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怀孕承受的那些辛酸史!

文 /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mp
2017-07-04 20:01

十月怀胎,太不容易了!

作者 | 陈晓琳

来源丨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俗话说“十月怀胎,一日分娩”。怀孕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如同“瓜熟蒂落”般。

随着一个小生命的到来,母亲的身体不再只属于她一个人,她的身体每个部位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所承受的压力和风险也随着增大!是啊,女人每一次生孩子,就像是从鬼门关走一回。而生命传承之所以伟大,也正是因为母亲用自己的生命做赌注,换来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天伦之乐。今天,趁着母亲节的到来,我们来聊聊母亲怀孕所要承受的那些辛酸史。

准妈妈的身体变化

1、早孕反应

在停经6周左右出现畏寒、头晕、流涎、乏力、嗜睡、缺乏食欲、喜食酸物、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症状。多在停经12周左右自行消失。但是少数准妈妈的孕吐特别严重,甚至发展成妊娠剧吐,出现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极大。

2、孕期尿频

孕早期前倾增大的子宫在盆腔内压迫膀胱,可出现尿频。当子宫增大超过盆腔后,尿频症状自然消失。妊娠晚期,胎头入盆后,膀胱受压,膀胱、尿道压力增加,可出现尿频及尿失禁。所以不少准妈妈总是感觉到有排不净尿的感觉,出去逛街游玩总是不停地找公共厕所。而工作也总是徘徊在座位和洗手间之间,来去匆匆。在这一阶段,准妈妈必须尴尬地面对出门找不到厕所、无法忍受长时间排队、美好的睡眠被尿意打断、寒冬从温暖的被窝里不情愿地起床去厕所甚至是尿失禁等等困扰。更有甚者,某些疾病如“尿路感染”、“膀胱炎症”等可能“乘虚而入”。

3、乳房变化

妊娠期间胎盘分娩大量雌激素刺激乳腺腺管发育,分泌大量孕激素刺激乳腺腺泡发育。准妈妈会自觉乳房胀痛,乳房体积逐渐增大,有明显的静脉显露,乳头增大,乳头乳晕着色加深。受孕激素的影响,乳房在怀孕4-6周后开始增大并变得敏感,其总重量大约能增加到800g,重量的增加和孕激素的双重作用,使乳房的韧带和纤维组织被拉长,因此乳房有下垂趋势。特别是产后哺乳的母亲,乳房下垂风险更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那些爱美的准妈妈来说,这该是多么大的打击啊!

4、腰酸

不少准妈妈常常会感到腰骶部及肢体疼痛不适,这可能与由胎盘分娩的松弛素使骨盆韧带及椎骨间的关节、韧带松弛有关。部分准妈妈耻骨联合松弛、分离导致明显疼痛、活动受限,一般而言这些症状产后往往会消失。妊娠晚期孕妇重心向前移,为保持身体平衡,孕妇头部与肩部应向后仰,腰部向前挺,形成典型的孕妇姿势。由于身体对这种变化还不习惯,所以准妈妈很容易出现倾倒,腰部和背部也由于对身体的这种变化不习惯而特别容易疲劳。

5、皮肤变化

1)容易出现色素沉着:妊娠期促黑素细胞刺激素的分泌增多,加之大量的雌孕激素有黑色素细胞刺激效应,使黑色素增加,导致孕妇乳头、乳晕、腹白线、外阴等处出现色素。

2)妊娠黄褐斑:色素沉着于颧颊部并累积眶周、前额、上唇和鼻部,边缘较明显,呈蝶形褐色斑。于产后可行消退。

3)妊娠纹:妊娠期间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增多,该激素分解弹力纤维蛋白,使弹力纤维变性,加之子宫增大使孕妇腹壁皮肤张力增大,皮肤的弹力纤维断裂,呈多量紫色或淡红色不规律平行略凹陷的条纹。

有些爱美的准妈妈饱受妊娠纹的困扰,本来因为宝宝的到来,生活变得更加圆满,但是想到自己还没能好好穿过比基尼晒过马甲线,幸福之余不免多了几分心酸。

6、睡姿改变

准妈妈体位影响血压,妊娠晚期仰卧位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减少使血压下降,形成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会出现头晕、恶心、胸闷,甚至出现冷汗、打哈欠等症状。这不仅对准妈妈本身不利,如发生体位性休克、难产,而且对胎儿也极为危险,可能造成胎儿缺血缺氧甚至死胎、死产、生后重度窒息等。所以不少准妈妈在妊娠晚期多是采取侧卧位休息。

7、孕期水肿

不少准妈妈到孕后期的脚腿就开始浮肿,原来的鞋穿不上了,裤子也觉得比之前的紧了。甚至有人描述“腿肿得像大象腿,脚肿得像熊掌”,然而,这绝对不是夸张之辞。

孕期水肿是由以下几方面引起的:

(1) 激素水平:怀孕后胎盘分泌大量的雌激素。雌激素的靶细胞除了存在于生殖系统外,还存在于骨骼、心血管系统等众多组织和器官中,功能非常多,其中一项就是促使身体中的水钠潴留。

(2) 血液回流受阻:随着腹中宝宝的发育,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盆腔及下肢静脉血回流障碍,影响血液回流,容易造成浮肿,可有下肢静脉曲张,产后多自行消失。

(3) 贫血:为了满足宝宝的营养供给,孕期准妈妈的血容量比非孕期增加40%左右,但红细胞胞和血浆蛋白没增加,相当于血液被稀释了,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液中转移到组织间隙,进而引起水肿。

