疫苗接种对象≥6月龄易感儿童,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对于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值得注意的是,手足口病疫苗只针对可能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71型。所以打完手足口疫苗依然可能患上手足口病,只是不会感染可能引起重型手足口病的病毒。
在饮食和皮肤创口上要做好护理
目前对手足口病还缺乏有效治疗药物,它是可以靠自身免疫就能痊愈的疾病,所以病后护理就很关键。
因口腔内起疱疹,孩子会很难受,家长在护理时需多加注意。
在护理时,首选要及时退热,手足口病引起的发热一般会持续2-3天,如果孩子体温高于38.5度时,就要给孩子服用退热药物。其次因口腔疱疹,食用较硬的食物会加剧疼痛,食用粥、面条、果泥等半流质或流质食物则更好。再次,如果是低幼儿童还用奶瓶,吸吮奶嘴会对口腔疱疹有刺激,可尝试用勺子和杯子替代奶瓶喂奶。还要勤换纸尿裤,清洁时要小心防止孩子臀部疹子破损。另外,患病期间,因尽量穿宽松的衣物,脚上出疹子尽量不要穿鞋袜,减少下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