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药浴,让宝宝和痱子湿疹说再见!

文 / 武义妇保院
2018-07-26 21:00

近期,武义县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患者夏季病明显增多,例如夏季热、夏季腹泻、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痱子、湿疹、虫咬性皮炎等,为什么宝宝容易出现这些疾病呢?

祖国医学中明确指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五脏六腑功能皆属不足,结合夏季暑气重,并且暑易伤津、耗气、夹湿等特点,因此暑热伤津耗气之时易发生感冒、反复扁桃体感染等;而夹湿致病时则易出现湿疹、痱子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气候密切相关,那么在治疗此类季节病的过程中是否有更加绿色、更易被宝宝及家长们接受的方法呢?

答案是明确的,针对夏季常见季节病——

小儿药浴能有效防治!

小儿药浴是指宝宝浸泡于中药洗澡水之中。属于体表给药,它经皮肤、粘膜、汗腺吸收后,经经络系统的调节或神经传递起到纠正脏腑功能紊乱。治疗中无任何痛苦,尤其适合小儿,避免了药物对儿童的口腔黏膜和消化道的刺激,避免了药物直接进入体循环对肝脏、肾脏等器官产生毒害作用。

小儿药浴的好处

对痱子湿疹效果显著

药浴当中的中草药成分具有清热止痒、抑菌杀菌等作用,对痱子、湿疹等有显著疗效同时还能滋润皮肤,使小儿长大后皮肤细腻。

小儿药浴借助水的特性将相关的药物溶于水中,采用温热法(即选择一定的温度)使药物透过皮肤、穴位等直接进入经络、血脉,分布全身,通过物理效应与药理效应发挥治疗作用,在轻松的泡澡中就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

能降低新生儿黄疸

中医称新生儿黄疸为“胎黄”或“胎疸”,认为多由湿热之邪所致或小儿脾气虚弱,郁久成疸,或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胆汁不循常道运行而外溢所致。

药浴法遵循了中医学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其皮毛、肌肉等体表组织内连脏腑。《黄帝内经》有“肺主皮毛、脾主肌肉”之论,而五官九窍经十二经脉与内脏息息相通。因此,在体表给药,经皮肤、粘膜、汗腺吸收后,通过不同方药之气味,经经络血脉系统的调节或神经系统信息传递起到纠正脏腑功能紊乱、治疗疾病的作用。

能提高小儿免疫力

小儿药浴后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强机体的活力和抗病力。小儿药浴本着利用中药作用于婴幼儿全身肌表、经吸收、循行经络血脉、内达脏腑、协调脏腑、由表及里,调整阴阳、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功效,使婴幼儿肾气充、脾气实、肺气强、茁壮成长。

专家提示:小儿药浴注意事项

药液温度要掌握好,太热易烫伤,太冷易感冒。

›药浴室温应调节至25~28℃。药浴后,迅速擦干患儿,并包裹好,穿好衣服,注意保暖。对于较严重的病例,中药温浴可增至一日2次,每次15分钟。

禁忌症:可疑急性腹症者、大范围感染性疾病症和化浓破溃、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者、急性传染病、疾病、心脏病、危重外科疾病、小儿多动不能配合者。

咨询电话:0579-87670816

地址:武义县妇幼保健院门诊大厅一楼游泳抚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