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不容小觑,常见的“发烧”有大学问
导 语
发热是一种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症状,无论是婴幼儿、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发病率均很高,但公众对发热常存在很多误解和误区,患者来院诊治时经常向医生诉求尽快退热,这不仅会造成医患矛盾增加,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掩盖症状、以致延误病情。
正常人的体温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各种原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发生障碍时,产热超过散热,中心躯体温度升高超出正常的日波动范围,即称为发热,我们俗话称之为“发烧”。体温升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热是机体防御疾病的反应。
疾病简介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36℃至37℃之间,24小时稍有波动。一般下午比早晨高,体力劳动、剧烈体育活动或餐后体温稍有升高,一天之内的波动一般不超过1℃。老年人代谢率较低,所以体温稍微低于中年人和青年人。婴幼儿的高级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因此体温波动较成年人波动大,而且婴幼儿容易出现发热症状。妇女在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稍有升高,可较平时高出0.2℃至0.5℃。这些都属于生理性变化。
常用于测量体温的部位是腋窝、口腔和直肠腔,在这几个部位测得的体温分别简称为腋温、口温和肛温。肛温受外界影响较小,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体内的温度,健康人的肛温是36.5~37.7℃。口温(舌下)的正常参考范围在36.2~37.2℃之间,口温比肛温低0.3~0.5℃。腋温一般在36~37℃之间。通常认为,肛温高于37.7℃,口温高于37.2℃,或者一日之内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时,称为发热(fever)。
发病原因
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热是一种病理生理反应。发热的病因很多,按照发热的高低和热程可分为急性发热、长期高热和长期低热。热程在二周以内的发热称为急性发热。绝大多数的急性发热为感染性发热。临床上又可将发热大致分为两类: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其中以感染性发热多见。
(一)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引起的感染均可出现发热。
感染性发热(infective fever)的特点:
1.往往有伴随症状,并可根据伴随症状进一步找到感染灶。
①发热伴皮疹可见于:猩红热、风疹、麻疹、水痘、登革热、斑疹伤寒、伤寒、副伤寒、恙虫病、丹毒、流脑、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等。
②发热伴呼吸道症状者可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支急发、支扩并感染、肺炎、急性肺脓肿、胸膜炎、Q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
③发热伴消化道症状者可见于:急性菌痢、急性阿米巴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霍乱与副霍乱、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肝脓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膈下脓肿等。
④发热伴黄疸可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肝脓肿、急性阻塞性化脓性胆管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胆管细胞癌、胰头癌或乏特氏壶腹癌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⑤发热伴泌尿道症状者可见于:急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
⑥发热伴神经系统症状者可见于:脑膜炎、脑炎、恶性疟疾、脊髓灰质炎、急性脑脓肿等。
2.多伴随感染中毒症状:畏寒、寒战、出汗、精神萎靡、恶心、食欲不振、头痛、神志改变等。
3.除了少数情况之外,一般细菌感染多有白细胞升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严重感染者血涂片常可见核左移及中毒颗粒。
4. 血、尿、粪、痰和各种体腔液的病原体检查或培养对确定诊断有重要意义。
(二)非感染性发热
①坏死物质的吸收: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心肌梗死、癌症等。
②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③内分泌疾病与代谢性疾病:如甲亢、重度脱水等。
④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慢性心力衰竭等,一般为低热。
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如中暑、安眠药中毒、脑出血等。常表现为高热无汗。
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为低热,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它表现。
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 fever)的特点:
如急性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药物热、变应性亚败血症、急慢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多发性骨髓瘤、再障、粒细胞缺乏症、淋巴瘤、周期热、中暑、甲亢、脏器梗死后发热、中枢性发热、本组疾病具有以下特点:
1.病期较长、无感染灶
2. 一般无感染中毒症状
3.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者稍有升高,血涂片罕见核左移及中毒颗粒
4.血清学及病原体检查阴性
5.抗生素治疗无效
值得注意的是,非感染性疾病常常并发各种感染。因此,对于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的感染性疾病,需要考虑到其存在非感染性疾病的可能。而非感染性疾病也可能被继发感染所掩盖。
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多数患者发热是由于致热原(pyrogen)所致,致热原包括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炎性渗出物、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均属于外源性致热原),激活了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原(主要为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升。通过神经内分泌因素使代谢率增加、骨骼肌阵缩(寒战),产热增多;另一方面皮肤血管收缩,排汗停止,散热减少。产热超过散热而出现发热。
