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观点看:子宫肌瘤;5体质要注意!
30岁的雯雯在公司担任小主管的职位,为了顺利完成工作常熬夜、晚睡,时常笼罩在巨大的压力下。某次就医检查,发现子宫内长了2颗4公分的肌瘤,导致每次月经来时不仅出血量大,经期还会延续长达半个月,长期出血让雯雯贫血,容易头昏、觉得疲累,严重影响工作状态。
子宫肌瘤是女性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20~30岁的女性中,每5个人就有1个人有肌瘤,40~50岁的女性发生率更高,约一半的女性都有肌瘤,可以说是现代妇女的文明病。
多数的子宫肌瘤并不会有明显的症状,有无症状与长的位置有关,与肌瘤大小不完全成正比,」振兴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施柏瑄表示,像雯雯这样经血量过多的状况,多数属于长在黏膜下的肌瘤,容易出现经血量过多、经期延长、经痛、贫血等症状;至于长在肌肉及浆膜下的肌瘤,大多要等到长得比较大颗,压迫邻近器官,才会引发腰酸、排便不顺、频尿等压迫症状。
目前认为,雌激素,或,雌激素+黄体素」的协同作用,是刺激子宫肌瘤增长的主要因素。彰化秀传纪念医院中医部部主任吕友文解释,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和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导致,许多女性怀孕后子宫肌瘤可能会变大,更年期后则会缩小,的确可以说明卵巢所分泌的荷尔蒙是刺激肌瘤增长的原因之一。
但子宫肌瘤的成因复杂,雌激素并不是引起子宫肌瘤的唯一因素,还含可能与种族、遗传、孕产状态、身体代谢机能、饮食、压力、环境贺尔蒙等因素有关。
病理上一开始可能是因为染色体变异、特定的基因突变导致,到了育龄期加上卵巢分泌的贺尔蒙刺激,使肌瘤增大;但有些子宫肌瘤并不受雌激素的影响,可能与每个人的体质、子宫荷尔蒙的受体有关。
肌瘤多因:血瘀:诱发,5种体质要注意
子宫肌瘤的中医病名为,症瘕,症为血病、瘕为气病,嘉品中医诊所中医师叶濡端说明,当体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就容易形成「血瘀」。若子宫血行瘀阻,或是因为痰湿阻滞,长期下来造成,痰瘀互结,就容易在子宫形成肿块。
导致体内「血瘀证」的原因很多,主要好发于下列5种体质的女性。但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爱吃生冷食物又不常运动,身体往往是虚实夹杂多种体质的状况,想知道自己属于哪种体质,建议最好还是请中医师诊断。
体质1:气滞血瘀体质:
肝郁气滞的体质,容易造成血行不畅,产生,气滞血瘀。施柏瑄指出,子宫肌瘤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中,最突出的即为气郁体质。
原因: 肝郁气滞主要和生活压力大、生活作息不佳、常熬夜晚睡及情绪起伏较大有关。
主要症状: 气滞血瘀患者经前症候群明显,经前容易乳房胀痛、心情烦闷易怒、头痛、全身酸痛;月经期间下腹容易闷胀痛,经血带有血块。
日常保健: 中医理论中,情绪与肝气的调畅有关,保持心情愉悦、适当纾压能让肝气调畅,就不容易产生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的肌瘤体质。
子宫肌瘤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中,最突出的即为,气郁体质。主要和生活压力大、常熬夜晚睡及情绪起伏较大有关。
体质2:痰湿体质:
原因: 脾虚阳气不足的人,消化系统跟水分输送代谢系统的功能较差,若再加上喜欢吃冰凉或油腻的食物、缺乏运动,就会雪上加霜让身体累积一些不必要又无法排除的病理产物,中医把它叫做痰、湿、饮。叶濡端表示,体内的痰浊、湿浊会阻碍气血运行,产生,痰、湿、瘀互结」的状况。
吕友文指出,痰湿会阻碍气血的运行而造成瘀,子宫内如果有,瘀,的生理异常,久了就会有「症」的肌瘤病理现象。此外,此外肥胖的人体内水分、废物代谢较正常人差,容易形成痰湿体质,目前研究发现,肥胖与子宫肌瘤关系呈正相关。
主要症状: 痰饮水湿如果聚积在上焦,就会有晨起容易眼睑浮肿、鼻涕倒流、咽喉容易生痰、喉中异物感等症状;如果聚积在中焦,就会有脘腹胀满、舌苔厚腻、腹部皮下脂肪囤积过多等症状;如果聚积在下焦,就会出现循环不良容易下肢水肿、痔疮等症状。
日常保健: 日常保健须注意饮食,避免冰凉及含糖量高的饮料、一些性味偏寒凉的瓜类也不宜多吃,多运动有益于促进代谢、排除身体的水邪。
体质3:虚寒体质:
原因: 中医认为先天遗传、年老、久病虚损或劳役过度导致的肾气不足,是造成虚寒体质的原因。叶濡端表示,虚寒体质者容易出现子宫虚寒、子宫寒凝血瘀,造成「寒凝血瘀」。
