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儿童抗菌药物滥用的一种推拿手法
对于全国的孩子来说
一个重要的钟声在深圳敲响了!
不是圣诞节即将来临的钟声
而是向抗生素滥用“宣战”的军号!
《中国儿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行动计划(2017-2020)》发布
一场世界级的医学盛会——第十届世界儿科感染性疾病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
这是大会首次来到中国,吸引了70多个国家1800多人出席,其中国外的儿科专家就有700余人。
在全球儿科专家的注视下,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等8家全国机构联合发布了这项“狙击”儿童抗菌药物滥用的行动计划,力争用5-10年的时间带来明显改善。
儿童是用得最多的群体
滥用会导致孩子“无药可用”
孩子感冒发烧了,买些消炎药或者直接带孩子去打吊瓶。在内地,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老百姓口中的消炎药、抗生素,统称为抗菌药物,是对抗细菌感染的强有力武器。由于儿童疾病以感染性疾病居多,所以儿童也是使用抗菌药物最多的群体。
但很多人不知道,抗菌药物只对细菌有效,对病毒无效。
而对付感冒这类由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很多人都在错误地滥用抗菌药物。医院门诊里常见的“吊瓶森林”就是明显的例子。
这会带来什么后果?
滥用可能给人体带来副作用,比如导致体内微生态和机体免疫稳态失调,并与过敏性疾病发生有关。
而最严重的后果则是令细菌产生耐药性。细菌是一个狡猾的家伙,遇到抗生素后会不断变异,令抗生素“利刀变钝”,不再对它有杀伤力。尤其是一些耐药性超强的“超级细菌”,目前人类根本无药可用。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
“ 到最后,细菌对所有的抗生素都不敏感了,那细菌感染以后,你还有药可用吗?
——亚洲儿科感染性疾病学会前主席、深圳市儿童医院“三名工程”引进专家杨永弘教授”
与国外比较,我国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存在5大问题:
此外,很多孩子家长也“迷信”消炎药,动不动就自己去购买、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比较普遍。
6大行动筑起滥用的防线
针对这些问题,此次发布的《中国儿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行动计划(2017-2020)》提出:争取5-10 年,改善抗菌药物使用状况,遏制细菌耐药的发展。
具体包括6大行动——
①从国家层面实施综合治理策略和措施,在医疗机构及全社会宣传儿童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②建立全国儿童抗菌药物使用及细菌耐药监测网络,并科学地建立抗菌药物管理评价指标及细菌耐药控制评价体系。
③儿童医院基本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机制,由业务院长负责,感染科主任为主,结合细菌学和临床药学专家共同建立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监管小组,控制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遏制耐药菌增长率。
④加强感染科的基本建设,并对全体儿科医务人员完成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业培训。
⑤提高全社会对合理用药的认知度,控制自购药,减少自用药,杜绝无指征用药。
⑥开展细菌(尤其是血液感染分离的细菌和严重感染分离的细菌)耐药相关研究。
世界儿科感染性疾病学会主席Jim Buttery教授高度赞赏中国的“行动计划”:
“ 世界儿科感染性疾病学会也会考虑制定类似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计划,并利用学会的影响力,在全球进行推广。”
除了药物,日常预防未病也是很重要的,小儿推拿是目前育儿教育与儿童健康领域最耀眼的亮点。小儿推拿具有丰富的经络、穴位以及手法,不必打针吃药,没有毒、副作用,也不需要医疗器械,手法简单易用,是自然、物理的儿童保健、最好的疾病预防和恢复方式。效果好、适应范围广,对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具有更好的效果。中康针联将在2018年将会推出张汉臣小儿推拿课程,您可以关注中康学堂微信课程通知
