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宫颈良性病变及治疗大盘点
1、子宫颈解剖
①子宫颈下部连接阴道,上部通接子宫体,是长2.5~3CM有腔纤维肌性器官。一半在阴道,打开窥器可见其“面容”;一半在盆腔,通过子宫峡部联通子宫体—统称子宫。
②宫颈组织学:宫颈管是单层柱状上皮,宫颈阴道部覆盖复层鳞状上皮,在鳞状交界区就是移行带区是宫颈病变的高发区域。如果宫颈管的柱状上皮外移出来,就看到是“糜烂样”改变,那也不一定是宫颈病变呀。
③宫颈神经:宫颈痛觉不敏感,所以我们做阴道镜宫颈活检不会感觉到疼痛,也不用麻醉。
2、宫颈常见良性病变总结如下:
①宫颈糜烂
②宫颈腺囊肿
③宫颈肥大
④宫颈息肉
⑤宫颈肌瘤
⑥宫颈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內病变
其中,宫颈糜烂、宫颈腺囊肿、宫颈肥大,仅仅做为描述性“宫颈异常”,不作为诊断术语,主要由医生根据外观上述表现,为您鉴别出是否有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并酌情处理。不要看到上述术语性描述,就恐慌或被过度治疗。
3、医生描述“宫颈糜烂”怎么办?
“宫颈糜烂样改变”是一种表现,可以是生理性改变,也可以是病理性改变。
生理性改变:青春期、生育年龄、妊娠期、口服避孕药等受卵巢激素、阴道酸性环境等因素影响,可以是宫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移,可见糜烂样改变。
病理性改变: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可以有糜烂样改变。
所以,要通过宫颈宫颈筛查(TCT或HPV或阴道镜等)来鉴别。
除外病理性改变,“宫颈糜烂”怎样处理?要不要处理?
①一般不用处理。
②如果有症状,如分泌物增多、接触性出血,可以给予物理治疗:激光、冷冻、微波、超声聚焦等治疗。
注意:治疗前要除外病理性改变即癌前病变和宫颈癌。
4、宫颈腺囊肿要处理吗?
经常做妇科检查和B超会有医生告诉你,有宫颈腺囊肿,也就是那氏囊肿,怎么办?
告诉您:这是宫颈的生理性变化,是不用处理的。只是宫颈上腺体开口被堵塞了,腺体囊肿就形成了。
用处理吗?当然不用处理了。
有时,多个腺体堵塞是宫颈肥大,看到“胖胖”的桶状宫颈,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结合查体、做宫颈筛查、B超、核磁共振等检查,来除外宫颈管内的病变。如果没问题,医生会告诉您,宫颈腺囊肿不用处理。
5、宫颈肥大怎么办?
看看宫颈肥大的原因吧,您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宫颈肥大是由于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导致宫颈腺体及间质增生,或深部宫颈腺囊肿使宫颈肥大起来。
用处理吗?六个字一般不用处理。
6、宫颈息肉要怎么办?
记住:宫颈息肉是要处理的宫颈病变。
如果查体发现了宫颈病变,也是最常见的宫颈良性病变,绝大多数来源于宫颈管,是需要处理的。
鉴别:要有医生帮您鉴别是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医生会通过一系列(超声、核磁共振、HPV等)的检查为您鉴别。
临床表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出血、白带增多、月经增多等,所以,要出现上述症状,要做体检的。
处理:带蒂的息肉蒂在宫颈外口,可以门诊摘除:如果蒂位于宫颈管内,那需要做宫腔镜检查找到根部切除。
切除的息肉,送病理检查确定诊断。
7、长了宫颈肌瘤怎么办?
宫颈肌瘤,由于宫颈周围解剖关系特殊,其前有膀胱,后有直肠,两侧有输尿管和子宫血管,可以出现压迫症状,故要早处理,处理方式有医生个体化处理。
8、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
①对于年龄小于21岁的女性(无论性生活史何时开始)均不建议筛查。
②全子宫切除术后,且之前无CIN2及更高级别病变的女性不进行宫颈癌筛查。
③女性在65岁后可以停止宫颈癌筛查,前提是:55-65岁这10年内连续3次细胞学检查阴性或连续2次联合检查阴性,并且最近的检查要在最后5年内;有高度病变史者,治疗后继续筛查不少于20年。
④30岁~65岁的低危女性,在细胞学检查的基础上联合HPV检查(也称联合检查),如果两项检查均为阴性,可以每5年行一次联合细胞学+HPV联合筛查;每3年一次单独细胞学筛查也可以接受。目前所有的指南不建议21~29岁的女性行联合检查,仅做细胞学筛查。
行全子宫切除术之前患CIN2及更高级别病变的女性在术后20年内仍需要每3年进行一次单独阴道细胞学筛查即可,因为这些女性仍有发生阴道癌的风险。
9、宫颈癌前病变的处理?
①LSIL处理:可以考虑做严密监测下的随诊处理或可物理治疗,必要时Leep诊断性锥切(是针对细胞ASCus_H、HSIL者,可考虑诊断性锥切)。
②HSIL中的CIN2的管理:应综合细胞学检查结果、阴道镜评估的诊断,并结合p16的表达、患者的年龄、对生育的需求及随访的依从性等,选择合理、安全的个体化处理方案。年轻、未生育或妊娠期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性严密随诊监测,除此情况外,应该进行诊断性锥切处理。
③ HSIL中的CIN3的管理:各指南均一致认为除妊娠期外,无论年龄大小及对未来生育的担忧,随访处理都是不合适的,应该做诊断性锥切。
不知您看明白了吗吗?宫颈良性病变的处理也是要规范的,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采取正确的处置方式,千万不要被过度治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