主要症状: 常见有腰膝酸软无力、在冷气房或冬天时比别人容易怕冷且手脚易冰冷、吃入的食物消化不完全且容易腹泻、频尿,有些女性容易有白带过多、甚至不易怀孕的状况。
吕友文指出,虚寒体质的人因为阳气(温暖身体)的功能不足,容易有子宫收缩、局部痉孪、血液运行不顺畅,造成瘀血肿块的肌瘤问题。
日常保健: 平日饮食应注意避免冰冷的饮品。可用龙眼肉、生姜、人参、黄耆等煮水当茶喝,或用黑豆泡酒少量饮用,都有补气行血、温暖子宫的效果。
体质4:阴虚体质:
原因: 现在女性常见阴虚体质,中医阴阳理论认为,血与津液都归属在阴的范围,阴虚体质在程度上是指血与津液的不足。
吕友文指出,阴虚体质的人血与津液都不足,血液循环相对缓慢,如果再有诸如压力过大等,造成身体气机不畅的气滞现象时,就会加重阻碍气血的运行,导致「阴虚血瘀」,形成瘀肿的病理结果。
主要症状: 阴虚体质的女性,容易伴随着阳气相对旺盛的上火现象,所以会产生如:心烦失眠、口干舌燥、干咳无痰、形体消瘦、眼睛酸涩、容易抽筋、潮热盗汗等症状。
日常保健: 可以多补充一些甘寒养阴,又不会上火的食物,如花椰菜、甘蓝菜、小白菜、芥蓝菜等十字花科的蔬菜:,或是草莓、覆盆子、蔓越莓、石榴、核桃、枸杞、葡萄等水果。
体质5:气虚体质:
原因: 气虚体质的患者体内气不足,无法顺利推动体内的血液循环,容易形成,气虚血瘀。
主要症状: 平时容易疲累、精神不振,肠胃消化功能较差,抵抗力不佳、说话没力。月经期间容易疲累嗜睡、经量偏多,月经过后则会头晕、头痛。
日常保健: 中医认为脾胃是气血化生之源,气虚体质者应避免寒凉饮食,以免伤气、损伤脾胃。饮食上适合甘平性与温性食物,中药类像是党参、黄耆、茯苓、红枣等都是常见的补气药材。此外,适度规律的运动也有助于提气、补气,促进骨盆的气血循环,对久坐办公室的女性尤为重要。
中医治疗确实能改善子宫肌瘤造成的临床症状,控制得好还有机会让肌瘤不再变大,或是进一步缩小肌瘤。
所幸,医师给予雯雯疏肝理气、活血祛瘀的中药调理,再加上改变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后,经期大量出血的状况逐渐改善,贫血引起的头昏疲倦,以及腰酸的症状也有大幅好转。已经结婚的雯雯,近期正积极准备怀孕。
5公分以下肌瘤,中医有助缩小
医师们都表示,中医治疗确实能改善子宫肌瘤造成的临床症状,控制得好还有机会让肌瘤不再变大,或是进一步缩小肌瘤。
不过,「肌瘤的大小、肌瘤的位置不同,治疗效果也有差异,叶濡端解释,以肌肉层肌瘤来说,中医治疗效果较好,但若是黏膜下的肌瘤,效果会较差。
若肌瘤大小在5公分以下,中医确实有助于缩小肌瘤,但若是超过6~7公分以上,常常直接按压腹腔就摸得到肌瘤,施柏瑄表示,一般建议还是要手术处理。
中药+针灸治疗双管齐下,改善子宫肌瘤
针对不同体质,中医治疗上会有不同的治则,例如气虚体质需补气、气滞体质需理气活血、痰湿体质需祛痰化湿,每个人血瘀程度的不同,还要给予相对应活血化瘀的药,唯有让子宫的气血运行通畅,才有助于减少子宫平滑肌细胞不正常增生的机率。
施柏瑄指出,治疗上常用加味逍遥散、柴胡疏肝等药物,疏肝行气处理气的郁滞;桂枝茯苓丸、少腹逐瘀汤等药物活血化瘀;苍附导痰汤等药物理气化痰。
除了服用中药调整体质外,也可依据患者的状况,搭配针灸加强疗效。虽然在实证医学的证据上,还没有针灸让肌瘤消失的研究,但藉由针灸经络的疏通、穴位的刺激,确实有助于舒畅气血、改善血瘀的状况。
吕友文说明,人体的经络如肾经、脾经、肝经、任脉、冲脉,这些经脉的循行路径及经脉的生理功能,都跟子宫的生理状态有关。
除了临床上常用的子宫穴、八髎穴外,针灸不同穴位其效用也有所不同,叶濡端解释,三阴交、血海穴可活血、太冲穴可理肝气;丰隆穴有助痰湿体质者祛痰化湿;虚寒体质者温灸气海、关元穴,都有助调理体质、改善症状。
出血过多别乱补,最好由医师开处方: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很多属于黏膜下肌瘤的女性,常因为经血量过多,出现贫血的状况。虽然中医补血的处方很多,如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圣愈汤等,但医师们提醒,这些看似食疗的汤方,其实都属于药材,不同的体质状况,适合的补血药有所不同,需要中医师依体质开立适合的药方,最好不要自行进补,以免补错。
叶濡端叮咛,已经有子宫肌瘤的妇女,务必要针对体质对症调理。子宫肌瘤的患者,若未从根本改变身体的状况,当饮食不当或生活作息不正常,可能会加快肌瘤增长的速度;许多女性甚至以为切除肌瘤后就一劳永逸,但生活、饮食习惯未调整,形成肌瘤的体质未改变,肌瘤很容易再度复发。
医师们提醒,现代女性很多都久坐、运动量过少,其实适当的运动有助帮助骨盆腔的循环,且规律的运动也能帮助控制体重,对因肥胖导致肌瘤的民众也能有所帮助。此外,平时也要注意情绪调解、释放压力、睡眠充足,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