张汉臣派小儿推拿介绍
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以山东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已故老中医张汉臣为代表,具有其自身特色和风格,其推拿学术思想在国内有较强的影响力。
一、学术基础理论
基于儿科疾病的特点,张汉臣参照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认识疾病,然后通过八纲辨别病情的性质,并确定诊断。在诊断时尤其注重望、闻为主。问、切为辅,再配合看指纹等,以及综合其他证候,进行分析辨证。张老治病注重望诊体现在善于观察小儿的体质形态、头面部不同部位的色泽改变、手足活动的状态及指纹的部位、色泽、深浅。如他对小儿脾胃病的诊断,多从唇口、鼻准、鼻翼部的形色变化判断。他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胃相表里,小儿唇色变化,大多反映脾胃疾患。临床上见唇红而吐的是胃热,唇白而吐的是胃虚,唇色正常而吐的多为伤食。唇焦而干的为脾热,亦为食积,焦而红者预后好,焦而黑者预后不良)鼻准属脾、鼻翼属胃,正常时,色宜微黄而有光泽。如见鼻翼色泽俱佳,鼻准部色差,往往小儿乳食正常,而不生肌肉,或有便泻之候)婴儿鼻准色惨黄,并见多汗,准端有粒形白点,鼻翼根处较坚硬,再见面色黄甚,多示小儿患腹泻已久等。
二、推拿手法简介
张汉臣在《小儿推拿学概要》中共详细介绍了基本手法9种。包括推法、拿法、揉法、运法、掐法、按法、点法、分法、合法。其中推法分补,由指尖向指根推、泻,由指根向指尖推,及平补平泻,来回推(又称清法)揉的方向(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左右顺逆旋转揉之为平补平泻)。而在《实用小儿推拿》中增加了捏挤法,此法是有别于其他推拿流派的一个特色手法,此手法刺激较重,可同时兼具捏法与挤法的功能,起到行气活血、解肌发表的作用,常用穴位有天突、新建、大椎、天枢、神阙、曲泽、委中等。如捏挤天突穴可降气、止咳喘及恶心等,又可抑制痉挛性咳嗽。
【课程内容】
1、张汉臣派小儿推拿望诊。
2、望诊的来源与依据。
3、望诊的意义:快速诊断,利于沟通。
4、望诊的依据:百脉汇于面,色脏相应、色证相应。
5、望诊方法:整体望诊(望神、望泽、望色、望形)分部望诊(望额、望鼻、望唇口、望颌、望耳、望目)。
6、望诊的运用:望诊定治则、望诊与术组的结合应用、望诊知预后、望诊知未病、望诊知疗效。
7、望诊的临床结合应用练习《穴位的定位与推拿方法》。
8、穴位的定位,穴位的操作方法。
9、术组,术对的定义。
10、常用术组术对在临床的应用。
11、小儿常见疾病的治疗(感冒、咳嗽、乳蛾、厌食、腹胀、腹痛、泄泻、便秘、遗尿、湿疹)。
12、体质调节与保健。
13、手法练习。
【培训对象】
各医院推拿科、儿科、中医科、理疗科、疼痛科、康复科从事推拿、软组织损伤、脊椎病、理疗、骨伤、康复、针灸、针刀等科室医师、理疗师和各从事针灸技术、推拿、教学、科研机构、从事医疗保健有关人员以及儿童家长等。
增值服务
1、临床带教20天,上午由田常英老师讲解,下午由刘平格老师全程指导,答疑与学员练习手法。
2、参加研修班的学员,可协助在国家正式刊物杂志发表论文。
专家讲师介绍
田常英
张汉臣派小儿推拿泰斗。从事小儿推拿50余年,参加《幼科条辨》、《齐鲁推拿医术》的编写、科教片《齐鲁推拿术》的拍摄; 在张汉臣老先生的众弟子中,田常英教授对本流派的学术继承最为全面。1961年8月分配到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科推拿室,随张汉臣学习推拿,协助进行了"补脾土、逆运内八卦”“三大生理实验”并重复该实验。从事小儿推拿临床50余年,独自发表或参与编纂学术论文、书籍几十篇(部)。 1992年晋升副主任医师。退休后一直从事小儿推拿临床,并呕心沥血数年编纂《实用小儿推拿技法》
刘平格
北京中康针联医学研究院特聘讲师,毕业于河北北方学院中西医结合系,从医26年,康复科主任、小儿推拿师从张汉臣派嫡传弟子第二代传人田常英教授。田常英教授,八十高龄,从事小儿推拿五十六年。继承发扬了张汉臣派小儿推拿,并将推拿术发展到了一个顶峰,是国内公认的小儿推拿泰斗。从师期间,虚心好学,得到老师的真传与厚爱。回单位后,创立小儿推拿室,发展科室新项目,突出小儿推拿特色,患者及保健小儿络绎不绝,授课认真负责,自幼跟父学习中医,毕业后从事康复多年。秉承师训,发扬张汉臣派小儿推拿,造福于后代。
更多新课程详情如下:
本期编辑: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