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出现这5个征兆时,要高度怀疑糖尿病!

文 / 好糖友俱乐部
2018-05-29 12:25

最新研究显示,过去20年间,1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增加近4倍,且新诊断的成年1型糖尿病发病人数也不可小觑。1型糖尿病多发于儿童青少年,但亦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

数据显示, 1型糖尿病偏爱15岁以下儿童

研究显示,中国全年龄段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1.01/10万人,其中0~14岁儿童发病率为1.93/10万,15~29岁人群发病率为1.28/10万,30岁及以上人群发病率为0.69/10万。中国每年有1.3万例新发1型糖尿病,其中超过9000例在15岁以上的人群中。大部分新发1型糖尿病是在成年时期诊断出来的。

但遗憾的是,由于起病隐匿,2型糖尿病往往很难早期察觉,只能做血糖筛查才能确诊;而1型糖尿病起病很急,将近1/3的患儿出现酮症酸中毒昏迷时才第一次到医院就诊。世界健康基金会的糖尿病项目在各地调查后发现,某些基层医院对儿童糖尿病认识不足,有的患儿在呼吸道感染后发生了酮症酸中毒,医生往往考虑不到血糖问题,直接开上葡萄糖溶液给孩子点滴,结果火上浇油,越治越重。

1型糖尿病的征兆

其实任何一种疾病出现明显症状前都是有征兆的。当孩子出现以下征兆时,要高度怀疑糖尿病。

1. 皮肤皱褶部位皮肤变黑变厚。多数糖尿病患儿有黑棘皮体征,即颈后、腋下、胭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部位皮肤又黑又厚,这是高胰岛素刺激的结果,反映身体内有胰岛素抵抗,家长应带孩子及时就医。

2.疲乏无力、易感染。孩子本来处于精力较为旺盛的生长发育期,应该多动,但突然在一段时间内老喜欢待在家里,不喜欢户外活动,精神较为萎靡,就有可能是糖尿病前兆。孩子一些伤口反复出现感染情况,久不愈合。而Ⅰ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之一就是病毒感染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

3.出现频繁腹痛和呕吐现象。这种情况很容易被误诊为肠胃疾病而加重病情,家长要对孩子平时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有足够掌握,以便提供给医生足够的诊断信息。

4.突然消瘦、饭量大增。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体重应该连续稳定上升,但突然出现体重下降情况,家长要警惕。这个特点很容易被忽略,家长多认为是孩子生长发育中的正常情况,但应注意是否出现其他糖尿病征兆。另外,食量大增,饥饿感增强,以前不吃的东西也拿来充饥,也要提高警惕,到医院就诊。

5.出现频繁口渴现象,甚至夜间多次起床喝水。孩子在一段时期内出现小便频繁现象,多年不尿床的孩子多次出现尿床现象,家长应该带孩子进行糖尿病检查。

家长如何帮助儿童预防糖尿病?

多懂一点。家长应对糖尿病的知识、危害和防治措施多懂一点,发现孩子有极度口渴、多食和消瘦现象时,应立即带孩子就诊。

少吃一点。引导孩子少吃一点高糖分或者高脂肪食物,如洋快餐及碳酸饮料,适量增加高蛋白和高纤维素食品。

多动一点。家长应经常带孩子到户外进行锻炼,控制体重。

少压一点。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尽量为孩子营造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拥有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这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有积极作用。

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1.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治疗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儿童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治疗和运动)都是基础治疗。饮食治疗对于儿童来说比较困难,因为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需要家长配合。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从儿童阶段就培养出的良好生活方式,会使其终身受益。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又是好动的年龄段,应保证足够的营养素和能量供给。每日总能量可按下面的公式计算:总能量=1 000千卡 +(年龄-1)×100千卡。其中,蛋白质占总能量的20%左右,脂肪占总能量的30%左右,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左右。除上述三大营养物质外,还需保证足量的维生素、矿物质摄入量。此外,应让儿童养成均衡饮食、定时进餐的习惯,因为偏食和不定时的进餐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2.类型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有异

儿童1型糖尿病需要胰岛素治疗。儿童2型糖尿病在饮食和运动治疗不达标的情况下也要给予药物治疗。由于儿童特殊类型糖尿病差异很大,应由内分泌专科医师根据具体情况拟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血糖监测不可少

对于采取胰岛素治疗的患儿,血糖监测和预防低血糖特别重要。应教育儿童掌握必要的低血糖知识,对低血糖风险大的儿童要降低治疗目标,适当放宽血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