非致热原发热可见于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产热过多或散热明显减少的疾病。
临床症状及诊断要点
在诊断中要特别注意详细询问起病的缓急、发热期限、高度、热型及其演变过程,并仔细了解具有诊断意义的症状发生发展情况。流行病学资料对急性传染病的诊断很重要。体查应全面,并选择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发热的分度
①低热:37.3-38℃
②中等度热:38.1-39℃
③高热:39.1-41℃
④超高热:41℃以上
1.热型及其临床意义
间隔一定时间测量体温,在体温单上标记每次的测量值,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形状可有一定的规律,称为热型(fever type),热型可起到提示诊断的作用,临床上常见的热型如下:
①稽留热(continuous fever):体温恒定在39-40℃左右,一天之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最低体温不到正常值,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延续数日不退,见于伤寒高热期、肺炎球菌性肺炎、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②驰张热(remittent fever):又称为败血症热型,为39℃以上的高热,一日间的体温波动范围大,往往超过2℃但仍在正常体温以上,最低体温不到正常值,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③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体温急骤上升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然后下降到正常值,经数小时或数日的间歇期,体温再次升高,如此反复发作,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④波状热(undulant fever):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⑤回归热(recurrent fever):体温急剧上升达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⑥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检查方法
发热性疾病有其相应的热型,在临床上应认真地记录体温曲线,不同的热型对发热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提示作用。临床上常早期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可使某些疾病特征性的热型变得不典型;使用解热镇痛药或糖皮质激素可使体温下降,然而药效失效后体温又可复升,成为不规则热型。对于原因不明的长期发热患者,有时候可嘱咐其停用一切药物,然后记录体温曲线,可表现出该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必要时应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其它相关检查手段,从而得以明确诊断。此外,老年人机体反应下降,严重感染性疾病可表现为低热,甚至无发热,临床应注意仔细问诊及完善相关检查。
治疗原则
(一)病因治疗
根据病原采用相应治疗。除了特殊情况之外,一般不能随意应用退热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抗菌药物,以免改变其原有热型或其它临床表现,使诊断发生困难,延误必要的治疗。对急性高热患者疑为感染性发热且病情严重时,可在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各种培养标本采取后,根据初步临床诊断予以相应的抗菌治疗。
(二)对症治疗
1.一般支持疗法
2. 物理降温:体温在39℃以上可以采用物理降温。
3.关于退热剂的应用意见尚未统一。但对于高热中暑、手术后高热、高热瞻望、婴幼儿高热等应采取紧急降温措施。对于老年人和体弱者退热剂降温应审慎。
预防保健
1、寒战期宜适当保暖
“寒战期”就是发烧前期我们体温由正常不断攀升上升的阶段。此时应该适当保暖,感觉发冷就适当添衣、盖被子,喝点温水,但千万不要过度包裹身体,避免增加身体不适感。
2、高热期宜适当降温
如果发烧还不到38.5℃且已经到了发烧高热期时,可适当选择“退热贴”、毛巾包冰袋、温水擦洗身体等物理降温的方法,使体温慢慢降至正常。
3、退热期注意擦拭汗液、防止着凉
退热期应该是病情好转的象征,因为调定点下降体温也会逐渐降至正常,热退汗出,甚至有人会大汗淋漓,此时一定要及时更换衣物和被褥,擦拭干净体表汗液,防止着凉。
4、及时就医、合理选择退烧药、多喝水、注意休息
如果发烧影响了你的生活和工作,或持续时间过长,就必须要及时就医、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避免耽误治疗,同时可遵医嘱选择合适的退烧药。不管是发烧的哪个阶段,多喝水是有利的,发热时体内代谢速度增快,体内水分消耗快,需要及时补充。退热时排汗降温,预防出汗过多而造成水与电解质紊乱。
参考文献
[1]盛瑞媛. 全国发热性疾病学术研讨会纪要[J]. 中华内科杂志, 1999, 38(11):784-785.
[2]翁心华, 陈澍. 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诊断与合理治疗[J]. 中华内科杂志, 2003, 42(4):269-270.
[3]李刚, 李儒贵, 谭华炳. 长期不明原因发热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思维[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4(1):117-119.
[4]224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病因分析[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5, 14(12):814-817.
[5]周明芳, 舒勤, 李巍. 发热患者降温方法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 2005, 12(6):11-13.
[6]李仙龙, 刘爽.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122例临床诊断及病因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09, 7(3):242-243.
[7]杨增勤. 对发热患者降温情况的观察及对体温绘制的思考[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3(7):41-41.
疑问医答
1.儿童发热时为什么会手脚冰冷?
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定点上升时,脑部所认定的正常体温会超过38℃。这时孩子为了提高温度,会提高代谢、肌肉颤抖以增加热量,并让四肢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丧失,所以会出现手脚血流减少,表现出冰冷现象。
2.常见的电子温度计有哪些?
