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不需要用药就能治好的儿童皮肤病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组常见的儿童皮肤行为症:舌舔皮炎、拔毛癖和咬甲癖。他们都不属于原发性皮肤病,而是由于行为习惯导致的皮肤损害。所以,只要去发现和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消除不良行为习惯,就可以不药而愈。
舌舔皮炎
门诊经常能遇到这样的孩子,口周长一圈边界清楚的红斑,还可出现丘疹、皲裂、脱屑等。问一句:“孩子经常舔口周的皮肤吗?”回答往往是:“就是!医生你怎么知道?!”
经常舔口周的皮肤会破坏局部的皮肤屏障,让局部皮肤变得干燥,并继发炎症。出现皮疹之后可能有干燥紧绷或痒痛不适,孩子更愿意去舔,如此恶性循环,皮疹迁延不愈。
一旦明确这样的皮疹是“舔出来的”,而非什么奇怪的皮肤病,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拔毛癖
小小年纪就脱发,家长肯定很紧张。
一个有经验的皮肤科医生,不会放过下面这些线索:
脱发区皮肤有明显出血点
不完全性脱发
残留毛发长短不一
让家长注意观察,不难发现孩子有拔头发的动作,往往是在写作业或其他时候的无意识动作。
拔毛癖可见于学龄前、青春前期、成人期,精神压力是拔毛癖重要诱因,有些属于强迫症行为。
治疗方法:缓解精神压力,消除拔毛行为。
咬甲癖
大约有30%的7-10岁儿童和45%的青少年有咬指甲的习惯。如果这种行为过于严重,会造成手指皮肤和指甲的损坏,继发各种真菌细菌感染。有的孩子甲床被破坏,指甲变形,终身不能恢复。尽管大多数并不需要太刻意纠正,过了那段时间自然就不咬了。可是在少数孩子,这种习惯也可能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固着到成年以后。
门诊经常能遇到因为双手指尖脱屑、甲刺和皮肤破损来就诊的孩子。稍有经验的医生会注意到锯齿状的甲缘,这是被啃咬的痕迹。皮肤破损的指尖对疼痛非常敏感,经常能看到新旧伤痕并存。如果问一句,平时咬手吗?答案通常是肯定的。有些孩子甚至从来不需要剪指甲,因为都是被咬掉的。
治疗方法:缓解精神压力,消除拔毛行为。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钟医生曾记录过自己帮助儿子改掉咬指甲习惯的故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小麦今年11岁,早已不再咬指甲了。
做负责任的医学科普
讲述有温度的医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