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异物卡喉呼吸停止!女护士勇当“铅衣天使”,守护孩子安全

文 / 湖南医聊
2019-03-30 10:59

3月25日14点40分,益阳市中心医院急诊分诊护士推开监护室的大门,大呼:“快来人!一个小孩异物卡了!”

在场的急诊科医护人员拔腿就往抢救室跑。

只见一名大约1岁多的孩子脸色青灰,口唇紫绀,已经没有了呼吸

一把从家属手中接过孩子,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全力配合,顺势将患儿头低俯卧于手上,在他两肩胛骨之间反复叩击,快速冲击性按压小儿剑突下。

同时连接好氧气管,对准了孩子的鼻孔,“立即联系耳鼻喉科与急诊儿科急会诊!”

抢救没有停,持续约5分钟左右,听到孩子一声微弱的呻吟。

“有声音了!”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

过了几十秒,孩子又发出了声音,且较前变大、变长。

一旁弯腰观察孩子面色的护士报告:“面色与口唇紫绀明显减退,但异物未排出,三凹征仍然存在。”

15点04分,将患儿处于右侧卧位,建立静脉通路,备好小儿气管插管用物与呼吸机,连接好氧气包。

急诊科医护人员抱起孩子,小跑前往放射科为孩子做CT检查,以判断异物位置。

为保持绿色通道畅通,CT室已经提前做好了一切准备。

CT检查要开始了,家属却没有跟上来。

时间不等人,急诊护士罗织萤二话不说,顾不上辐射危害,为了检查顺利,一直守护在孩子身边进行CT检查。

15点16分,CT做完后,孩子被抱送至急诊监护室。

在医务部的协调下,各相关专科医生都到位了。

紧急查看CT结果后,急诊科与耳鼻喉科医生快速沟通了患儿病情:异物卡在气管隆突上方,尚有一点间隙。

会诊意见一致,医生们果断决定,立即将患儿送手术室行异物取出术。

通知手术室做准备,同时通知儿科支气管纤镜室,谈话、签字完成。

“手术电梯已在一楼等候!”急诊护士抱起孩子,一边密切观察孩子的面色与呼吸情况,举起输液瓶,夹着氧气包,很快到达外科五楼。

手术室敞开大门,麻醉医生在门口守着,指引大家直接将患儿送进手术间。

此时,时钟指向15点28分。

手术室内,在耳鼻喉科、手术室、麻醉科、呼吸内科的配合下,儿科医护人员运用儿童支气管纤维镜,快速夹出了一粒指甲盖大小的杏仁。

在最短的时间内缓解了患儿的痛苦,挽救了患儿的生命。

什么是呼吸道异物?

呼吸道异物是最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之一,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其危险性的认识,了解预防知识。

气管、支气管异物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3岁以下占60%~70%。

需做什么检查?

1、胸透+胸片

2、CT

3、支气管镜检查:是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最可靠方法

怎样进行诊断?

明确的异物吸入史,典型的临床经过、症状和体征,结合放射学检查,多数病例诊断不难。

1、异物吸入病史:有进食呛咳、憋气史。

2、上述典型的临床经过、症状和体征。

肺部听诊可闻及喘鸣音、双肺呼吸音不对称或一侧呼吸音消失。

怎样治疗?

取出异物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因此应及时诊断,尽早行异物取出术,以防止窒息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怎样进行预防?

1、避免给3-5岁以下小儿吃整个的花生、瓜子、豆类食物。

避免给小儿玩耍能放入口、鼻内的小玩具。

2、进食时不要嬉笑、哭闹、打骂,以免深吸气时将异物误吸入气道。

3、教育儿童不要口含食物等玩耍。

如已发现,应婉言劝说,使其吐出。不能用手指强行掏取,以免引起哭闹吸入气道。

4、加强对昏迷及全麻患者护理,防止呕吐物吸入下呼吸道,活动的义齿应取下。

5、掌握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法。

(编辑Max。)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盛芳 刘畅君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