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病进入春季高发期!要传染,学校易群发,家长请注意!

文 / 红星新闻
2019-03-22 13:41

3月气温多变,季节交替

家长们注意,

很多病毒找上门来,已有省份停课

据武汉晚报3月13日报道

湖北武汉一个爸爸的家长群

↓↓↓

据了解,这次停课是因为这种流行病又到了高发期!千遍提醒万次注意还是有很多小朋友“中招”!它就是令很多家长害怕的——腮腺炎

腮腺炎

福建方面的情况,据了解,近期福州各大医院陆续收治了多名患腮腺炎的儿童。从往年同期情况来看今年患腮腺炎的小患者明显较多。

与此同时,根据厦门疾控部门发布的3月健康预报显示:

流行性腮腺炎位列其中,属于发病风险较高等级。

到底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流腮”, 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当发生病毒感染时,会引发炎症反应,并导致脸部发生明显的肿胀变形。

主要发生于儿童与青少年,在学校、幼儿园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易发生爆发、流行。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病人是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可以是直接吸入,或是患者公用器具和餐饮工具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除了脸肿,腮腺炎还有哪些症状?

流行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根部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下向后弥漫性肿胀,并有明显的压痛。在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

腮腺炎患者除了腮腺部位肿痛外,大部分患者还有发热症状,体温在38℃左右,间断性。如果没有并发症,一周左右可自愈。

尽管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病变在腮腺,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感染,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腺体、器官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炎症和肿胀)。

图据视觉中国 图文无关

某些并发症可因无腮腺的肿大而误诊,只能以血清血检测确诊。常见并发症包括神经系统并发症、生殖系统并发症以及胰腺炎、肾炎等。

流行性腮腺炎虽是常见病,但如果没有及时就医,后果可能很严重!↓↓↓

今年1月家住湖北武汉东西湖的6岁男孩鹏鹏(化名)左侧耳垂下方脸上长了个小鼓包,体温达到39℃,还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鹏鹏奶奶感觉他的症状像“痄腮”(流行性腮腺炎的俗称),认为过几天就能好转,便只带着鹏鹏在附近的诊所进行了简单诊治。

10天过后,鹏鹏“痄腮”好转,但鹏鹏妈妈发现,她好几次叫鹏鹏他都听不见,而且看电视的声音也被他调得特别大。

去医院就诊后发现鹏鹏左耳中度耳聋。医生表示鹏鹏听力受损,正是因为病毒侵袭了听觉神经。

此前还有过报道,30岁的汉口男子小超和妻子结婚一年多,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妻子却一直没怀孕。经详细检查,原来也是“腮腺炎”惹的祸。

春季万物复苏,病毒和细菌也在快速繁殖和传播,导致春天成为了各种流行性疾病高发的时节,而流行性腮腺炎就是其中之一。

国家卫健委近期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中,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数高达两万余例(每月),仅次于手足口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且有进一步上升趋势。

得了流行性腮腺炎怎么办?

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约2周时间内具有高度传染性。

家长或老师发现孩子有双侧或一侧耳垂下肿大、疼痛、发热、咽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督促其去医院就诊,不可让其带病上课,不可隐瞒病情,以免耽误病情和传染给他人。

图据视觉中国 图文无关

在发病期间,患儿必须隔离治疗,多饮水、适度户外晒晒太阳、居室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生活用品等要采取暴晒等方式进行消毒。

合理安排饮食,急性期不要吃酸、辣、甜味及干硬食品,以免刺激唾液分泌增多加重肿痛,症状好转后可吃一些促进唾液分泌的食物以促进腮腺功能恢复。

每天用温盐水漱口、认真刷牙,保持口腔卫生,防止继发细菌感染。患儿痊愈后方可再次上学。

若在发病期间未出现并发症,则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在大约2周内逐渐恢复健康。

如何预防?

1、接种疫苗

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疫苗;对易感人群采用“腮腺炎苗”或“麻腮风三联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腮腺炎疫苗一般建议接种两剂,接种第1剂疫苗1年后,15%的儿童抗体消失,接种第2剂疫苗后,95%可以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宝宝18月龄时接种1剂国家免疫规划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在4-6岁时再自愿、自费接种1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两剂次接种间隔≥12个月。建议所有适龄儿童都应该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健康保护才会持久!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

饭前便后、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注意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

3、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没有患过流行性腮腺炎的孩子,在流行季节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场所,避免与腮腺炎患儿接触。一旦接触了患者,应该检疫21天,此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发热、腮腺肿大及疼痛等症状。

春季气温交替,天气变化多端

除了流行性腮腺炎

还有另一种病当下发病风险高!

诺如病毒

近日,广州卫健委的微信公众发文提示大家注意诺如病毒:在这个湿冷的春天,各种致病菌生长、繁殖加快,潮湿天气持续,早晚温差较大,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而幼儿年龄较小,很容易被传染。

央视新闻客户端3月17日消息:据福州市仓山区委宣传部消息,3月15日傍晚至17日中午12点,福建工业学校有31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现象,经福州空军医院和省立医院金山分院等医院治疗后病情均已得到控制,无住院病例。

福州市仓山区疾控中心采集部分发病学生样本检测初步判断为诺如病毒感染,具体情况须由福州市疾控中心进一步检测判定。

诺如病毒感染主要症状有哪些?

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

诺如病毒胃肠炎一般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成人和儿童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症状有所区别,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诺如病毒胃肠炎一般为急性起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2-3天即可康复。但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诺如病毒胃肠炎可导致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

哪些途径易感染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诺如病毒胃肠炎患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处置不当很容易造成感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摄入患者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者摄入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都可能感染诺如病毒。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目前,针对诺如病毒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和疫苗,其预防控制主要采用非药物性预防措施。

常见的感染来源是食用了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如海鲜,尤其是牡蛎、蛤等贝类动物中发生富集现象,如果生吃或进食加热不彻底的虾、蟹、牡蛎、贝类等海鲜,感染诺如病毒的风险较高。

如何防控?

1、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应按照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洗手(按标准程序)。

当进行下列操作后请洗手:使用洗手间,换尿片,照顾病人,接触动物或清理动物粪便,处理未熟的食物,揩鼻涕、咳嗽或打喷嚏,处理垃圾,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设施等。

当进行下列操作前请洗手:准备或分发食物,进餐,照顾病人等。

2、如果家人感染诺如病毒,患病家人应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尤其不要去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婴幼儿。


3、认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正确烹饪食物,尤其是食用贝类海鲜等高风险感染诺如病毒的食品应保证彻底煮熟。


4、诺如病毒胃肠炎病人患病期间最好居家主动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又2天(因为症状完全消失后患者还有少量排毒),避免传染给其他人,尤其是从事服务行业人员和集体机构人员,如厨师、护工、学校和幼儿园教师。


5、发生诺如病毒胃肠炎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做好全面消毒工作,重点对被患者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毒,最常用的是含氯消毒剂。

另外

还需要提醒家长们

现在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

一些春季流行病让人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