(4) 疾病影响:孕期突发的疾病也可能造成水肿,如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肾病等,同样会危机到母体和胎儿的健康。

8、痔疮

孕激素使平滑肌张力降低、肌肉松弛。肠蠕动减弱,粪便在大肠停留的时间延长出现便秘,加之直肠静脉压增高,准妈妈容易发生痔疮或使原来痔疮加重。

9、便秘

有些准妈妈会受到便秘的困难,随着孕期推移,便秘会越来越严重。若几天没有大便,甚至1-2周都未能排便,准妈妈会感到腹痛、腹胀等各种不适。

造成孕期便秘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孕期孕激素分泌增加,使胃肠道平滑肌松弛,蠕动减缓,食糜停留时间长,导致大肠对水分吸收增加,粪便变硬而出现排便不畅。

(2) 运动量减少:因为怀孕而减少运动,或由于先兆流产等原因不得不卧床休息。

(3) 不断增大的子宫压迫直肠,造成胃肠的蠕动频率减弱,而且排便需要腹肌的力量协助,在腹部增大后腹肌的力量却在逐渐减弱,所以造成了排便困难。

(4) 痔疮患者到了孕期容易使病情加重,更增加了便秘的风险。

10、孕傻

俗话说“一孕傻三年”,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在荷兰神经学家Elseline Hoekzema 在Nature Neuroscience 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怀孕后大脑结构发生变化的文章。这篇论文说道,初次怀孕可使大脑特定部位的灰质对称性减少,且白质不受影响,同时与记忆相关的海马也发生了萎缩。但这篇论文并不能表明灰质体积萎缩会导致孕妇智商和记忆力的降低。可以说,“一孕傻三年”在循证医学上并没有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

但是不得不说,所谓的孕傻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准妈妈在怀孕之后与外面世界接触少了,比如减少外出旅游、逛街、工作等能接触新鲜事物长知识的机会,再加上怀胎十月及坐月子,不少准妈妈或新妈妈在所有的心思都投放在宝宝身上,每天严重睡眠不足,操心宝宝的一切事物,劳心劳力,导致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精力不足,思考能力匮乏,就形成了所谓的“孕傻”。

准妈妈的心理变化

对于大多数女人来说,怀孕生子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必经阶段,同时也是进入一个新阶段。而分娩对准妈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应激,一种伴随不安的期待体验,准妈妈的心理难免发生一些或大或小的变化。

1、 不知所措

对妊娠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知识了解,特别是对意外妊娠不知所措,对出现的各种生理反应更是无所适从;其次,对妊娠和性生活的处理无所适从。

2、 担忧

由于妊娠影响体型和容貌,有些准妈妈失去与人交往的信心,并担心将来会影响到自己的容貌和体型美观。其次,高危孕妇尤其是合并传染病(乙肝病毒)者,担心胎儿发育畸形或被感染,恐药物会对胎儿有不良影响,担心生下不健康的孩子给家庭带来不幸。

3、 紧张与恐惧

不少准妈妈由于没有分娩经验,对即将到来的分娩感到紧张及恐惧不安,加之从别人那里听到的一些言过其实的说法,看到其他产妇临产阵痛时的表情,伴随着宫缩开始,由于阵痛造成的痛苦及心理负担都可使她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4、 压力大

有些准妈妈过分注重胎儿性别,因为不良的传统生育观,导致生男生女关系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特别是那些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的农村准妈妈或丈夫是独生子的准妈妈,压力更大。

5、 焦虑与急躁

医院对大多数准妈妈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从临产开始,准妈妈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特别是对有不规则宫缩及宫缩乏力产程进展缓慢的产妇,焦虑急躁心理尤为突出。

6、 产后心绪不良

虽然分娩是一个正常生理过程,但是部分准妈妈产后会出现“与分娩相关的一种情感综合征”,即产后心绪不良,其精神表现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是一种短暂而轻微的状态,常可自行缓解,对机体功能无严重损坏,但部分产后心绪不良会发展成产后抑郁症。特别是那种由于受封建思想及家庭的压力,分娩后得知所生的孩子性别不符合思想时,新妈妈特别容易患上产后抑郁症。

个人看法

对于我来说,虽然我尚且未婚未育,接触临床时间不长,从事妇产方面的经验也不足,但是观察我身边的升为人母的姐姐们以及临床接触到的那些孕产妇,特别是我的妈妈,我深深能感受到身为人母的不容易。从妊娠早期开始要忍受各种早孕反应,到各种小心翼翼保胎,甚至有些妊娠期并发症之类的,准妈妈所要承受的风险大大增加,到最后在产床上忍受那分娩的十级剧痛。在养育孩子成人的过程中又是各种尽心尽力,含辛茹苦。可以说,每个母亲都堪称“铁娘子”。

每年总有那么一天,让我们都放下手中的忙碌去感谢我们的母亲,毕竟我们的诞生是每一个母亲用舍弃生命做赌注赢得的!向天下的妈妈及准妈妈说声:母亲节快乐!您辛苦了,您真伟大!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等著.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2014.

[2]郭玉琪,姚梅玲.孕产妇心理与调适.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6.1(9):51-52.

[3]Elseline Hoekzema,Erike Barba-Muller,Cristina Pozzobon,et al.Pregnancy leads to long-lasting changes in human brain structure[J].Nat Neurosci.2016 Dec 19.doi:10.1038/nn.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