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对女性健康的五大作用

文 / 坤巢新学堂
2021-08-19 09:27

大豆异黄酮是植物雌激素的代表。随着人们对动物性雌激素副作用的加深了解,对大豆异黄酮为代表的的植物雌激素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

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长期食用大豆异黄酮的东方女性到更年期时潮热、盗汗等表现相较西方女性症状较轻。而且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低于西方人群。

大豆异黄酮的化学结构与17β-雌二醇的化学结构相似,可以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类雌激素和调控内源性雌激素的作用,故被称为植物雌激素。其对女性健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雌激素样活性

大豆异黄酮可以与不同组织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类雌激素或拮抗内源性雌激素的作用。

大豆异黄酮被认为是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在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较低时,表现为雌激素样作用;而在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时,表现为抗雌激素作用。

这一双向调节作用对女性太重要了,它可以帮助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平衡,对维护女性健康至关重要。

大量研究表明,绝经后女性每日补充大豆异黄酮3个月以上可以有效减少潮热的发作频率,明显改善绝经期症状。


抗氧化作用

过氧化反应是卵巢等组织器官衰老的重要原因。细胞和动物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作用主要表现为抑制活性氧自由基产生,抑制过氧化氢生成,减少DNA氧化损伤及抑制脂质过氧化。


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

绝经后骨质疏松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而导致骨脆性增多,易于骨折等症状。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样作用可与成骨细胞内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加强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质的产生、分泌和骨矿化过程,从而改善骨质疏松。


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大豆异黄酮在乳腺癌的发病中表现为抗雌激素效应。大豆异黄酮可能通过增加雌激素代谢向抗癌产物2-羟雌酮转化,从而发挥其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作用。

大豆异黄酮也可能通过抗氧化、抑制细胞增殖等抑制癌症的发生发展。


对心血管的影响

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合成与分泌不足,进而导致脂肪和胆固醇代谢失常,使血脂和胆固醇水平升高而导致心血管病发病率增加。

此外,由于氧化应激,自由基损伤,脂质过氧化等在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大豆异黄酮可以通过类雌激素样作用和抗氧化作用而防治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