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更容易得乳腺癌?乳腺科医生这样说!

文 / 新广行风热线
2018-10-21 09:26
哪些人更容易得乳腺癌?乳腺科医生这样说!

“我还没有结婚,我才20岁,为什么乳腺癌会找上我?”

“医生,一定要切掉乳房吗?我还能做个完整的女人吗?”

哪些人更容易得乳腺癌?乳腺科医生这样说!

说起乳腺癌,大家并不陌生。

但关于乳腺癌你真的了解么?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肿瘤的现状和趋势》报告显示,乳腺癌发病率位列女性恶性肿瘤之首。而且有增无减。2000年至2013年,中国乳腺癌年平均增长率约3.5%,增速全球第一。

昨天(10月19日)是粉红丝带关爱日,《新疆名医堂》节目邀请自治区肿瘤医院乳腺外一科两位专家,提醒你引发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告诉你应该如何做好乳腺健康检查。

哪些人更容易得乳腺癌?乳腺科医生这样说!哪些人更容易得乳腺癌?乳腺科医生这样说!

“我的最小患者才19岁,这与遗传背景有关。”

吴涛表示,约5%-10%的乳腺癌是由基因突变引起。如果你的近亲属中:

1、有两位或两位以上患乳腺癌。

2、发病年龄比较年轻,30-35岁前患乳腺癌。

3、发病时就是双侧乳腺癌。

4、男性发生乳腺癌。

那么,你就是家族遗传性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哪些人更容易得乳腺癌?乳腺科医生这样说!

临床中可以通过服用药物预防癌症或切除乳腺避免癌症发生,但必须经过医生的评估后才能实施。

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定期乳腺检查!! 健康女性每年进行乳腺检查,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则要更加频繁,每6个月进行乳腺检查。

哪些人更容易得乳腺癌?乳腺科医生这样说!

B超、钼靶和核磁检查,选哪个更好?

吐鲁洪沙列尔说,这些检查针对人群不同,无所谓哪个更好。年龄在40岁以下的非高危人群,每年一次B超检查;年龄在40岁以上的非高危人群,每年一次B超+钼靶检查;高危人群无论多大,每6个月一次B超+钼靶+核磁检查。

哪些人更容易得乳腺癌?乳腺科医生这样说!

“结构紊乱”“低回声”“钙化”“血流信号”是啥意思?

很多女性朋友反映说乳房检查报告看不懂,不知道有没有问题,该不该复查。请专家帮我们解释一下。

“结构紊乱”:正常乳腺结构应该描述为“蜂窝状”,但“结构紊乱”其实也很普遍,并不能作为病理判断的标准,很少有整整齐齐的乳腺结构。

“低回声”:说明是一个实性结节,需要加以注意。

“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说明是良性肿块,而恶性肿块的血流信号则更丰富。

“边界清楚”:一般说明肿块没问题,边界不清楚则是不太好的信号。

“钙化灶”:一般直径>0.5毫米是良性的,直径<0.5毫米则是不太好的信号。

“腋下出现淋巴结”:也是正常的,身体各处都有淋巴结,关键看淋巴结的结构是否正常。

哪些人更容易得乳腺癌?乳腺科医生这样说!

高雌激素水平与乳腺癌有关,

可以通过降低激素水平预防乳腺癌吗?

吴涛表示,乳腺癌的发病机制还不太清楚,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人体的雌激素水平与乳腺癌相关。但高雌激素水平并不是数值的大小,而是指雌激素水平持续升高或作用时间延长,对乳腺上皮的刺激就会增强或延长,继而诱发细胞恶性病变。

哪些人更容易得乳腺癌?乳腺科医生这样说!

哪些女性处在高雌激素水平呢?

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是乳腺癌最主要的两个危险因素。

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与大于17岁的女孩相比,乳腺癌发生的相对危险增加2.2倍。

闭经年龄大于55岁比小于45岁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

哪些人更容易得乳腺癌?乳腺科医生这样说!

哪些因素会导致高雌激素水平?

避孕药使用不当。未经医生指导长期服用避孕药,可能会导致雌、孕激素状态都会出现紊乱。

那些行为会更容易导致乳腺癌?

激素疗法。采用试管婴儿技术怀孕的女性会使用激素类药物助孕,需要定期检查乳腺健康状况。

高脂饮食。脂肪里的芳香化酶物质越多,会将女性体内的雄性激素转化为雌性激素,刺激乳腺细胞过度增生,导致恶性肿瘤。

婚育太晚。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女性通常会从怀孕中获得保护效应。生育多个孩子会降低乳腺癌的风险。

拒绝母乳喂养。哺乳会减少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

压力过大。压力会影响各种激素的水平,抑制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两位专家表示只要做到早期发现、做好早期治疗,乳腺癌在这只“黑蝴蝶”必将被牢牢遏制。

编辑:亦航 监制:许红涛 审核:孙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