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医保目录更新在即,22种抗癌药进入医保,有你在吃的吗?

文 /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2020-11-26 10:34

人们之所以谈癌色变,不仅是因为癌症凶恶程度让人害怕,还有人们负荷不起的昂贵医药费,所以,在网上也流行起一句话——“穷得连普通病都不敢生,更别说是癌症!”

但是,近期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一则重磅消息:《正在研究起草2020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纷纷留言讨论,希望得到反馈。

一、22个抗癌药进入医保

《我不是药神》电影为何大火?就因为电影戳中了全社会的痛点。癌症的治疗过程中,患者不仅要面临疾病的折磨、治疗过程中强烈的副作用,还得面对负荷不起的昂贵医疗费用。

随便走进一家医院的肿瘤科室病房,你会发现经济能力稍微好点的患者,可能在吃靶向药或免疫检查点药物。而对于那些家境窘迫的患者来说,能够接受常规的放化疗,即使受尽折磨也在所不惜。因为,靶向药或免疫药物实在高昂到让人无可奈何。

这样的局面在2019年有所缓解,因为国家医保局把其中22款抗癌药纳入新版的医保目录,其平均价格降幅在65%左右。

(图源中国政府网)

二、抗癌药进入医保就消失了!

本以为抗癌药进入医保后,癌症患者真的就能负担得起,可以吃上救命药!但是,现实往往很“骨感”。

程亮是名肺癌患者,在接受采访时,他透露:自己在2014年患上肺癌,所服用的靶向药有盐酸厄洛替尼、奥西替尼和贝伐珠单抗三种,这三种药都已进入医保,原以为终于可以减轻医药费了,但他却一直迟迟没能吃到便宜药。

这是为什么?从程亮的角度看,主要是过于繁琐的手续让患者止步。首先,要想使用这类“高值药品”,患者需要到自己就诊的医院填写用药申请单,然后主治医生和医院领导审批准许用药,拿到这个审批的单子之后,才能到医保结算地申请报销。

在这个过程中,医保结算单需要在当地申请报销。而程亮的治疗医院和医保结算地不在同一个地方,彼时两地的异地医保结算还没有打通,因此他不但要两地跑报销,而且抗癌药还没有纳入地方的医保目录。

而就算异地结算打通,抗癌药进入了地方的医保目录,以成都为例,癌症患者要想使用进入医保的抗癌药,必须在指定医院进行基因检测等特定的体检证明后,才能报销。

过程如此繁琐,让人耗尽时间和精力。程亮无法折腾,只能自费18000元抗癌药费用,而医保上的便宜一大半的5000元的抗癌药只能干看着。

现实中类似程亮这样的情况很常见。有些抗癌药医院门诊没有,患者只有住院才能使用药物;而有些则是只供本地医保患者使用,异地医保患者不能使用。

另外,有些进入医保后的抗癌药使用率降低了,医生会改用其他药物。淋巴瘤之家创始人洪飞告诉记者“淋巴瘤抗癌药利妥昔单抗进入医保后,医生改用其他更加昂贵的非医保药品明显增多了。”

其实,医生针对这种情况也很为难,之所以不愿意开药给患者,是因为医生要面对“药占比考核”。一直以来药占比指标规定为不超过30%,部分地区考虑肿瘤科室因用药普遍较贵,将其门诊药占比考核放宽到50%。

虽然该考核在2019年初就被取消,但是各地区的医院却依旧在执行。这就导致很多医生不愿意给患者开昂贵的抗癌药,通常都是推荐患者到指定的药房去买。

而从医保报销的角度去看,医保资金池里的资金是固定的,如果医保是从减轻更多人的负担出发,那么就应该尽可能多地加入普通药物;但是如果要解决因病致贫的问题,那么就得纳入更多的像抗癌药这样的高价药,但这样一来,势必就得挤占普通药的份额。

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很多癌症患者面对医保目录里的抗癌药,可望而不可及。针对这个现象,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首席放射物理专家胡逸民表示,我国药品审批等相关流程较长,导致同类药品上市经常比国外晚,这种情况下,应该优化审批流程,从而才能使得国内的患者能够尽早的使用到某些药物。

三、治癌要规范,警惕药托医托

2018年的时候,深圳市曾查获一起销售假药的案件,犯罪嫌疑人从境外采购没有经过国家批准的药品,然后走私入境后卖给消费者,由于药品走私入境而没有经过正规的冷链保存,导致药品药效全无。除了走私,违法者还自行配置药物,其不仅不含有效成分,还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无论是医托还是药托,在医药卫生领域屡见不鲜,他们打着能够帮助患者的旗号,吹嘘药物的疗效来进行高价销售,骗取患者的救命钱,这类人实在可恶至极。俗话说病急乱投医,但不管什么情况,还是建议大家生病还是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科学的治疗,不要因小失大,延误病情,造成无可挽救的局面。

综合而言,癌症患者的治疗,除了自身对抗击疾病要保持信心之外,在采取具体的治疗方式上,应该到正规的医院听从医生的安排,不能病急乱投医。

参考资料:

[1]《"消失"的高价抗癌药:进医保后医院不愿用,患者买不到,报销更难?》.财经杂志.2019.7.31

[2]《22个抗癌药,14个慢性病用药纳入医保目录》.中国政府网.2019.12.17

[3]《抽血查基因,解决靶向药物耐药问题》.扬子晚报.2016.11.2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