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家庭预防和校园防控同等重要
手足
口病
家庭预防和校园防控
同等重要
从秋到冬,从春到夏,你们击败了诺如,击败了流感,击败了猩红热~~是否意味着放松,NO!手足口病又来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疾控君
你们还记得手足口病吗?小朋友夏季最常见的传染病。
01
临床症状(普通)
★ 急性起病,发热;
★ 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
★ 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
★ 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 无皮疹或仅咽峡部出现疱疹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给临床医生划重点)。
轻症不可忽视,重症可致死亡!
02
临床症状(重症)
手足口病(重症)
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幼童年龄小者(尤其是3岁以下)
出现疹子5天内
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时
应紧急就医
活动力减低
嗜睡
持续呕吐
呼吸急促 /心跳加快
肌跃型抽搐
肢体无力
这时候,可能并发
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
可致死亡
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近期,家长们问起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我已在朋友圈回复。
03
流行病学特征
宝安疾控君
刚刚来自手机客户端
近期,家长们问起手足口病,现予以回复,以帮助家长了解手足口病。
病原体:20多种(型)人肠道病毒引起,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传染源:手足口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病毒可通过消化道(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如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发生时间: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
潜伏期:2-10天,平均3-5天
隔离期限:所有疱疹变干方可,一般为2周
刚刚
宝安区各学校及家长:知道啦!
EV71型手足口病是有疫苗的!
04
关于疫苗
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
目前唯一可用于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建议≥6月龄的易感儿童接种。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二类疫苗”,有意愿接种者按“知情、自愿、自费”原则到辖区的预防接种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接种。
家长们,你们知道怎么做吗?
04
预防措施(家长篇)
1、勤洗手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特别注意提醒儿童饭前、便后、接触患儿后、接触公共物品如玩具、书本等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2、勤消毒
宝宝使用的餐具、奶瓶、奶嘴等要清洗干净,煮沸消毒;对宝宝经常玩的玩具也要进行消毒,可以选用0.3%的84消毒液进行擦拭、浸泡。
3、勿食生
EV71病毒对胃酸不敏感,所以家长一定注意,不能给宝宝喝生水,不给宝宝吃生冷食物。
4、勤通风
家里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这是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撒手锏”。
5、少扎堆
流行期间,尽量避免接触患儿,尽量避免带宝宝到市场、车站、游乐场等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6、早就医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并遵医嘱采取居家或住院方式进行治疗。患病过程尽量少带孩子去游乐场等场所,以免传染给其他健康小朋友。就医过程尽量将托幼机构、班级等信息告诉医生,以保证相关单位能够及时发现聚集性疫情。
7、防并发
居家患儿,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如发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相关症状时,应立即送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托幼机构,你们知道怎么做吗?
05
预防措施(托幼机构篇)
1、监督每个小宝宝搞好个人卫生。老师们要监督每个小宝宝饭前便后去洗手,经常帮他们晒被子,提醒家长及时换洗床单被褥。
2、保证宝宝的饮食安全。幼儿园的每一餐都要保证干净卫生,把好食物这道关,不要让宝宝接触到不干净或者是被污染的食品。
3、加强晨午检。每天早上对刚来到幼儿园的小朋友进行检查,看看他们的手上嘴巴里有没有长类似米粒的疱疹,再摸摸小脑袋有没有发热(也可以用电子温度计),最后和妈妈聊一聊孩子在加家里有没有什么反常状况。
4、经常对幼儿园内的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还有门把手、餐桌边缘等这些宝宝经常会接触的地方。
5、定期组织人员搞室内卫生,喷洒消毒水,尤其是厕所要重点作业。清理时要穿带好防护服,以免在工作中不甚被感染。
6、一旦老师发现了疑似病例,要立即将该宝宝隔离,并迅速与家长联系,送往医院,以免发生爆发性的感染,以免波及其他健康的小朋友。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并配合疾控机构的调查和防控工作。
又是一年夏季,又是手足口病高峰期,防控手足口病,还要靠我们一起努力!
(毛赛彩-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防科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