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已成慢病,要加强对伴随疾病的警惕!常见伴随疾病有哪些?

文 / 甲状腺癌术后生活
2019-04-08 11:24
乳腺癌已成慢病,要加强对伴随疾病的警惕!常见伴随疾病有哪些?

“我国早期乳腺癌患者10年后的首要死亡原因不再是乳腺癌,而是心血管疾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马飞教授介绍,一项对63,566例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随访研究发现,患者因心脏事件死亡的概率高达15.9%,超过了因乳腺癌死亡15.1%的概率。

“我国乳腺癌多学科规范诊治推进成效显著,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徐兵河教授告诉搜狐健康记者,“2010-2014年中国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经高达83.2%。更多患者进入到漫长的慢病期。这是个好消息,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因治疗引起的副作用或乳腺癌患者本身由于年龄、激素水平等自身因素的变化导致的伴随疾病逐渐凸显,不仅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转化为疾病复发和死亡风险。”

徐兵河解释,“肿瘤伴随疾病”是指非直接与肿瘤相关的,由于患者年龄、内在微环境改变、生活方式改变及药物不良反应影响等多因素导致的疾病。

我国乳腺癌患者的常见伴随疾病有哪些?

马飞介绍,乳腺癌患者最高发的伴随疾病是心血管问题,特别是卵巢缺失和绝经后女性,在自身卵巢功能抑制或衰退,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作用下,引起雌激素水平的大幅下降,导致血脂异常发生率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乳腺癌患者第二高发的伴随疾病是骨质问题。有研究显示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发生率高达17.6%。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的影响下,自然绝经的女性骨密度每年下降1.9%。同时,由于中国的饮食习惯,骨质疏松在绝经后女性中亦较为常见。骨组织量跟运动量也有关,很多肿瘤患者不工作、不运动,每天在家里歇着,这样骨健康水平也会下降。此外,大量乳腺癌患者在慢病期将接受5到10年的内分泌治疗,此过程常伴随出现骨代谢异常、骨质疏松,甚至增加患者骨折风险。

乳腺癌患者第三高发的伴随疾病是心理问题。马飞痛心地说,心理问题尤其复杂,有时候遇到一些极端情况,医生刚把患者治好,患者转身自杀了,让人格外痛惜。

近日,由中国乳腺领域首席专家携手心血管、内分泌和精神健康领域的众多专家共同撰写《乳腺癌随访及伴随疾病全方位管理指南》(下称“指南”)正式发布,为乳腺癌临床随访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指南”要求临床医生在进行内分泌治疗前,要特别关注患者术前血脂检测数据和骨基线检测标准,并提示医患双方要严格依据“指南”进行肿瘤预后及整体健康水平随访评估,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戒烟戒酒,注意防止跌倒和身体猛烈撞击等。

“指南”通过路径图的形式分别阐述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及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不同随访项目(包括乳腺癌疾病随访、伴随疾病随访及不良反应随访),及不同随访结果的处理原则,从而协助临床医生明确掌握不同类型乳腺癌患者的长期随访管理。进一步降低乳腺癌患者疾病复发风险,减少伴随疾病对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时发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并进行管理。

“乳腺癌早已迈入慢病管理时代,活下来,已不是乳腺癌患者终极目标。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要活得更好,活得更美,慢病管理期的伴随疾病风险才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徐兵河教授强调,“实现对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全方位’提升,要着眼于以患者健康为中心,在治疗癌症的同时,通过跨学科协作将对伴随疾病风险的干预关口提前。并在慢病管理期,对患者包括疾病与整体健康的长期随访以规范化的形式固定下来,贯穿全部治疗周期乃至整体生存期,通过患者、家庭与跨领域医生的共同努力,促进患者预后,以良好的状态回归家庭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