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儿科|对手足口病说不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6岁以下儿童,患者常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或斑丘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甚至会导致死亡;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和成因,做好幼儿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对每一个宝宝而言,至关重要!
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属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由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71型病毒(简称“EV71病毒”)、埃可病毒等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普通手足口病症状较轻,主要出现发热及手、足、口等部位的斑丘疹或疱疹等特征,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而少数手足口病病例为重症手足口病例,且往往EV71病毒感染最易导致重症手足口病,如在普通手足口病的基础上并发脑炎、并发心肌炎、并发心肺衰竭等。
重症手足口病的表现
合并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或循环系统并发症称为重症手足口病,有部分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可能直接以惊跳(类似被惊吓到的症状)、反复惊厥(即抽搐),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严重患儿以肺出血(咳出粉红色泡沫状的痰)的表现起病。重症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为6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较多见。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患者、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被患者的粪便、唾液、咽部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內仍具传染性。
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属和幼托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彻底洗手、不喝生水,不要让儿童吃生冷的食物,避免接触已确诊的孩子。看护人接触儿童前后要更换尿布,使用后的奶瓶及奶嘴充分清洗后应煮沸消毒,流行季节尽量不带孩子去人群聚集地,居室要经常通风。
专家解读
为预防儿童手足口病,应及时接种手足口病疫苗,该疫苗适用于6月龄至不满6周岁的儿童接种。全程免疫只需接种二剂次,2剂次之间间隔1个月,且不需每年都接种。但对甲醛以及硫酸卡那霉素过敏者、严重慢性疾病、过敏体质者禁止接种。如遇发热、急性疾病期、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应推迟接种。
手足口病疫苗均是由细菌或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外来抗原)经灭活或减去毒性而制成的生物制品。目前在我国上市并广泛使用的手足口病疫苗“EV71”病毒,远远领先于国际水平,这个疫苗在我国开展给易感人群的接种工作对预防重症手足口病和其导致的死亡病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北京玛丽妇婴医院常年为婴幼儿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得到了广大家长朋友的认可。如有需要接种手足口病疫苗的宝宝,欢迎宝爸宝妈拨打010—64216666咨询预约,北京玛丽妇婴医院与您一同伴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