电子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的用途比较广,测量的速度快,使用也方便,价格相对便宜,可以用于测量口腔、腋下、直肠的温度。
耳温枪:用于测量耳温,正确的使用耳温枪测量出的体温数值比较准确,测量需要的时间短,但是耳垢会影响测量的结果,耳温枪的价格相对较高。
额温枪:用额温枪对着额头轻轻一扫就能得到体温的数值,使用方便,但由于额温枪测量的是皮肤表面的温度,所以准确度相对较差。
水银温度计:最常见的一种温度计,较多的医院还在用,因为水银温度计测得的体温相对准确,用起来也方便。但是,水银温度计是玻璃材质的,如果打碎了,温度计里的水银会挥发到空气中,人体吸入这样空气很可能会导致汞中毒。
3.发热会不会把脑子烧坏?
答: 41℃以下的发烧不会对病人脑部或其他器官造成直接伤害,所以单纯的发热不会损伤大脑。如果出现发热把孩子脑子烧坏的事例,那是因为孩子患有脑膜炎等疾病的原因,而发热只是这些疾病的症状表现之一。
4.目前大家常用的温和有效又安全的家用退烧药有哪些?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是安全性最高的退烧药,无肠道刺激或出血、无肾毒性、不影响血小板功能、不会引起粒细胞缺乏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的药品主要有扑热息痛、泰诺林、必理通等,适用于2个月以上儿童和成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使用也不会伤到胎儿和宝宝。
布洛芬
布洛芬的退烧作用比较强,退烧过程会导致人体大量排汗,因此不适用于有脱水症状的病人。布洛芬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药物过量容易损伤肾脏,肾功能不好的人要慎用。布洛芬不良反应还包括可能会诱发哮喘,有哮喘的宝宝应慎用。布洛芬适用于 6 个月以上儿童和成人,是世界卫生组织、美国FDA唯一共同推荐的儿童退烧药,是公认的儿童首选抗炎药。常见的以布洛芬为有效成分的药品有芬必得、美林等。
5.如果孩子使用退烧药后不久又发烧了,是病情严重的表现吗?
各种退烧药的效果都只能维持几个小时,其使用目的缓解孩子的不适,降温是附带的。致热原没有解除,退烧以后又烧起来是很常见的事情,不代表病情严重。
6.使用退烧药有何注意事项?
退烧药不可短时间多次重复使用,容易引起大量出汗而致脱水、虚脱,同时增加退烧药毒副作用,引起肝肾功能损伤。在服用复方制剂时,应注意其中是否含有与退烧药相同的组分,以避免重复用药。比如日夜百服咛、白加黑、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氨酚黄那敏颗粒、氨酚麻美糖浆等复方感冒药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因此服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药时,要避免同时服用这类感冒药,以免乙酰氨基酚剂量过大,造成肝损伤。
知识拓展
1.革兰阳性细菌败血症热发热的特点?
无寒战发热呈驰张热
革兰阳性细菌脓毒症:多见于严重的痈、蜂窝织炎、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发热呈稽留热或驰张热,寒颤少见。常有皮疹及转移性脓肿。休克出现晚,以高血流动力学类型的暖休克为多见。
2.发热开始前,先出现寒战的原因是?
体温调定点上移
人的正常体温调定点为37℃,体温调节中枢按照这个设定温度进行调节活动,当体温与调定点的水平一致时,说明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取得平衡;当体温高于调定点水平时,体温调节中枢促使机体产热活动减弱,散热活动加强;反之,当体温低于调定点水平时,即体温调定点若上移,则会促使机体产热活动加强,也就是会出现寒战,散热活动相应减弱,体温上升,发热。
3.可引起发热的炎性介质有哪些?
可引起发热的炎性介质包括: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前列腺素(PG)
4. 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的是?
血液中的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源
白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原,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其特点是分子量小,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移,导致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最终引起发热。
病原体产生的是外源性致热原,通常为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5.术后5-6天发热的常见原因是?
感染
术后发热的原因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如输血反应、过敏反应、广泛组织损伤等原因引起的发热,一般出现较早,平均在术后1.4日。
感染性发热更多见,但出现晚,平均在术后的2.7日。所以术后3-6天发热的常见原因是感染。
6.意识障碍伴发热有哪两种情况?
①先发热后有意识障碍:多见于重症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败血症指的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属于重症感染。
②先有意识障碍后发热:多见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此处注意与“脑血栓形成”鉴别,脑血栓形成多导致意识障碍,但不伴发热。
作 者 / 辛驲羽 来 源 / 华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