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刊CA发布2020年癌症发病率统计数据;白血病新药吉瑞替尼获批上市丨肿瘤情报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研究纳入56例男性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1组接受他莫昔芬治疗;2组接受他莫昔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3组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AI)+GnRHa治疗,治疗时间为6个月。主要终点为从基线到3个月后雌二醇水平变化。次要终点为6个月后雌二醇水平变化、其他激素水平、不良反应、性功能和3及6个月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研究对50例患者进行了评估。3个月后,1组中位雌二醇水平增加67%(+17.0 ng/L),2组降低85%(−23.0 ng/L),3组降低72%(−18.5 ng/L)(P<0.001)。6个月后,1组中位雌二醇水平增加41%(+12 ng/L),2组降低61%(−19.5 ng/L),3组降低64%(−17.0 ng/L)(P<0.001)。结果显示,加入GnRHa后,患者性功能和生活质量下降;但单独使用他莫昔芬时,性功能和生活质量没有变化。以上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他莫昔芬相比,AI或他莫昔芬加GnRHa可导致雌二醇水平持续降低,而且激素水平的降低与性功能和生活质量下降有关。
要点提示
- CA:2020年全球185个国家36种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统计数据发布
- JAMA Oncol:II期临床试验证明内分泌治疗方案选择影响男性乳腺癌患者性功能及生活质量
- JCO:APHINITY试验6年随访结果显示帕曲双妥辅助治疗早期HER2+乳腺癌患者IDFS获益显著
- Blood:纳武利尤单抗用于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疗效有限。
- Blood:维奈托克联合R-CHOP可作为一线方案安全有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 Leukemia:倍林妥莫双抗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 新药:临床急需AML新药吉瑞替尼获批上市
01
CA:2020年全球185个国家36种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统计数据发布
2月4日,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杂志在线发表了2020年全球癌症的统计结果,估计2020年全球范围内约有1930万新发肿瘤病例,其中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超过肺癌,成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文章发布截图基于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制定的关于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的GLOBCAN2020评价标准,文章提供了关于全球癌症负荷的现状报告。据统计,2020年全球范围内一共约有1930万新发肿瘤病例,约有1000万人死于癌症。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超过肺癌成为最常见肿瘤,新发病例约为230万例(占11.7%),其次是肺癌(11.4%)、结直肠癌(10.0%)、前列腺癌(7.3%)和胃癌(5.6%)。肺癌仍然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估计有180万人死于肺癌(18%),其次是结直肠癌(9.4%)、肝癌(8.3%)、胃癌(7.7%)和女性乳腺癌(6.9%)。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男女癌症的总发病率要高出2-3倍;男性的死亡率相差不到2倍,女性的死亡率相差不大。但发展中国家女性的乳腺癌及宫颈癌死亡率较发达国家高。预计2040年全球癌症患者约为2840万例,比2020年增长47%;由于人口结构的改变,发展中国家(约为64%-95%)的增长幅度较发达国家(32%-56%)大,但是随着全球化及经济的发展,这一增长幅度可能进一步加剧。总之,全球的癌症负荷不容小觑,在发展中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癌症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尤为重要。02
JAMA Oncol:II期临床试验证明内分泌治疗方案选择影响男性乳腺癌性功能及生活质量
日前,JAMA Oncology在线发布一项多中心、随机II期临床试验,对接受标准内分泌治疗的男性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了雌二醇水平及相关性功能和生活质量变化的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内分泌治疗方案的选择对男性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性功能和生活质量存在影响。文章发布截图研究纳入56例男性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1组接受他莫昔芬治疗;2组接受他莫昔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3组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AI)+GnRHa治疗,治疗时间为6个月。主要终点为从基线到3个月后雌二醇水平变化。次要终点为6个月后雌二醇水平变化、其他激素水平、不良反应、性功能和3及6个月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研究对50例患者进行了评估。3个月后,1组中位雌二醇水平增加67%(+17.0 ng/L),2组降低85%(−23.0 ng/L),3组降低72%(−18.5 ng/L)(P<0.001)。6个月后,1组中位雌二醇水平增加41%(+12 ng/L),2组降低61%(−19.5 ng/L),3组降低64%(−17.0 ng/L)(P<0.001)。结果显示,加入GnRHa后,患者性功能和生活质量下降;但单独使用他莫昔芬时,性功能和生活质量没有变化。以上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他莫昔芬相比,AI或他莫昔芬加GnRHa可导致雌二醇水平持续降低,而且激素水平的降低与性功能和生活质量下降有关。
