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宫颈癌去世,她体内的癌细胞却不断分裂,还拯救了上亿人

文 /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2020-12-17 19:19

我们都知道癌症患者死亡,其身体里的细胞也会因为失去养分衰竭而死。

但是,世界上却有一位宫颈癌患者,在她去世69年后,其体内的癌细胞却依旧存活,并且分裂繁殖近2万代,重量已超过5000万吨,相当于100多栋的纽约大厦,还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细胞研究室里。

这个细胞名字叫“海拉细胞”,是医学史上首例经体外培养的“永生不死”的细胞。

01、“不死癌细胞”背后故事

海拉细胞的主人名叫海瑞塔·拉克斯,1920年,拉克斯出生于美国巴尔的摩的一个烟草种植户家庭,她的童年是在一望无垠的烟田和黑人的社区里度过的。

六年级的时候,拉克斯便辍学在家,14岁的时候,就生下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到20岁的时候,她才跟自己的表哥结婚组建自己的家庭。如果她要是没有生病的话,或许就会这样默默无闻的生活一辈子。

海瑞塔·拉克斯及其丈夫 图源科学网

然而30岁的时候,拉克斯却在约翰霍普金医院被确诊宫颈癌,且仅仅生存了8个月便治疗无效死亡,但是有关她的一切并没有就此终止。

原来拉克斯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治疗的期间,主治医生从她的肿瘤上取下了一块组织样本,并交给了乔治·盖伊领导的细胞培养组进行观察培养。但是谁都没想到,这平常的细胞培养观察,却成为拉克斯身上这块细胞的“永生”之旅。

盖伊很快发现,从拉克斯身上取下来的这块细胞组织有着惊人之处,因为人类的正常细胞并不具有永生分裂的能力,且大概分裂56次后会自行灭亡,因此人类无法进行细胞人工培养繁殖。但是拉克斯的细胞却可以不停地分裂繁殖,每隔24小时数量就会涨一倍,永无止境。

人类史上的永生细胞就这样诞生了,并根据海瑞塔·拉克斯的名字的缩写,命其名为“海拉细胞”。在以后的岁月中,海拉细胞被提供给了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用于癌症研究和制药等。

02、海拉细胞贡献,遍布各个领域!

海拉细胞是人体的细胞,但是其作用不仅仅在医学界做出贡献,也促进了其他领域的发展。

癌症领域:上世纪80年代,德国病毒学家哈拉尔德·楚儿·豪森发不仅发现海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HPV18病毒,还研究证实此病毒是拉克斯的重要致癌因素,还发现其体内正常抑制肿瘤形成的基因表达被关闭。于是科研人员顺着这条原理,成功研发出了预防性宫颈癌疫苗,并在2006年上市。

图源科学网

现在,宫颈癌疫苗已被100多个国家应用到临床上预防宫颈癌,造福了上亿女性。拉克斯生前绝对想不到,自己身上的一块细胞组织能够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

其他医学领域:1955年的时候,匹兹堡大学的乔纳斯·索尔克利用海拉细胞研制成功了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疫苗。此外,科学家还利用海拉细胞研究艾滋病、疱疹、寨卡、麻疹、腮腺炎等病毒,促成了体外受精、克隆技术、基因图谱等无数医学突破。

科研领域:海拉细胞相关的研究论文截至到2009年超过了60000份,进入21世纪后,5个诺贝尔奖是基于海拉细胞的研究获得

航空领域:海拉细胞甚至还被用于调查原子弹爆炸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也曾搭载美国和苏联的火箭进入太空升空,被人们用于研究失重状态下的细胞增殖

03、海拉细胞伟大的背后有伦理问题

海拉细胞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拉克斯的家人却并不知情。直到1973年,研究人员因需确定海拉细胞的遗传标记,而找拉克斯的孩子采取基因时,她的丈夫和孩子才知道海拉细胞的情况。

对于海拉细胞这件事,拉克斯家人难以接受甚至于感到愤怒,他们不仅没有知情权,还没有享受到医学上的物质回馈。对此,拉克斯的大儿子甚至有点讽刺地反问到:“要是我的母亲对医学这么重要,为什么我们连医保都没有?”

拉克斯的家人没有获取到关于海拉细胞任何的回报就算了,没想到还因此带来了坏处。2013年的时候,德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公开发表了海拉细胞的基因组相关研究,这意味着拉克斯后代的基因特征被暴露。于是她的家人进行了抗议,研究组才将基因数据从公开数据库中删除。

围绕海拉细胞,医学领域产生了十分棘手的伦理问题与法律问题,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满意的解决方式,但是著名作家丽贝卡·思科鲁特围绕海拉细胞,并耗费多年时间创作了《永生的海拉》,以此纪念海瑞塔·拉克斯对人类的贡献;而且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主演的电影《永生的海拉》也即将上映,再次让世人记住海拉细胞背后的故事。

而在外界的捐赠下,拉克斯的家人也终于为她竖立了墓碑,碑上镌刻着:“永生的海拉细胞,将永远造福人类”,这句话对海拉细胞为人类作出的贡献进行了完美注解。

参考资料:

[1]《这种细胞改变人类医学史:癌症、体外受精……无数医学突破与它有关,5个成果获诺奖》.科学网.2019.2.16

[2]《“海拉细胞”为什么“永生不死”?电影《永生的海拉》告诉你真相》.科技日报.2017.4.2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