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曾命悬一线的癌症病人是如何翻转人生的
一念之仁,也许就能挽救一条生命!近日的健康直播室,徐克成教授分享了他的从医经历和感悟。笔者将主要内容整理编写成下文,希望对各位有所启示。
每周在门诊都看到许多从四面八方来的癌症病人。他们有的人已经按照不同医生的“程序”,做过很多很多的治疗,痛苦,无效,最后找到我。
最近的一次门诊,第一位病人来自江苏,40岁女性,晚期胃癌,癌细胞已转移至盆腔、卵巢、腹膜、髂骨等多处。
像这种无法手术的转移性胃癌,化疗效果十分有限,治疗非常困难。她来自一座医疗水平很发达的大城市,按常规治疗已经“走投无路”,绝望之中看到了我的书,来寻找这最后的一线希望。
她是省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面对这样一位优秀的知识女性,我的内心十分难受,很想尽力挽救。我首先鼓励她,不要失去信心,还介绍了一个与她情况类似的病案——患者在接受了介入、光动力、靶向等综合治疗后,辅以氢氧气吸入,胃肿瘤和肠腔转移消失。“也许你也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再与她分析,40岁胃癌发生快速转移,说明免疫功能较差,应设法全面提高免疫功能。听完以上,她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我又把同为江苏人的病区主任钱博士找过来与她讨论病情。乡情与温情,让她在寒冬里感受到温暖的力量。告别时,她重新绽开了笑容。
第二个病人,女性,59岁肠癌,肺和肝转移。经过很多次化疗,肿瘤不断发展,转移灶不断扩大。“我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绝望!”病人一脸愁容。
世界上没有一种药能治疗绝望。比疾病更可怕的,是心态和信念的崩塌。癌症的治疗,不光靠科学和技术,还与人的情绪息息相关。好的心态对于癌症治疗,至关重要!
我说,你看过我的书《与癌共存》,知道癌细胞都是从正常细胞变来的,是“好人”变“坏”,是内乱,是慢性病,不要太过恐慌。事实上,一些晚期癌症患者通过综合治疗,也可能带癌生存多年。我给她讲述了我们“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熊奶奶的例子,她也是肠癌,多处转移,已经存活超过20年。积极乐观,就是她的法宝之一。
当天最后一位病人是个英国华人舞蹈家,面容姣好,气质优雅,看着比实际年龄要小不少。她戴着假发和帽子,在丈夫的陪同下进来。她患卵巢癌,影像检查没有大问题,指标却一步步上升。“她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信心!”丈夫说。我花了很多时间去鼓励她,又耐心地给她讲述病情和下一步治疗。
医学的工作对象是人,其目的是为了呵护人的生命与健康,必须关注人的需求。一些积极的语言不仅会使患者感到温暖和安全,同时也能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及时解除患者的心理隐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最终战胜疾病。
医者,应有仁爱之心。一念之仁,也许会挽救一条性命!
我想起曾经挽救过的4个病人……
01
2017年3月31日,我在老家江苏南通第一次见到了施先生,一个患肾癌伴多处转移的纺织商人。消瘦,贫血面容,连坐下都需要人搀扶,他说“全身疼痛难忍”。施先生曾在国内几个大医院治疗,无效后又跑到美国求医,肿瘤持续进展。家属悄悄告知:“我们已有思想准备,仅要求临终关怀。” 医者仁心,也出于同乡情份,我决定将他收入院,尽力一试。能不能挽救他,我不知道。进一步检查发现,施先生全身至少26处转移!