03
JCO:APHINITY试验6年随访结果显示妥妥双靶辅助治疗早期HER2+乳腺癌患者IDFS获益显著
日前,JCO在线发布APHINITY试验的第二次中期分析结果显示,中位随访时间为74个月时,帕妥珠单抗与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使早期HER2+乳腺癌(BC)患者的无浸润性疾病生存(IDFS)率显著获益。文章发布截图研究纳入4805例淋巴结阳性或高风险淋巴结阴性的HER2+BC患者,按1:1随机分为两组:(1)1年帕妥珠单抗+标准辅助化疗+1年曲妥珠单抗;(2)1年安慰剂+标准辅助化疗+1年曲妥珠单抗。结果发现,两组总体人群的总生存期(OS)无显著差异(P=0.17,HR:0.85),6年OS率分别为95%和94%,死亡例数分别为125例(5.2%)和147例(6.1%)。508例意向治疗人群的IDFS分析显示,HR:0.76(95%CI:0.64~0.91),两组的6年IDFS率分别为91%和88%。淋巴结阳性人群明显获益于帕妥珠单抗(HR:0.72,95%CI:0.59~0.87),两组的6年IDFS率分别为88%和83%;淋巴结阴性人群未明显获益。HR+人群的HR为0.73(95%CI:0.59~0.92),HR-人群的HR:为0.83(95%CI:0.63~1.10)。在两个治疗组中,原发性心脏事件仍然<1%,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事件。结果证实,对于早期淋巴结阳性HER2+BC患者,妥妥双靶治疗IDFS获益显著,但仍然需要更长的随访时间以全面评估OS获益。04
Blood:纳武利尤单抗用于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疗效有限。
日前,Blood在线发布一项临床Ⅱ期研究证实,纳武利尤单抗用于复发或难治性(R/R)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的抗肿瘤活性有限。文献发布截图纳武利尤单抗是一种抗PD-1抗体,先前Ⅰ期研究证实其用于R/R FL显示出抗肿瘤活性。该Ⅱ期试验旨在评估其用于R/R FL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索应答者的生物标记物。在该研究中,所有先前接受过含CD20抗体或烷化剂的至少2线治疗失败的患者使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3mg/kg,每两周1次)。研究共纳入92名患者,在至少12个月的随访后,客观缓解率(ORR)为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2个月(95%CI:1.9-3.6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1个月(95%CI:8-14个月)。探索性分析表明,应答者肿瘤微环境中CD3+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无应答者,但PD-1或PD-L1的表达无显著差异。一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基因的高表达与PFS降低有关(HR:3.28,95%CI:1.76-6.11,P=0.001)。安全性方面与纳武利尤单抗先前报道结果一致。05
Blood:维奈托克联合R-CHOP可作为一线方案安全有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2月4日,Blood在线发布了CAVALLI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揭示了维奈托克联合R-CHOP作为一线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指出维奈托克联合R-CHOP对比单独使用R-CHOP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的优越性,为后续维奈托克在B细胞淋巴瘤2(Bcl-2)基因阳性的DLBCL患者中的疗效研究提供了前期支持。文章发布截图维奈托克是一种高选择性Bcl-2蛋白抑制剂。CAVALLIⅡ期临床试验(NCT02055820)评估了维奈托克联合R-CHOP一线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纳入研究的患者中包括了免疫组化显示Bcl-2蛋白过表达(Bcl-2 IHC+)的患者。在为期21天的治疗周期中,给予维奈托克800mg剂量(第1疗程,第4-10天;第2-8疗程,第1-10天),同时给予利妥昔单抗(第8疗程)和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第6-8疗程)。试验的主要终点是治疗结束(EOT)时的安全性、耐受性和研究完全缓解(CR),次要终点是PFS和OS。研究共纳入了206名患者。EOT时总人群中的CR率为69%,并且在Bcl-2 IHC+亚组中保持不变。本试验观察到在中位随访时间32.2个月里,与单独使用R-CHOP组对比,维奈托克联合R-CHOP组的总人群(HR:0.61,95%CI:0.43-0.87)和BCl-2 IHC+亚组(HR:0.55,95%CI:0.34-0.89)的PFS均有改善趋势。尽管3/4级血液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86%),但相关死亡率并未增加(2%)。CAVALLI试验和GOYA试验的化疗剂量强度相似。在R-CHOP基础上加上维奈托克作为一线方案治疗DLBCL虽然增加了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但易于控制,重要的是联合治疗显示出提高疗效的趋势和潜质,尤其是对于高危的BCl-2 IHC+亚组患者而言。06
