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脑膜癌中意老年人呢?

文 / 医者郑伟达
2017-07-27 18:04

脑膜癌是极其严重的恶性肿瘤,对病人构成很大威胁,需要提前掌握其症状表现,脑膜刺激症状、脑神经损伤、脊神经损伤及精神症状等为特征。部分病例具有原发恶性肿瘤的症状,头颅CT、磁共振成像检查不易明确诊断,临床易误诊。

脑膜癌病人当中:以头痛为主要症状者,有头痛伴呕吐者占一部分,颈后、腰及下肢疼痛者,癫痫发作;病程中出现脑膜刺激症状,视盘水肿者,精神症状者动眼神经麻痹者,舌下神经麻痹者,外展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麻痹者各,一侧肢体无力者,双下肢无力、一侧上肢无力。

在医技检查中发现:所有病人脑脊液的压力和白细胞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氯化物减低;葡萄糖减低。此外,脑脊液中均发现不同类型与数量的癌细胞,腺癌、恶性黑色素细胞瘤。所有病人的头颅CT、磁共振成像检查均未见占位性病变。

国外临床医生早已从原发性支气管癌、肺癌病人的尸检中发现癌细胞可选择性侵犯软脑膜。此后,他们将这种癌细胞呈弥漫性播散,而脑和脊髓内无瘤块的恶性肿瘤转移病灶称为脑膜癌。这类病人的临床表现复杂,误诊情况较高,采用头颅CT、磁共振成像检查及脑脊液常规检查难以确诊,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却对其确诊具有特殊的临床价值。脑膜癌原发病灶多为实体瘤,常见为腺癌,以肺癌、胃癌为主,其次为恶性黑色素细胞瘤、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白血病、胰腺癌等。总结脑膜癌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脑部症状,如头痛、呕吐、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症状性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其次表现为动眼、三叉、外展、面及舌下神经等脑神经麻痹症状;还有颈、腰、下肢疼痛等脊神经根受损症状,部分病例出现肢体无力。上述所有病人的头颅CT、磁共振成像扫描均未发现占位性病变,脑电图检查为中度弥漫性异常。脑膜癌病人的脑脊液检查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主要为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蛋白增高、糖含量下降、氯化物降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所见与一般恶性肿瘤相似,胞体明显增大,胞浆比例大于正常,核染色深,胞浆呈强嗜碱性,多为蓝色,可见空泡;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多为一个核,少数为多核,部分可见核仁及丝状分裂。腺癌细胞还可见印戒样细胞,恶性黑色素瘤细胞胞浆内含黑色素颗粒。

脑膜癌由于临床表现复杂,除了脑膜刺激征外,还有其他脑神经、脊神经或脊神经根症状。头颅CT、磁共振成像、脑电图、脑脊液常规检查对这一疾病又无诊断价值,故临床极易误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脑梗死等。所以,上述病人均误诊为其他脑部疾病。但是,当以这些疾病治疗结果欠佳时,临床医生应考虑脑膜癌的可能,并及时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不能确诊的病人,应反复多次作检查,如能在脑脊液中找到典型的癌细胞,即可确诊。

由于脑膜癌均为恶性肿瘤晚期,预后差,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法只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达到延长生存期的效果。采用手术治疗适用于早期,术后需结合放化疗进行调理,有一个弊端是放化疗短期效果好,并不适合长期使用,因此病人选择是应该慎重决定。

而中西中药作为脑膜癌的治疗方法之一,不仅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还能减少放化疗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用于扶助人体正气,郑伟达教授总结肿瘤病因病理,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治癌新理念,通过中医的化瘀解毒抗击肿瘤,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得越来越多病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