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宝宝成长记】第1个月:挑战不断 淡定不了的妈

文 / 儿童健康俱乐部
2018-05-16 00:19

档案:

女宝:小汤圆 2014年1月18日(孕40周零三天)顺产出生,体重3050克,身长50厘米。生下时,啼哭洪亮有力,产房外听得清清楚楚,看来是个“大嗓门”姑娘。

妈妈:汤盈颖 33岁,孕前体重48公斤,临产前体重60.5公斤。整个产程非常顺利,从人工破水到宝宝出生,仅用了6小时。

新手妈妈独白

月子里,汤圆宝宝就遇到了湿疹、红屁屁、哭闹不止等新生儿常见问题,迎接新生命的喜悦很快就被这些接踵而至的烦恼所取代,让我这个新手妈妈着实有些手忙脚乱,招架不住。于是,赶忙翻书、搜度娘、讨教朋友、咨询医生,各种招数其上阵,效果逐步显现,起初的焦虑也得以缓解,让我明白了:没有完美宝宝,当妈要有一颗淡定的心。

经历母乳喂养第一关

刚生完,助产士就把宝宝抱来吮吸第一口奶,并夸我出奶快,叮嘱说一定要让宝宝多吸。于是我谨遵医嘱,按需勤喂,可由于我有一边的乳头太短,汤圆经常会含不住或是含住一点点,没多久这个乳头就被吸破了。之后汤圆每次吮吸都让我觉得钻心地痛,无奈之下我只能硬忍着。然而更让人沮丧的是,我的奶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充足,在医院里,每次喂完不出一刻钟,汤圆就又开始哭闹了,于是只得接着喂,这样来回几次折腾得我精疲力竭。后来我用吸奶器吸了一下,发现只吸出了几滴奶,怪不得汤圆吃不饱。不得已之下晚上我向护士要了20ml配方奶,情况稍有好转,我和汤圆都得到了暂时休息。之后当我再想要点奶时被护士断然拒绝,心理暗自抱怨医院抠门,事后才知道,原来只要宝宝体重下跌不超过出生时的7%是可以继续母乳喂养的,这样有助于降低宝宝今后过敏的几率,可见当时的我是多么无知。出院后,所幸有月嫂帮我及时按摩乳房,牵拉乳头,那个破皮的奶头渐渐愈合并凸出一点了,宝宝开始能够含住乳头,之后奶水也很快充盈起来,这一关才算是顺利过去。

母乳喂养这个关乎宝宝健康成长的问题,几乎让许多新妈妈都倍感焦虑,“抠门”的医院不给汤圆奶粉的做法是正确的。虽然大多数妈妈生完宝宝不会马上有母乳,但只要生后婴儿体重下降没有超过出生体重的7%,就可以坚持母乳而不添加奶粉,宝宝的第一口奶是牛奶,会大大增加今后出现牛奶蛋白过敏反应的几率。哺乳是宝宝、大脑、乳房相互适应的过程。宝宝吸吮的信号传给妈妈的大脑,通过一系列的机制促使乳腺分泌乳汁。

频繁吸吮时大脑接受的信号就是宝宝不够吃了,乳汁才会快速增加。加了奶粉,宝宝对妈妈乳房的有效吸吮减少,大脑接受的信号少,产奶量也就少了,而有的妈妈会误以为母乳不足,于是再增加奶粉,结果母乳越来越少。所以宝宝的嘴、足够的水(水分摄入)是顺利实现母乳喂养的法宝。此外,母乳喂养是信心的挑战,妈妈们要坚信自己能够喂养自己的宝宝!乳头疼痛或破裂最重要的原因是衔乳姿势不正确,婴儿是吸吮乳房而不是乳头,喂奶时需要确保宝宝含住乳晕及以下的大部分,才不会造成乳头破损。如果已经发生乳头破裂,可以在喂完奶涂少许乳汁,含羊毛脂的软膏有助于保护乳头,喂奶时使用乳头保护套也有助于伤口愈合。

湿疹or热疹 傻傻分不清楚

出生后3周,汤圆光滑的小脸上突然冒出了一粒粒的红色小点,仅几天时间就从脸颊蔓延到了额头、耳根甚至是头皮,每次洗完澡尤为严重。但观察下来没有明显脱屑或液体渗出,宝宝似乎也不觉得痒。月嫂告诉我这就是传说中的“湿疹”。于是,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决定 “标本兼治”。一是给宝宝涂一些有缓解作用的婴儿保湿霜,尽量避免环境过热,减少出汗;二是排查我的饮食,看看是不是因为我的母乳引发她过敏,牛奶、鸡蛋、海鲜我统统都忌口。尽管如此,“湿疹”依然没有得到控制,最后只能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不像是湿疹,更像是热疹,但为了缓解症状配了激素药膏。药膏效果很明显,三天后情况大为好转,之后虽然也有反复,但都不太严重了。可我始终没弄明白,这究竟是湿疹还是热疹呢?而且据说湿疹宝宝多数是过敏体质,是不是有这种说法呢?

