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套餐成618新宠,爱康首战销量进入Top3

文 / 八点健闻
2021-06-11 18:36

“投资什么都不如投资健康”,这场新冠疫情更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而不是等到身体拖垮、疾病爆发后再进行“亡羊补牢”。日前,天猫健康发布6月1日全天销售金额Top10品牌排行榜,爱康深度体检套餐在美容保健、医美护理等快消品牌中突出重围,跻身Top3;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另一大电商京东平台:6月1日爱康各类体检套餐仅开售1小时,成交额就超过了去年同期全天,业绩达到了历届618“新高度”。

△图片来自天猫618天猫健康品牌排行榜

全民健康意识提升,健康管理成刚需

日前,针对618期间健康消费趋势,《中国新闻周刊》在微博平台发起“当健康管理成为刚需,618你想为健康囤点儿啥?”的投票,约12.5万网友参与。结果显示近53%的年轻消费者更愿意在体检、疫苗上为健康买单,其次需求才是健身器材、营养保健品、防疫用品等。

△图片来自《中国新闻周刊》微博

可见走向后疫情时代,人们正在学习如何提前管理自己的身体,让自身状态达到更高水平,以抵抗随时可能到来的风险,于是以体检、疫苗逐渐成为消费者在健康品类中的购买新趋势。

此外,据《2021健康消费洞察报告》①显示,多数家庭的年度健康消费额度在500元至5,000元区间,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下的家庭,也会购买高额健康产品。

△图片来自《2021健康消费洞察报告》

舍得为健康“投资”的背后,是全民健康管理意识的觉醒。在消费升级以及老龄化等趋势下,人们也愈来愈认识到,健康的身体才是一切幸福生活的前提和基础。

癌症焦虑与日俱增,早筛需求迫切

当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再停留在“等病了再治病”这一基础层面,健康产业的外延正逐步扩大与细化。与此同时,新发癌症患者数量正在按照每年约3.6%的增速持续上升,1,000个人中已经超过3个人新发患癌,而对于有些癌种偏年轻,比如乳腺癌,50%的患者年龄在48-50岁以下,令越来越多人“谈癌色变”,其引发的相关癌症焦虑与早筛需求也与日俱增。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死亡病例300万例,占全球癌症死亡总人数30%。而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分钟有9人被确诊为癌症。

不过随着医疗技术发展,癌症并非不治之症,而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根据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的筛查指南,结直肠癌、肺癌、宫颈癌、乳腺癌可以通过有效筛查,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被检测出。以结直肠癌为例,不同分期五年相对生存率差异巨大,早期发现“九生一死”,晚期发现“九死一生”。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官方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发表数据

618预售健康品类爆发, 体检套餐成“新宠”

进入6月以来,以“618”为代表的消费大潮折射着民生百态。盘点今年京东健康618开门红的数据,体检、医美、植发、口腔、疫苗、基因检测等健康服务消费“C位出道”,崛起势头明显。开场15分钟,健康服务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超8倍,精细化体检类服务产品热卖,爱康国宾、诺辉健康等品牌成交额位居前列。

健康体检作为健康管理的首要及必要环节,在此次618电商购物节的表现不容小觑。据爱康集团电商部门负责人表示,6月1日0点,618正式开售,爱康全网销售总额超4,500万,全网同比增长471%。仅天猫平台,当天前30分钟成交量超去年全天,前1小时成交额同比去年全天增长1400%,成交额超去年618全周期(6月1日-20日);京东健康6月1日前10分钟超越去年全天销售额;爱康体检宝App 在6月1日一天的新增用户同比增长330%。②

爱康不仅推出了价格优惠的体检套餐,还将各项早筛产品和体检黑科技纳入其中,让消费者确实感受到了健康体检的“真优惠”和“真有用“。

爱康618展现硬实力:癌症早筛加持健康体检

作为一家私营体检服务机构,能够在电商狂欢购物节有如此亮眼的业绩,除去国民更加关注健康的理念之外,也是爱康自身硬实力的体现。

爱康从2004年成立之初到2021年,十七年来一直致力于以创新科技驱动健康管理行业服务模式的变革,在精准体检的基础上,爱康近年不断引入人工智能、基因检测等创新技术,将早筛门槛降低,普惠大众:居家采样就可方便进行结直肠癌检测;10ml血液就能在早期发现肝癌隐患;一张视网膜眼底照片筛查50余种慢性疾病……

618健康消费火爆的背后,折射出新生代大步流星入“健康局”的姿态。更可喜的是,这届年轻人并没有被囤积的消费欲望冲昏了头脑,他们在选品和消费上越来越理性,更愿意为自己的健康消费,健康很“贵”,但618不贵,在买买买的路上健康永远不会缺席,今年618你为自己的健康投资了吗?

————————

① 京东健康与《第一财经》杂志发布《2021健康消费洞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