Leukemia:倍林妥莫双抗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2月4日,Leukemia在线发布了一项Ⅲ期临床研究的结果,通过比较倍林妥莫双抗治疗与标准化疗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疗效,发现血小板、肿瘤负荷、T细胞比例可能是与其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文章发布截图本研究纳入了年满18周岁、患有复发/难治性费城染色体阴性的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患者,将患者随机(2:1)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倍林妥莫双抗治疗,另一组接受标准化疗。通过采集各受试者的血液样本,研究可以用来预测OS、无病生存期(DFS)、血液学缓解、微小残留病变(MRD)、副反应等事件的生物标志物。研究发现,血小板计数、肿瘤负荷、T细胞比例可能是与预后相关的血清学标志物。其中,血小板相对基线每升高109/L,6个月生存率将增加约30%;肿瘤负荷越低,越有助于血液学缓解。而CD3+T细胞比例越高,对MRD反应的预后越好:与倍林妥莫双抗的作用机制一致,CD45+CD3+CD8+T细胞的比例越高,越有利于血液学缓解。但是,本研究暂未发现与3级及以上副作用发生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总之,较高的血小板、较低的肿瘤负荷及较高的CD3+T细胞比例可能与BCP-ALL的总生存期、血液学缓解及MRD相关。但是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以明确最可能从倍林妥莫双抗治疗中获益的人群。07
新药:临床急需AML新药吉瑞替尼获批上市
2月4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富马酸吉瑞替尼片上市,用于治疗采用经充分验证的检测方法检测到携带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突变的复发性(疾病复发)或难治性(治疗耐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成人患者。吉瑞替尼于2020年7月获得NMPA的优先审评资格,并在2020年11月被列入第三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在加速通道下,今已获得批准。临床急需新药主要是一些国外上市我国尚未上市的罕见病新药,以及用于防治严重危及生命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或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新药。吉瑞替尼治疗携带FLT3突变的复发、难治AML具有显著临床优势,被FDA授予治疗AML的突破性疗法资格,于2018年在日本和美国先后上市,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携带FLT3突变的复发、难治性AML的FLT3抑制剂,此后相继在欧盟、加拿大、韩国、巴西和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获得批准。吉瑞替尼如今在中国获批,也将极大满足国内AML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参考资料:[1]Hyuna Sung,Jacques Ferlay,Rebecca L.Siegel,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Published on February 04,2021.DOI:https://doi.org/10.3322/caac.21660.[2]Mattea Reinisch,Sabine Seiler,Tanja Hauzenberger,et al.Efficacy of Endocrine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in Men.Results from the MALE Phase 2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Published:February 04,2021.doi:10.1001/jamaoncol.2020.7442.[3]Martine Piccart,Marion Procter,Debora Fumagalli,et al.Adjuvant Pertuzumab and Trastuzumab in Early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in the APHINITY Trial:6 Years'Follow-Up.Published:February 04,2021.https://doi.org/10.1200/JCO.20.01204[4]Philippe Armand,Ann Janssens,Giuseppe Gritti,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results from CheckMate 140,a phase 2 study of nivolumab for relapsed/refractory follicular lymphoma.FEBRUARY 4,2021.https://doi.org/10.1182/blood.2019004753[5]Franck Morschhauser,Pierre Feugier,Ian W.Flinn,Robin Gasiorowski,Richard Greil,Árpád Illés,Nathalie A.Johnson,Jean-François Larouche,Pieternella J.Lugtenburg,Caterina Patti,Gilles A.Salles,Marek Trněný,Sven de Vos,Farheen Mir,Divya Samineni,Su Y.Kim,Yanwen Jiang,Elizabeth Punnoose,Arijit Sinha,Emma Clark,Nathalie Spielewoy,Kathryn Humphrey,Alexandra Bazeos,Andrew D.Zelenetz;A phase 2 study of venetoclax plus R-CHOP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Blood 2021;137(5):600–609.doi:https://doi.org/10.1182/blood.2020006578[6]Andrew H.Wei,Josep-Maria Ribera,Richard A.Larson,et al.Biomarkers associated with blinatumomab outcomes in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Leukemia.Published on February 04,2021.DOI:https://doi.org/10.1038/s41375-020-01089-x.[7]https://mp.weixin.qq.com/s/lac5zqylr0BwDdNLLmQHrA-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