许多母乳喂养的宝宝脸上会出现热疹,因为脸部与妈妈乳房接触多,受到妈妈汗液刺激产生,一般初期为小红点,然后出现透明小泡,破溃后脱屑。建议妈妈哺乳后用柔软干燥的纱布蘸去面部宝宝面部汗液,室温保持24-26度,穿盖也不宜过多。湿疹是一种长期、慢性和反复发作的皮肤表现,多先出于宝宝脸部、耳部,表面粗糙、基底发红,容易表现出脱屑和渗出。“湿疹宝宝多数是过敏体质”,因为湿疹的原因主要是过敏所致,宝宝年龄越小、湿疹与过敏尤其是食物过敏的关系越大。母乳宝宝过敏,首先应排除宝宝经口摄入的食物或药物如鱼肝油、钙剂等,并且要像汤圆妈一样,饮食中限制鸡蛋、牛奶、带壳海鲜、大豆等,并用排除法寻找可能致敏的物质。过敏是否能够根治呢?关键是确认过敏原并能保持至少6个月完全不接触过敏原。过敏不是先天疾病,而是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因此出生后尽快直接母乳喂养,避免配方奶的干扰,有利于肠道菌群的建立,避免过敏发生。

顽固的红屁屁

整个月子里,汤圆的大便十分频繁,一天大约有五六次,有时连放个屁都会带点出来。因此屁股总是红红的,厉害的时候甚至都破皮了,让人看得十分心疼。于是,我想了好多办法,譬如每天至少换8到9次尿布,更换透气好、吸水性强的尿不湿,每次洗完屁屁用干布擦然后涂上护臀膏,洗完澡用吹风机吹屁屁,天气好的时候在太阳下晒个10来分钟等等。在我的精心护理下,屁屁破皮处很快愈合了,红印也逐渐褪了下去,但是大便一多又会反复,就这样一直折腾到出月子。这顽固的红屁屁啥时候能好呢?

为了保护汤圆的小屁屁,妈妈可是费尽了心思,我们都知道婴儿的皮肤非常柔嫩,臀部皮肤又经常受到尿、便的刺激,如果护理不当(例如过度擦拭局部),皮肤完整性受到破坏,当粪便中的细菌或局部潮湿环境引起霉菌感染,就会引起“尿布疹”让宝宝的小屁屁看起来红红的。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爽是预防的关键。臀部皮肤正常时候,可以薄薄的涂一层护臀霜以隔离或减少尿、便刺激。如果臀部皮肤已经破溃,清洁时不能用湿纸巾而应该用清水,并等皮肤干燥后再穿尿不湿。勤换尿布,用透气、吸水的尿布是可取之处,但暴露皮肤并保持干燥、透气是护理时最重要的,因为干燥有利于创面愈合,并且是最好的杀菌剂。如果出现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我的头型我做主

由于汤圆是顺产出生,因此头型尖尖的特别长。当时关于宝宝头型的问题,听到过各种不同的建议。有的人说小女孩还是扁头好看,应该让她脸朝上平躺着睡;也有人说让宝宝趴着睡,侧着头,这样今后脸可以相对较窄,头的前后径相对长一点。纠结了半天,觉得还是顺其自然比较好,她自己的头型还是自己做主吧!但为了防止宝宝吐奶时呛到气管,我们还是尽量让她左右轮换,侧着头睡,出了月子她的尖头也渐渐没那么明显了。

新生儿一天中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睡觉,与之相伴的头型问题也让很多妈妈纠结。婴儿的颅骨较软,颅骨缝尚未闭合,常以同一体位睡觉,接触床面部位的颅骨反复受压容易变得扁平。什么样的头型好看,不同审美观的妈妈有不同的选择。妈妈让汤圆宝宝自己做主,这种顺其自然的观点值得提倡哦。要注意的是,新生儿容易发生吐奶且宝宝自己还不能转头,喂奶后需要家长让其保持侧位,以防吐奶呛入气管发生危险,不能一味追求某种头型而忽视宝宝的安全。宝宝侧卧的方向可以经常变化,以防睡成偏头。

新手妈妈,最需要的是心理的支持!

宝宝初生后的前几周至几个月,对许多新妈妈来说也许是最艰难的时期:产后虚弱、伤口疼痛、疲劳都已经让新妈妈感到力不从心,而最让她们感到不安和焦虑的,也许就是自己或旁人对奶量不足的担忧和质疑。所以,当哺乳期的妈妈感到焦虑时,家人尤其是新爸爸,应该在了解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的基础上,坚定的支持和鼓励妈妈,同时尽力帮助妻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准备哺乳用的毛巾等用品;为正在哺乳的妈妈端来水或点心,或在身旁陪伴;宝宝不吃奶时,哄睡宝宝、帮宝宝换尿布,完成宝宝吐奶后的处理和清洁等,以便让妈妈能更好的休息与放松。

文/

上海市儿童医院 田园 主管医师

上海市儿童医院 陈津津 主任医师

编辑/寸寸

暗中观察

默默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