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种癌症都偏爱这个字,并且很多人身上都存在,一定要远离

文 / 张明徽谈免疫
2020-10-10 09:12

这个国庆长假结束了

请问选择宅家蜗居的各位,在这个长假你又胖了几斤呢?

每天狂刷手机、追剧、吃零食,逛完卧室逛厕所的你,相信在看到体重秤的数字时,一定会惊叹至极。

作为一个靠谱的科普号,是时候该劝劝大家把长假堆积起来的脂肪给减掉了,因为它们有可能是你身上危险的致癌物。

小编可没有危言耸听,研究表明13种癌症都爱的一个字,那就是“胖”为什么肥胖容易增加患癌风险呢?日常生活中我们又如何快速减掉身上多余的脂肪,别着急,上班的第一天,我们就来说说肥胖和癌症的关系。

“胖”为什么会增加患癌风险?

胖会增加患癌的风险,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过多的脂肪,我们都知道,脂肪是我们人体内能量储存库,但是如果身体中脂肪积累过多的话,那么就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一些不好的改变,

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肥胖会对人体的代谢激素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增加患癌的风险,例如:肥胖者身上脂肪过多,会刺激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升高,而高水平的雌激素是会增加女性罹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癌症风险。

再比如脂肪组织产生并分泌多种促炎分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炎症可引起氧化应激,促进DNA损伤,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的组织环境,会增加某些癌症风险(如食管癌、胆囊癌) 。

去年12月,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官方期刊《CA:Clinicians》就发表了有关于肥胖和癌症关系的研究报告:2012年,全球近4%的癌症患者(544,300例)可能是源于肥胖。在2016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也报道肥胖与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食管癌等13种癌症风险高度相关,并在多次的研究实验中得到证明。

所以,“病从口入”不无道理。摄入过多的食物并不会给人类带来什么益处。

疾病都是吃出来的,是时候减食了

在2020年初《自然.癌症》发表了一篇论文,科学家发现饥饿让非小细胞肺癌对PD-1抗体更敏感,有望解决免疫治疗耐药问题。而且2019年12月《新英格兰》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Effects of Intermittent Fasting on Health, Aging, and Disease》的文章,是关于间歇性禁食可抗衰老并延长寿命的文章,这有点意思吧?

这篇综述性文章中,研究人员回顾了对动物和人类机体的研究,相关研究揭示了间歇性禁食如何影响机体总体的健康指标并减缓或逆转机体的衰老和疾病进程。

间歇性禁食策略通常分为三类:

1)每日限时进食,将每天进食时间缩小至6-8小时;——比如,中国古人就有“过午不食”的习惯;

2)所谓的5:2间歇性禁食,即每周有两天仅吃一顿中等量的餐食;

3)隔日禁食。

以上这三条,每一条都在挑战你几十年养成的饮食习惯!但也需知道在动物和人体中进行的研究表明,间歇性禁食所带来的健康效益或许并不只是减少自由基产生或体重减少所带来的结果,而是间歇性禁食会引发在进化上保守的适应性细胞效应,这些效应通常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被整合到器官之间和内部,而这种方式能改善机体葡萄糖的调节、增加压力耐受并抑制机体炎症发生。

所以,要记住,不是“少吃”,而是真正的在某个时间段“不吃”!

也就是说假如你今天计划只吃两顿饭,可到时候又馋的受不了,偷偷吃了几片薯片。你自己以为吃薯片不算“正餐”,但其实你已经破功了。

因为间歇性禁食并没有在体内发生,更别指望细胞会激活特殊通路,从而增强抵御氧化性压力和代谢应激的内在防御机制,更无法有效去除或修复损伤性的分子。

说通俗点,间歇性禁食的真正目标是为了激活体内平时不常出现的代谢机制给身体按下“重启”键。比如提高了酮体含量、机体的抗氧化防御机体的表达、DNA修复……(后文详细阐述)这些机制都能更好的增加机体的应变力和耐受力,从而达到保持健康的状态。

那么间歇性禁食,能够给我们身体带来哪些好处呢?首先改善代谢性障碍疾病

比如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等都是“吃太多”引起的,所以禁食可以快速的改善机体肥胖、胰岛素耐受、血脂异常、高血压和机体炎症,并能减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其次提高器官的压力耐受性 就相当于平时养尊处优的身体各部门,现在统统拉去“军训”,在艰苦的条件下逐渐提高各器官的忍耐力,有助于发挥它们的更多潜能。

最后其他疾病的改善 除了与代谢相关的慢性病能得到改善外,间歇性饮食还能减少和抑制多种肿瘤的发生,同时还能增强肿瘤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间歇性禁食被认为会降低癌细胞的能量代谢,抑制其生长并促使癌细胞对临床疗法变得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