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癌症的“早期信号”!等到真的出现发热、消瘦……就晚了!

文 / 崆峒养生汇集
2021-04-18 18:58

提到癌症,人人都害怕,每个人也都在积极防癌。

但事实上,患癌症的人却是越来越多了。

来自世卫组织的一项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在其一生中都会罹患癌症。

对于我国来说,根据2020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已达392.9万人,致死人数已达233.8万人。

那么,癌症到底能否预防呢?

为何癌症一出现就是“晚期”

关注健康知识的人都知道,癌症一旦发生,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使治愈率更高!

但大家也发现了,很多肿瘤一经发现就是晚期。这是为什么呢?

与大家以往的认知不同,其实,很多恶性肿瘤在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多数癌前病变更是几乎没有感觉!直到肿瘤压迫正常组织、影响身体功能,才会表现出症状。

而一旦出现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长期未明原因的疼痛、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反复感染、食欲减退、持续或者经常低烧”等“肿瘤先兆”时,往往意味着肿瘤已经发展壮大,到了中期甚至晚期。

此时,即使以最快的速度去看病,也可能会贻误病情。

此外,这些所谓的“肿瘤症状”也并不是肿瘤独有的表现,很多普通的小病也会有相同的症状,因此就更容易被大家忽视。

所以说,防癌,真的不能只靠自己的“感觉”!

这才是癌症的“早期信号”

其实,肿瘤的出现并非一日之功,从最初的癌前病变,到最后的终末期,往往要经过十到二十年时间。

因此,要做到发现早期癌症也并不难,只要您做好——防癌体检。

一般来说,我们平时所做的常规体检,是以发现常见疾病和慢性代谢性疾病为目的。

而防癌体检的主要目的是早期发现肿瘤,判断受检者患肿瘤的高危因素。

二者的筛查的方法、技术手段都有所差别。

此外,防癌体检和普通体检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防癌体检针对高危人群,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

那么,哪些人群是高危人群呢?

年龄大人群

年龄越大,肿瘤的发病率越高。

一般来说,40岁以上癌症患病率占所有癌症的94%,因此大家最好从40岁开始做针对癌症的防癌体检。

女性从35岁开始应该定期做乳腺癌筛查、21岁以后应当进行宫颈癌筛查。

有家族史人群

肿瘤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有肿瘤家族史的人,肿瘤发病率比正常人要高很多,所以这些人是防癌体检的重点筛查人群。

患脂肪肝会增加肝癌风险;如果您存在乙肝、丙肝病毒、长期酗酒、黄曲霉毒素、肝癌家族史、抑郁等导致肝癌的高危因素,也建议您做防癌体检。

有不良的生活习惯的人

癌症的发生跟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因此这类人的肿瘤发病率也会增高。

尤其是有以下5个坏习惯的人,更应警惕:

爱吃喝热食

世界卫生组织把65℃以上的温度定为致癌因素之一。经常饮用65℃以上的热饮、烫食者,需格外注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筛查。

爱饮酒

酒精不仅和肝癌有关,还和一些其他的癌症,如消化道、乳腺、卵巢等的癌症有关。研究表明,酒没有安全量,很少量的酒精也对身体健康没好处。

爱吸烟

吸烟和肺癌有直接关系,除此之外,下咽癌、食管癌、喉癌、消化道的癌、乳腺癌等都和吸烟有关。

爱吃加工肉

红肉及加工肉类已明确被列为致癌物,经常吃红肉容易诱发消化道癌症,如结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等。

一般来说,一天摄入的红肉总量最好不超过50克。

肥胖人群

基本上全身所有的癌症都和肥胖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你并不属于上述高危人群,对于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来说,常规体检就足够了,不需要进行防癌体检。

反之,如果你属于上述人群,则应当重视防癌体检。

防癌检查怎么做?

肺癌的筛查

筛查对象:肺癌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定义:

年龄50~75岁;且至少符合以下一项:

①吸烟≥20包/年或吸烟指数400年支以上(吸烟指数=吸烟的年数×每日吸烟的支数),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②被动吸烟者;

③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④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⑤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筛查措施:每年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

消化系统肿瘤筛查

两镜一超筛查消化系统肿瘤

两镜是指胃镜和结肠镜:胃镜主要用于筛查食管癌和胃癌,结肠镜用于筛查结直肠癌。

一超是指上腹部超声(肝脏超声检查)。

1、食管癌筛查

筛查对象:食管癌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定义:

符合下列①和②-⑥中任一项者:

①年龄>40岁;

②来自食管癌高发区;

③有上消化道症状;

④有食管癌家族史;

⑤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⑥具有其他食管癌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2、胃癌筛查

筛查对象:胃癌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定义:

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②Hp(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

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⑤存在其他风险因素(如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3、结直肠癌筛查

筛查对象: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

45~75岁:

每年一次粪便免疫化学检测;

每年一次高灵敏度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

每三年一次多靶点粪便DNA检测;

每十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每五年一次CT结肠成像或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个人建议直接结肠镜检查。

76~85岁:视情况而定。年龄85岁以上不建议继续筛查。

高危人群应更早开始筛查,更高频度筛查。所谓高危人群是指结直肠癌治愈性切除史、腺瘤性息肉史、一级亲属结直肠癌或结直肠癌家族史、持续炎症性肠病、已知或怀疑存在遗传性综合征如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4、肝癌筛查

筛查对象:高危人群(乙肝病毒和/或丙肝病毒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

措施:年龄40岁以上每半年血清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

两大女性杀手的筛查

1、乳腺癌筛查

一般人群:40~45岁每年1次乳腺钼靶,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联合。45~69岁每1~2年1次乳腺钼靶,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联合。70岁或以上每2年1次乳腺钼靶。

高危人群:提前筛查(40岁前),除了乳腺钼靶和超声,还可考虑乳腺MRI等。

高危人群的定义:

⑴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

⑵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患者。

⑶既往行胸部放疗。

2、宫颈癌筛查

筛查从21岁开始,21~29岁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常规或液基巴氏试验筛查。

30~65岁女性每5年一次HPV检测加巴氏试验作为筛查(首选),或每3年一次巴氏试验(可接受)。

>65岁女性:如果最近10年内巴氏试验连续≥3次阴性,或HPV检测连续≥2次阴性,最近一次检测发生在最近5年内,应停止宫颈癌筛查。

已接受过全子宫切除术的女性不需要接受宫颈癌筛查。

预防肿瘤,真的不能靠“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