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胃炎到胃癌,只要 4 步?你的胃还好吗?
从胃炎到胃癌,只要 4 步?我们能做些什么?
中国是胃癌大国,全世界近一半的胃癌病人在中国。
不管是发病数还是死亡数,胃癌都仅次于肺癌,排在恶性肿瘤第 2 位。
那么面对癌症,我们到底可以做什么?
胃癌可以预防吗?能不能预防,咱得先看看胃癌的类型。
1. 弥漫型胃癌
少部分胃癌的发生,和基因突变有关,称之为弥漫型胃癌。
这种胃癌一般都来势汹汹,毫无征兆,预后也不太好。很多新闻报道中看到的年纪轻轻就患上胃癌的人,基本都是这种弥漫型胃癌。
它和烧烤、泡面没啥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运气不好。
这个时候可以对可能有遗传家族史的基因突变进行检查确认,并预防性地进行全胃切除。
好在弥漫型胃癌只占少数,大多数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肠型胃癌。
2. 肠型胃癌
肠型胃癌的发生,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开始,经历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最终发展为肠型胃癌。
这个稳步向前的变化过程,通常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起始,要经过 40 年以上的时间。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根据肠型胃癌的变化轨迹,我们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非萎缩性胃炎(也叫浅表性胃炎)
虽然它是胃癌发生的第一步,但单纯的非萎缩性胃炎,并不会增加胃癌风险。因此,即便被诊断非萎缩性胃炎,也不用太担心。
如果同时有胃癌家族史、生活在胃癌高发区、胃溃疡等胃癌危险因素:
- 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 注意多吃新鲜蔬果、少吃腌制熏烤及高盐食物;
- 控制体重;
- 不吸烟。
第二步:萎缩性胃炎
从萎缩性胃炎开始,就被叫做胃癌「癌前病变」了。
如果诊断了萎缩性胃炎:
- 必须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 要不要定期复查。
第三步:肠上皮化生
肠上皮化生分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两种,其中不完全型化生更接近胃癌。
因此,当不完全型化生出现时,密切进行胃镜监测就很重要。
第四步:异型增生(也叫上皮内瘤变或者不典型增生)
它分为低级别异型增生和高级别异型增生。
其中低级别最终进展为癌的概率为 0~23%,高级别的则为 60~85%,因此:
- 低级别:继续严密进行胃镜监测;
- 高级别:需要进行预防性胃镜下治疗。
胃癌,就是最后一步了,如果前面的预防工作做好了,大部分人也许都不会走到这一步。
不知道到哪一步该怎么办?为了最大限度降低胃癌对我们的影响,有这么几点要注意:
1. 基因检测
如果家里有不少于 2 个人患有胃癌,且其中最少有 1 个人确诊为弥漫型胃癌;或者家里有 1 个人在 40 岁以前就确诊弥漫型胃癌。推荐进行 CDH1 基因检测,如确认突变存在,可以进行胃切除,预防弥漫型胃癌。
2.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如果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及亲兄弟姐妹)患有胃癌,或生活在胃癌高发区,成年后建议检查并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如果胃镜检查发现了胃息肉、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病变,立即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3. 胃癌筛查
如果你吸烟、喜欢吃高盐腌制熏烤食物以及属于上面提到的胃癌高危人群,要统一在 40 岁之后进行胃癌筛查。
胃癌的筛查推荐进行幽门螺杆菌和胃蛋白酶原的联合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再决定是否进行胃镜检查。
4. 饮食健康
多吃新鲜蔬果、控制体重、少吃腌制熏烤及高盐食物、不吸烟。
小知识- 问答时间 -
隔夜饭菜、剩菜对健康有没有害?会不会致癌?的确,饭菜烹饪后隔夜放置,第二天可能会产生亚硝酸盐,但做好预防措施,则不用担心会中毒或致癌。
首先,虽然熟食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在冷藏保存过程中会有所增加,但在 24 小时内,产生的亚硝酸盐的量只有非常少,并没有超过相关国家标准,根本不可能达到中毒甚至致癌的程度。
但如果还是很担心,就要做到两点,尽可能缩短保存时间,或者尽可能降低保存温度。因为熟食存放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则滋生细菌越多,产生的致癌物越多。
另外,带饭时可以对饭盒进行简单的消毒,也可以降低微生物和亚硝酸盐的量:
(1)烫:先把洗净的饭盒里外用沸水烫一遍,尽量杀死细菌;
(2)装:再把刚出锅的大米饭装进去;
(3)封:然后马上把饭盒封严;
(4)藏:温度降到不烫手的程度,再立刻放到冰箱里。
最后,吃饭前检查盒子是否密封:密闭的饭盒或玻璃饭盒,盖子会很难打开,因为盒内的空气受冷收缩,造成负压。这样的盒子外面的细菌想进去都很难,也就不用担心亚硝酸盐的问题了。
(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