我们制定了立足“改造”,不予“严苛”治疗 的方针。通过综合治疗,曾经被判定活不过三个月,打算立遗嘱的施先生,至今已经活过了三年。这三年多来,他共住院19次,从未接受大动干戈的严酷治疗,仅仅靠一系列“温和”手段,实现与癌共存。我告诉他康复的16字要诀:开开心心、平衡饮食、适度运动、坚持工作。这几年,他享美食,宴亲朋,走列国,也兼顾生意,尽情享受着生活。
02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在中国肆虐期间,马来西亚举行了一场盛大音乐会,意在用歌声向抗疫一线医护致敬,为中国华人同胞加油鼓劲。音乐会的组织者、主唱是罹患晚期肺癌的马来西亚音乐家林颖芷。
2016年年中,林颖芷被确诊为晚期肺癌,当时她每走一步都呼吸困难,CT影像显示整个肺部犹如满天星。她被当地医院告知“没有药治了”。在姐姐林颖茜的陪同下,她抱着最后一线希望于当年8月到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接受治疗。
来中国前,林颖芷在当地医院的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常见的致癌基因意外都呈阴性,也意味着无法进行靶向治疗。因此,当我提出再次进行基因检测时,一家人都是拒绝的,因为“不想花钱买一次失望”。我认为,林颖芷作为没有吸烟史的年轻女性,很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于是坚持再进行基因检测,还自掏腰包垫付了一半检测费。
检测报告显示,林颖芷的致癌基因ALK呈阴性,而携带ROSI易位突变则是阳性,在肺腺癌患者中仅1%的几率!这看似多此一举的检测,让治疗出现重大转机,她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治疗完回国后,林颖芷一直坚持工作,同时兼顾歌唱事业。2019年4月,她发布新书《翻转吧!蒲公英》,记叙自己如何抗击癌魔翻转人生。
03
每年暑假(今年疫情除外),一个远在哈尔滨的小女孩都要到广州来看望我。
这是一个不幸又幸运的女孩。8岁那年,她的肚子长出肿瘤。当地医院诊断为恶性肿瘤,无法手术,只能化疗。六次化疗后,肚子反而越来越大。已经严重压迫胸腔、腹腔的器官,让她呼吸越来越困难,全身出现衰竭。在四处求医无门的情况下,绝望的父母把她带到了我院。我和我的同事反复研判,认为可以手术!
手术非常成功!8小时后,从身高仅1.2米,体重80斤的冰冰的身体里切除出来的,是两个比足球还大,重达30斤的巨大肿瘤。她说:“我终于可以看到自己的脚了。”术后病理证实这是一个良性的肿瘤。即便是良性,如此巨大的瘤子,不及时果断拿掉,也是要送命的。
康复以后的冰冰在学业上奋起直追,不仅把治病期间耽误的功课全部补上了,还连跳两级,考上了省重点中学。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
04
2011 年 11 月,一位出生才 11 个月,腹部长有巨大肿瘤的沙特阿拉伯患儿娜娜来到复大。此前,她被当地医院诊断为恶性畸胎瘤,曾予化疗无“反应”,肠梗阻,腹腔穿刺并发肠穿孔,腹腔感染,可能有败血症。当地认为已无法治疗,只能等待死亡。
眼睛是心灵的镜子。娜娜眼睛仍然透亮,小嘴不断蠕动,显示生命的顽强。作为医生,在这关键时刻,如果有一丝动摇和犹豫,失去的将可能是永远无法挽回的生命。我对抢救组要求:不考虑得失,全力以赴。在经过一个月的对症支持和观察,我发现娜娜的肿瘤不像原先认定的那么“恶性”。但要拍板决定手术,切下如此巨大且复杂的肿瘤,不仅需要胆识、技术,还要仁心。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病理也证实了“肿瘤是良性”的推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条幼小生命就此挽回。
9年过去,娜娜已经出落成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和家人一直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特鲁多医生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既是对他行医生涯的概括与总结,也是医者应有的责任和态度。
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有一句名言:“医生有三件法宝,第一是语言,第二是药物,第三是手术刀。”这说明了医学是一门人学。抽去医学的人文性,就抛弃了医学的本质属性。
人类与疾病的战争是永恒命题。每个个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医学的局限性。在疾病面前,医学并不是万能的。我并不认为,我创办的医院技术有多高超,或者说我个人有什么特殊的技能。能创造这些生命的奇迹,得益于创院时立下的“为老百姓服务”的初心,也源于原卫生部陈敏章部长“去办肿瘤医院,创新治疗手段”的嘱咐。
竭尽全力以专业知识及技能解除病人的病痛,让每个可贵的生命尽可能享有生存的尊严,这是我们医者的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