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得了癌前病变,这是什么病?是不是意味着准备得癌症了?
癌前病变不是癌症,这是首先要明确的。这就好比一个处在法律边缘的人,他可以一念成佛,也可以一念成魔。
癌前病变是一种反复炎症、物理刺激、化学刺激等因素导致的组织形态改变,最直接表现是组织的增生、化生(被其他组织代替)等。
这种不正常的增生、化生是机体修复留下的痕迹,但如果诱发原因不解决,随着时间发展,就有可能会变成癌症。

就拿宫颈糜烂来说,这是一种HPV病毒感染后的炎症表现,初始只是单纯的炎症,经过正规治疗后,病情可以得到缓解或治愈。
但是,如果放任宫颈糜烂不管,炎症加重,身体在对抗炎症的同时会出现组织修复、增生,最后甚至出现不典型增生(细胞形态改变),这种不典型增生的细胞结构是不稳定的,如果任由它分裂下去,就有可能会基因突变形成癌细胞。
所以,一旦发现有癌前病变的情况,一定要慎重对待。规范治疗的同时,也要定期复查。

生活中常见的癌前病变有什么?要怎么对待?
1、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一般会伴随着肠上皮化生(即正常的胃组织被肠组织替代),这种情况,如果能解决掉诱发原因,比如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因素等,病情可以得到很好地缓解。治疗同时定期复查,可以很大程度避免患癌的风险。
2、胆囊腺瘤性息肉:胆囊腺瘤性息肉也是胆囊癌的癌前病变,它结构不稳定,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增大,如果胆囊息肉生长速度快,超过1cm,就有患癌风险。最保险的治疗就是提前手术切除。

3、结肠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大肠癌的癌前病变,一般来源于肠息肉,比如大于1cm的管状腺瘤性息肉、绒毛状腺瘤性息肉等,都属于癌前病变,及时发现,及时切除,可以治愈。如果有做完肠镜和病理检查,有发现上述两种病理的肠息肉,也要慎重对待。如果不切除就要定期复查,切除后1年也要复查肠镜。
4、肺结节:并不是所有的肺结节都是癌前病变,但曾医生也归类说明。我在临床上见过一些肺结节患者在定期随访中发展成为肺癌的病例。如果每半年~1年复查肺部CT发现肺结节增大,边缘毛糙等,不排除癌变可能,要及时治疗。

5、反复的皮肤、口腔溃疡:如果面部、四肢、臀部、口腔有经久不愈的溃疡,如果不是因为护理操作不当引起的,也不排除是癌症的可能,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6、反复发作的慢性阑尾炎:临床上遇到2例阑尾癌的患者,他们都是曾经有过急性阑尾炎病史,当时错过最佳手术时机,吊针好了就再没有来医院复查,最后发展成为阑尾粘液腺癌。按道理,急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后3个月,医生都会要求回院做手术将阑尾切除。
7、B超或磁共振BI-RADS分类至4类的甲状腺、乳腺结节:BI-RADS分类至4类,就有10%-30%的几率是癌症,如果体检发现有这种情况,要提高警惕。

8、中-重度的肝硬化: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发展到中-晚期就随时有癌变的可能。建议规范抗病毒、护肝治疗的同时,要定期做肝功能(含甲胎蛋白)、肝脏B超等检查,频率可定在3个月到半年。一旦出现甲胎蛋白升高或肝脏有结节,要谨慎对待。
总之
癌前病变是一组可控的疾病群,经过治疗,大多数都可以好转,甚至治愈。
对待癌前病变,一定要提高警惕,绝对不要有侥幸心理。因为大家都经历过,往往你越害怕什么,它就来什么。
★若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