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抽筋有先兆,家长学会处理不用慌

文 / 医依不舍
2019-03-28 10:52

热性惊厥,俗称“抽风”、“惊风”,也即是平时老百姓常说的“抽筋”,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热性惊厥,以前叫做高热惊厥,高热是指体温>39.0℃,但临床上部分宝宝发生惊厥时体温只有38度多,体温未达39℃,如果叫高热惊厥,有所不妥,所以逐步废除高热惊厥这一称谓,目前统一改叫“热性惊厥”。因为不是高热也可能引起惊厥,所以国际上诊断热性惊厥并没有发热程度的要求。

热性惊厥儿童患病率为2%~5%。热性惊厥一般发生在生后3个月~5岁之间。有的家长会问:“一般多大就不会发生热性惊厥了?”中国与国外的情况有所不同,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国家医学规划教材《儿科学(第9版)》第376页“热性惊厥”章节里是这样描述的:“终止年龄国外绝大多数为6岁,我国及东亚地区患儿热性惊厥终止年龄偏大,可到7~8岁”。

很多家长碰到热性惊厥,往往都非常慌张,一时束手无策,另一方面,家长也担心抽筋会不会把孩子“抽傻”了。因此,尽量减少或避免热性惊厥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简而言之即是:防患于未然。预防小儿热性惊厥的发生比等出现惊厥后再去处理更有现实意义。那么,如何快速识别小儿热性惊厥先兆,在出现惊厥前,及时认识惊厥先兆,把惊厥“扼杀”在“萌芽阶段”,“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如见到下列任何一个现象,均需警惕可能即将发生惊厥(“抽筋”):

1、精神紧张、神情惊恐;

2、时有惊跳或极度烦躁;

3、四肢肌张力突然增加;

4、呼吸突然急促或呼吸不规律;

5、面色突然改变或面色苍白。

万一出现以上热性惊厥先兆,宝爸宝妈们该如何处理呢?

一、勤测体温,及时服药。如果体温<38.5℃,一般使用物理降温,但要勤测体温,倘若体温持续上升,≥38.5℃,就要及时服用退烧药。特别是以前曾有热性惊厥病史的,发烧到38.0℃就建议口服退烧药或用退热栓塞肛进行退烧处理了。

二、适当增减衣物,以利于散热。此时,不建议用冰敷的方法来退烧,可能加速惊厥的发生。

三、及时就医。为安全起见,建议到附近社区诊所或医院就诊。特别是有热性惊厥病史的宝宝,此时更应及早到医院就诊,让儿科医生对宝宝的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并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