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化疗药治疗癌症,为何呕吐总爱如影随形?
很多人在获知罹患了癌症之后,会拒绝采取化疗等治疗手段。除了经济原因,治疗过程中的恶心、呕吐、脱发等严重不良反应,是导致放弃的重要原因。
癌症患者对“化疗”的感觉,就像是在野外远远看见了蜂群扑面而来。惧怕,想躲,往往又躲不开。
为什么在人们的印象中,化疗与呕吐就像是日光下的影子,怎么也摆脱不了?
是不是上了化疗,呕吐就不可避免?
呕吐,人脑对生命的保护性命令
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会呕吐。即便是哺乳动物,也不是都拥有呕吐的技能。例如兔、大鼠、马属动物等。
引发呕吐的原因多种多样,呕吐的反射过程也是颇为复杂。按照呕吐的发病机制,可以将呕吐大致分为三种:反射性呕吐、中枢性呕吐和神经性呕吐。
反射性呕吐,最常见也最好理解。在医院看病时,被医生用压舌板压住舌头之后产生的呕吐感,酒喝大了抱着马桶吐,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之后的呕吐,以及胃肠道疾病、肝胆胰疾病引起的呕吐等。反射性呕吐可以理解为是身体发出的抗议:“有坏人要害朕,快点把脏东西给吐出去!”,哇哇哇,这个世界就安全了!
中枢性呕吐,包括曾经并不鲜见的各种脑炎、脑膜炎,现如今高发的脑出血、脑栓塞,俗称“羊角风”的癫痫,晕车等。这些呕吐通常和前面的“吃坏了肚子”没有关系,是中枢神经直接下达的反射性动作。当疾病直接进攻到了中枢神经系统,也会触发呕吐机制的发生,并引发呕吐反射。
还有神经性呕吐,例如厌食症患者,更多是由精神因素引发。
被“呕吐”噩梦缠身的化疗药物
化疗药物引起的呕吐,从机制上来说,既有反射性呕吐,也有中枢性呕吐。
化疗药物进入到体内之后,不论是通过口服还是通过静脉输注,都会分布到全身的血液循环中去,血液会携带着药物来到胃和小肠的领地。
化疗药物,不论是烷化剂、抗代谢物、还是具有细胞毒性的植物提取物,在发挥作用的时候,除了对肿瘤细胞发挥作用,对正常组织中那些增殖比较活跃的细胞,例如造血干细胞、肠道粘膜细胞、毛根细胞等,多多少少都会有损伤。
在近端小肠粘膜上,分布着的嗜铬细胞,很快就会探测到化疗药物的存在。“不好,是不是有坏人通过胃肠道潜伏进了人体?”忠诚而又“敏锐”的嗜铬细胞感受到了危机,释放出神经递质,刺激肠壁上的迷走神经和内脏神经。迷走神经和内脏神经一看嗜铬细胞燃起了狼烟,转身就将信号甩给了延髓中专司呕吐的神经核。
延髓中的呕吐中枢被唤醒,呕吐动作就会随之而来。呕吐信号由肠道发出,一路包邮到达呕吐中枢的过程,称为反射性呕吐。
在人的脑组织的第四脑室底部后极区,还有一个可以触发呕吐的区域,被称为化学感受器触发区。
这个化学感受器触发区的额做事风格比较彪,像是司令官端着枪来到前线,亲自监测血液中的各种化学物质。有些化学物质路过化学感受器触发区时,会同这位司令官并交上火,这位司令官就会直接下令,触发呕吐反射。这就是中枢性呕吐的发生原理。
很多化疗药物就具备有这种刺激“司令官”的能力。
有时候,呕吐的原因,是害怕呕吐本身
化疗药物引起的呕吐,按照发生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急性呕吐、延迟性呕吐、预期性呕吐、爆发性呕吐和难治性呕吐五种。
“用上就吐”,给药后几个小时内,甚至在几分钟之内就发生呕吐,称为急性呕吐。会在给药后五、六个小时内发生。出现得快消失得也快,通常会在24小时内消失。
“吐了好几天”24小时之后发生的呕吐,称为延迟性呕吐,通常会持续数日,一般是二至五天。这也是常见化疗药物致呕的表现形式。
“还没有用上药就开始吐”,预期性呕吐。这种呕吐的原因,是因为以前经历过难以控制的呕吐,在下一次化疗周期到来之前,听说即将用药,提前发生的呕吐。这种呕吐的原因,是因为害怕呕吐而呕吐。
爆发性呕吐和难治性呕吐,是两种较为棘手的呕吐类型。爆发性呕吐需要“解救性治疗”。难治性呕吐即便使用了预防性的措施或解救性治疗,仍会出现呕吐。
这五类人做化疗,化疗过程中更容易发生呕吐
有研究认为,年龄小于50岁,女性,有过化疗后发生恶心呕吐经历的人,容易焦虑、晕车的人、从来不喝酒或很少喝酒的人,在接受肿瘤化疗后更容易出现呕吐反应。
其中,以前做化疗时发生恶心呕吐的经历,是值得临床重点参考的因素。
同时具备数个上述发生呕吐高危因素的人,在接受化疗时尤其容易发生呕吐,应当提前做好积极的预防措施。
“有的化疗药物会非常恶心,有的只是有点儿恶心”
获取医学知识的同时,伴随着的是对健康的焦虑和担忧。在初步了解了化疗药物与呕吐之间的关系后,很多人会觉得,化疗药物几乎就是魔鬼般折磨人的存在,更何况谁也不敢拍着胸脯说,化疗可以根除癌细胞,那做化疗岂不是在找别扭嘛,又有什么意义呢。
同样都是化疗药物,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特性不同,导致出现呕吐的风险差异也很大。
最容易导致呕吐风险的药物,即高度致吐风险药物,呕吐的发生率会大于九成;中度致吐风险的药物引发呕吐的概率为三成至九成;继续往下数,是低度致吐风险,直至轻微致吐风险。
轻微致吐风险药物引发呕吐的发生率不高于10%。在使用轻微致吐风险药物时,甚至可以不用考虑呕吐的问题。
注意,这里的呕吐发生率,都是在没有任何干预下获得的数据。在有效的预防干预下,呕吐发生率会大大下降。
虽然不同的药物致吐风险不同,但是在制定化疗方案时,首先考虑的还是治疗的效果。毕竟消灭癌细胞才是肿瘤化疗的首要目的。
这并不等于在临床设计方案时,不用考虑致吐风险,只不过,这种考虑更多地体现在制定预防方案的不同。
客观来说,化疗药物的出现,使得很大一部分恶性肿瘤的治疗由“绝症”转变成了“可控制的”甚至是“可治愈的”。
但是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化疗药物造成的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伴随着的是人们对化疗药物的恐惧,打击了患者的治疗意愿,降低了治疗的依从性。
随着止吐药物以及预防方案的不断优化,即便是采用含有高度致吐风险药物的化疗方案,大多数患者也能够安全度过呕吐这一关。
具体的方案说起来,也是颇有门道,值得单独开一篇共同探讨。
化疗会导致呕吐,也会打击战胜癌症的信心。有了合理的预防方案,呕吐则不再成为抛弃生命的理由。毕竟,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